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04 2024年10月29日
10月14日晚8点,天猫率先推出“双11”第一波预售预热活动,比去年提前10天。与此同时,各大平台的直播主播同步开启了“双11”预售活动。然而,不少消费者投诉质疑称,天猫“双11”预售产品比直接购买更贵、预售结束后立刻降价,“尾款人”变“韭菜人”……
消费者投诉:预售比直接买更贵
按照天猫发布的“双11”活动消费者规则,本次“双11”主要分为官方预售和现货售卖两种活动形式。第一波预售活动开启于10月14日晚上8点,即天猫2024年“双11”的第一轮活动。从10月14日晚8点至10月21日下午6点,用户可以支付定金,参与预售产品的优惠活动。在定金期结束后,预售商品则无法再支付定金,只能直接购买。而此前支付定金的用户,则需要在10月21日晚8点至10月24日晚12点前的“尾款期”,为下定金的产品支付剩余尾款,如在该期限内未支付,定金将无法退还。
消费者小林预售开启当晚下定金购买了猫粮、护肤品、日用品等。“我觉得预售肯定是比后面的活动更便宜。”
10月22日,小林按时在平台上支付此前下定金的预售产品尾款,然而在支付尾款后她无意点开了商品链接,发现10月22日(非预售期)直接购买商品的价格竟然更便宜。
“比如猫粮,最终实付款是321.41元。但22日直接购买的价格是308.31元。护肤品预售券后实付款是1535.95元,直接购买的价格是1523.64元。”小林仔细对比了自己购物车里的多个已支付定金的预售产品,均发现预售价格反而更贵。
但预售产品的定金不可退,只有支付尾款后才可以申请全额退款。小林只能先将预售的订单全部支付尾款,再统一申请退款,然后重新下单购买。
天猫被质疑:强制用户“二次购买”
事实上,在天猫第一波预售付定金期结束后,有不少用户都反映直接购买的价格比此前预售价格更便宜。
虽然涉及商品预售后价格涨幅大多在1元-150元之间,涨幅不大,但让消费者很气愤,“我们当时付定金不就是为了省钱吗?现在付了定金比直接买还贵几十块钱,预售还有什么意义?”同时,有用户质疑该行为是平台为了“双十一销售数据好看”,故意将预售价格提高,强迫用户退款后二次下单购买。
此外,不少用户反映称,虽然预售产品有价保,但在申请价保退差价时被商家拒绝。“我提供了预售产品和直接购买的截图,很明显,直接购买比我预售买的便宜了50块钱,但客服说系统计算无差价,因为有一些满减不算,所以不能退差价。”
10月27日,天猫平台客服人员表示,如果出现预售价格比实际下单更贵的情况,建议用户退款,重新下单购买。对于为何会出现预售产品反而价格更贵的情况?客服并未正面回答,仅表示“平台在此向您表达真诚的歉意,一定会尽量完善各种功能”。 据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