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苏诗”游西湖

版次:008    2024年10月28日

渝北区龙塔实验学校四年级12班 张艺桐

指导老师:罗春兰

读了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之后,我就梦想着有一天能去杭州,看看望湖楼,看看东坡居士笔下“水如天”的西湖。今年暑假美梦成真,我不仅如愿游览了望湖楼,还跟着苏轼的诗句畅游了西湖。

在一本关于西湖的小册子里,我了解到西湖分布着十景。而我们住的酒店,就在西湖十景之一“柳浪闻莺”边上。于是,这一天一早,冒着时下时停的小雨,我们从“柳浪闻莺”开始了环西湖游。

“柳浪闻莺”里绿树成荫,走在通往西湖的林间小道上,能听到声声鸟鸣。穿出柳林走到一座小桥上时,一大片绿色的湖水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这就是西湖:它犹如一块碧玉,镶嵌在大地上。一阵风吹来,岸边柳条摇摆,湖水泛起微波,相映成趣。

沿着湖边步道走了一会,我们搭电瓶车到达钱王祠码头,坐船去看“三潭印月”。开船时,又开始下起雨来。越下越大,我撑着伞坐在船头,看着不远处孤山、断桥的轮廓在密集的雨水中逐渐模糊,脑海中浮现出苏轼另一首咏西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那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所描写的,正是眼前的这番景象呀!

返回钱王祠码头后,一下船,路对面小山丘上的望湖楼就闯入我们的视野。妈妈笑着说:“正准备去找找呢,它就‘主动现身’了。”哇,这里就是当年苏轼酒后写下五首诗的地方呢!我拉着妈妈,急不可待地穿过马路,顺着台阶走上楼前。此时雨已经停了,但是天空中仍然云层低垂,倒影入湖。凭栏远眺,水天相接,果然如苏轼所写“望湖楼下水如天”。

告别望湖楼,我们前往苏堤。苏轼在杭州任职时,带着居民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淤泥修筑了贯穿西湖南北的堤坝,被称为苏堤。堤上“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座桥的名字,据说都是苏轼取的。吹着湖风,漫步在苏堤的绿荫里,近可欣赏“曲院荷风”,成片的荷花竞相开放,随风摇曳;远能眺望雷峰塔傲然屹立。虽然此时无法领略“苏堤春晓”之美,但盛夏的苏堤也有独特风景。

苏轼用诗句抒发他对西湖风光的喜爱,跟着“苏诗”游西湖,我也深深陶醉于西湖的别样美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