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上的匠人

版次:007    2024年10月23日

□李培培

初秋的黄昏,带着一丝淡淡的忧郁,轻轻地洒在老城的石板路上,带来了这个季节独有的宁静。我从图书馆归来,脚步却突然变得沉重,低头一看,原来是挎包的拉链坏了。这个小包,每次出行都必背着,心中不免涌起一丝怀念。我是个念旧的人,不忍就此丢弃,便将它随意放在衣帽间。

几天后,一件旧事浮现心头,我心中顿时有了主意。今年夏天,我与朋友们一同在大昌古镇游玩。朋友的相机带子断了,她便拉着我一起去老城区逛逛,顺便修修相机带。我疑惑地问:“相机带还有人专门修?”朋友笑着摇头,说我太不关心生活,老城区的修补匠多得很。

暑假期间,老城区的巷子里熙熙攘攘,许多游客和当地的居民都在这里闲逛,一扫平日的宁静。朋友一下车就直奔记忆中的方向,但找了一圈,却没发现修补匠的身影。她疑惑地说:“怎么会没有呢?我记得明明是这里啊!”我说:“也许换地方了?”我们继续寻找,走过古玩店、茶馆、小吃摊,绕过旧书屋,从这条巷子穿梭到另一条巷子,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终于,在一条不算偏僻但较为隐蔽的小巷里找到了修补匠。

这条小巷,仿佛是另一个时空,两旁的建筑稍显古朴,石板路上长满了青苔,斑驳的木门诉说着岁月的幽深。寂寥的老街,驻守着一群默默无闻的手艺人。一路走来,你会发现许多陌生而又熟悉的事物,它们仿佛被遗忘在时光之外,如今却又在这里呈现。修补的老师傅把朋友的相机带拿在手里,仔细检查一番后,便开始从工具箱里拿出针线和小钳子,用心地修整、固定边缘,使其变得牢固。随后是缝合,只见他先用针线从带子的一端穿到另一端,待线穿过时又马上用钳子去夹,快速缠绕和变换方向后,再重新穿进去。手法极快极巧,针线在他手里“来去自如”。经过一番操作,断裂的问题解决了,针线也完美地被隐藏在了带子内,不露丝毫痕迹。

我看了一下时间,他只用了半小时,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每一步都心中有数,未曾有半点犹豫。老师傅最后的收费是8块钱。这个价格,令我更吃惊了,朋友说:“多少年了还是老价格。”我们连连夸赞老师傅的手艺,还有他的质朴实诚。

这条街上,还有着许许多多像老师傅这样的手工艺人。巧手编织的草编匠,敲打塑形的银饰工匠,“时光修复者”钟表匠……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不同,现代工业的轰鸣声如何改天换地,可他们不为所动,默默无言,与世无争,仍旧守在这里,用心做好他们的“本分”。

每当我遇见那些匠人,心中便会涌起敬意。他们对技艺的执着和热爱,体现了中国工匠的敬业和精益精神。这些小镇上的手工艺人,是中国无数匠人的缩影,他们传承着同样的精神内核,无论技艺如何多样,都值得我们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