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油蒸豆豉

版次:007    2024年10月26日

□徐昌斌

在外地工作的爸爸今天要回来,放学后,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在外面玩,一路小跑赶紧回家,学校离家不到一公里路,几分钟就到了。

每逢这天,是全家人“打牙祭”的日子,也是我最乖巧的一天,我一边做作业,一边想着爸爸带什么“杂包”回来。过了许久,天色暗下来,爸爸没有回家,妈妈还在外面,灶房里冷锅冷灶,肚子开始咕咕叫唤起来,妈妈是赤脚医生,但凡生产队邻居有大病小伤的,她要赶过去帮助救治,不知道今天又去哪家了。那时我在读小学二年级,年幼的我只好倚靠在门槛上,无助地等待着他们。

突然,我闻到一股猪油蒸豆豉的味道,穿透力极强,直沁心脾,闻着香味来到周婆婆家门外,我远远地朝着堂屋望去,周婆婆看见门外躲躲闪闪的我,朝我喊道:“兵娃,你妈妈去河坝院子看病人去了,到婆婆这边吃饭。”我走了进去,周婆婆端出一碗沥米饭,还盖有一勺猪油蒸的豆豉,我接过饭碗,裹了猪油的豆豉犹如下饭神器,一碗米饭轻松下肚,虽然没有打成“牙祭”,但这顿饭我还是吃得饱饱的。

老家在重庆市永川区的跳石河,是非遗食品永川豆豉的发源地,这里民风淳朴,邻里和睦,跳石河的老婆婆、小媳妇,人人做得一手好豆豉,外嫁姑娘们还把豆豉技艺传到十里八乡。豆豉可做调味品,也可单独成菜,丰俭由人。豆豉单独成菜时,一般是蒸来吃,猪油蒸豆豉的做法极其简单,家家户户都会做,在蒸沥米饭时,小碗里舀几勺豆豉,加一小块猪油放在甑子里一起蒸,豆豉浸着猪油的脂香,猪油沾着豆豉的酱香,激发出妙不可言的混合香味,不断地刺激着人们的味蕾。

在那个物资奇缺的年代,猪油蒸豆豉是餐桌上的主打菜,跳石河长大的娃儿们人人都吃过,一粒豆豉一口米饭,吃得特别过瘾。多年后,我在城里按揭买了一套房子,每月工资省吃俭用还房贷,生活费不足时,猪油蒸豆豉常常用来充当菜品,我教会老婆用猪油蒸豆豉,她还别出心裁添加一些姜丝、蒜片,加入辣椒面、花椒面和味精,还用过油渣来蒸豆豉,豆豉味道也更加精致可口了。

后来,市面上出现老干妈、饭遭殃等精加工豆豉调味品,他们的做法与猪油蒸豆豉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近年来,永川豆豉在精加工上,分明有些落伍,作为中国豆豉之乡的永川,豆豉振兴之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今,物产丰富了,餐桌上的菜品应有尽有,很少再把猪油蒸豆豉当作一道菜来食用,仅仅在菜品中作为调味品了。

曾几何时,少年扒拉香喷喷沥米饭那个场景,至今萦绕在心间,一碗热气腾腾的米饭混着猪油蒸的豆豉,那是儿时难以忘怀的味道,一种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味道。

(作者系重庆市永川区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