版次:010 2024年10月17日
□黄应森
沿着重庆巫溪大宁河往湖北陕西方向走十几里就到了呼阳坝,再拐个弯就到了接官亭。这就是宁厂古镇。眼前的古镇看上去更多一份沧桑和凄凉,到处是残垣断壁,很难想象昔日的繁华,似乎和万灶云烟不搭界。据史料记载,新中国成立前至50年代,宁厂古镇的七里半边街有常住人口7000多人,而当时的巫溪县城才4000多人。如今很多房屋已破烂不堪,有的只剩一些石柱在风中摇摇晃晃,像风烛残年的老人。地上到处是瓦砾和疯长的野草,还有那雕着龙的石墩静静地躺在门口。经历了那么多,古镇也许真的累了。
宁厂的盐泉
走了很久,才遇到几位老人。他们的脸上除了有些许落寞,更多的是淡定和从容。在回忆往事时,他们笑了,恍惚时光回流。住在宁厂横家涧的邓远炳老人一打开话匣似乎收不了口,脸上更是漾起了笑容。在他的记忆中,古镇有说不完的故事。
邓老首先说到盐。盐是古镇的魂。古镇的盐泉是从山里流出来的,是天然的白卤。全世界仅有四个地方发现了白卤,多为井盐和海盐。据当地老人回忆,1966年前,宁厂盐泉四周墙壁上有精美的壁画,盐水从龙眼和龙嘴巴流出。一到冬天,方圆几里都笼罩着一层薄薄的白雾,置身其中,犹如踩在云端,如梦如幻。盐池前面的铁壁上戳有几十个小孔。别小看这些小孔,可大有学问。一般来说,一个盐灶对应一个小孔。可孔也有大有小,流的量也不一样。只有实力强的盐灶对应那些大点的孔。这也是我国最早的股份制。盐分柴盐和炭盐,柴盐色泽好品质高,但成本高。以炭盐居多。那时,七里半边街对岸的公路尚未通,熬出的盐多从水路运往县城。也有从旱路运输的,但量不大。宁厂的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做咸菜特好,保存的时间长,不容易变质。有的在瓦罐里一放十多年,还能食用。
宁厂的生活
接着,邓老又说到衣食住行。
上世纪70年代以前,宁厂人洗衣多用皂角,贵重的衣服才用肥皂。先用大木盆在家洗第一遍,再到河里清洗干净。厚衣服清洗的时候要用槌棒使劲槌。不过那时穿得比较单一,灰色蓝色居多,布料卡其布和灯芯绒居多。夏天也有的确良和蚕丝。当时有钱也不容易买到布料,要布票。加上家家户户孩子比较多,一般是大的穿了小的穿,衣服都是补疤连补疤,好几年才做新衣服。那时洗澡也不像现在这样勤,很多人身上都长虱子。好在盐厂的一车间和三车间各有一个澡堂,但一般只对工人和家属子女开放。尤其是冬天,能在澡堂冲一次澡,那叫一个字:爽。在龙君庙对面,有两个储存盐水的池子,一大一小一深一浅。隔一段时间,就有人放池子里的盐水。也不知什么工艺,每逢放水的时候,小池子里总能捞到不少像胶布一样的白色的绸缎,双面的,很容易撕开其中的一面,就像今天女孩戴到头上的头巾。每当此时,女孩子总是争先恐后欢呼雀跃。再用水彩染成各种各样的颜色,扎到头上,别是一番风情。
宁厂古镇因盐而兴,居民多为盐工和船工。那时的生活特别苦,因为劳动强度大,闲时都喜欢喝两口。酒虽燥辣,但绝无添加和勾兑,都是正宗的粮食酒。至于下酒的,几粒花生,半个盐蛋都能喝二两。船工有时实在找不到下酒菜,就在河里找些光滑的小石子洗净后沾上盐放到嘴角嚼味。这在今天是无法想象的。
说到吃的,宁厂有很多小吃比较有名。宁厂糖果厂做的软枣和月饼远近闻名。还有麻花、卷子、大饼、油条、米糕、发糕、麦子粑等等。想想都流口水。那时商店的糖果也不多,加上又贵,所以家家户户一般都自己做。做糖果除了要准备白糖面粉和菜油外,还要准备一些米花、芝麻、稀子糖什么的,味道绝对正宗。有时还准备一些阴米子,就是用糯米潦水后晒干,再用水彩染一些红色绿色和到一起用沙和桐油炒,然后用新鲜开水一冲就可以吃。现在超市到处都有。那时大多数家庭才刚刚解决温饱,平时要很长一段时间才打牙祭,过年也不容易买到鲜肉,腊肉也不好买。记得好几年都只能买到盐巴肉,就是那种腌了很多盐且存放时间比较长的肉。特咸,透几次水仍难以下咽,但没办法,总算打牙祭。当时,大宁河到处都是鱼,连娃娃鱼都有,但鱼没肉解馋,没多少人吃。再就是逢年过节,盐厂的各个灶房都要给工人免费提供包子,一般是每个工人五个。家属在灶房做零工的,也有。还有就是工人都喜欢往胶袋子里装洋芋丢到盐锅里煮,特香。古镇的男女老少都是厨师,都做得一手好菜。吃饭的时候,无论从谁家的门前过,老远就闻到一股香味。当时的瓜子用勺子卖,一分钱一勺子。樱桃用树叶包着卖,五分钱一包,一揭开就有一股清香。
宁厂的特色
宁厂的房屋很有特色。据当地老人回忆,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甚至更早,宁厂的七里半边街到处都是房子。面积稍大的,有好几家人住在一起。连宝源寺坡上也建满房屋搭满窝棚。还有就是宁厂有不少吊脚楼,从家中木楼的缝隙中可以看到底下潺潺的溪流,大多依山悬空而建。
宁厂和县城是巫溪最早通电的地方。但供应不足,常停电。所以家家户户都备有煤油灯,有的还有桐油灯,但桐油又贵又不好弄,一般人消费不起。煤油灯的灯芯多为棉花或线头所做,燃一会儿后得用针头往上挑,不然要熄。有时晚上忘了洗脸,第二天眼圈周围黑乎乎的像大熊猫。
宁厂的耍事
最后,邓远炳老人谈到古镇人的业余生活。旧社会时,业余生活很单一,有钱人家的女孩绣花,男人喝酒泡馆子,还有的抽大烟玩川牌。有时盐老板也组织一些活动,不过不敢乱跑,怕遇到棒老二。麻将扑克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六七十年代最先在宁厂兴起,再才传到县城。不过那时不兴赌钱,一般数番。四圈为一场,输了的付茶钱。
当时的体育运动一般是打篮球、乒乓球和羽毛球,除了两所学校“宁一校”和“宁二校”,盐厂的俱乐部也有这些设施。小孩玩的可多了,什么铁环、鸡毛毽、跳舞、吹纸人、扇烟盒、玩弹弓、丢手绢等等。再说七里半边街好玩的地方多了去,什么四道桥、吴王庙、横家涧、女王寨、接官厅,随便哪个地方都够玩半天。不过要说大人小孩都喜欢的游戏,那就是看电影。开始在学校放,用白色的大幕布,正反两面都可以看。好多人都选择在家里看,虽然看的是反面,效果不好,但一家人仍看得有滋有味津津乐道。后来在横家涧放,依旧是露天电影,不过从外面已看不到了。只有买票,一般大人八分,小孩五分。如果是宽银幕或什么新片,则大人一角,小孩八分。虽然听起来不多,但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也不敢看勤了。有时刚看一会儿,雨来了,只好到处找避雨的地方。有瘾大的,甚至戴着斗笠或打着雨伞看。还有就是川剧和杂技。宁厂有自己的川剧团,一般在盐厂的俱乐部表演,都是免费观看。杂技是外面去的,有时在街上,有时在学校表演,要收费。再后来有了录像,有了收音机,有了电视。还有就是划龙舟,1988年端午的龙舟赛,来了五条龙船,其中宁厂三条,大河双河各一条。最轰动的是居然来了两个法国人。街上桥上黑压压的全是人,不知是看龙舟还是去看外国人。
对于小孩子来讲,最大的乐趣就是聚到一起听老人讲他们的故事,尤其喜欢听传奇和鬼故事。
在那一刻,时光好像真的停滞了。是啊,古镇还在,盐泉还在,巷子里的青石板还在,张家门口的梧桐还在。只是少了些故人,少了些故事……
(作者系重庆市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重庆文学院创作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