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兄弟的北碚过往
版次:009 2024年10月30日
卢作孚、卢子英创建的乡村一瞥。
□胡平原
卢氏兄弟,即兄“中国船王”“北碚之父”卢作孚,其弟“模范区长”“黄埔精英”卢子英。兄弟俩创建了重庆北碚实验区,为抗战作出巨大贡献,传为佳话。
1
兄弟相随 扎根北碚
1921年初,川军第九师师长兼永宁道尹杨森,邀卢作孚到泸州任道尹公署教育科长,特邀少年中国学会会员王德熙、恽代英担任校长和教务长,宣传新文化。后恽代英离开泸州到重庆,在江北城廖家台聚集一部分青年学生讲学。同时,应卢作孚邀约来川的另一位少年中国学会会员萧楚女,则在重庆二女师任教。恽代英、萧楚女常到卢作孚家交换图书,研讨教育和社会问题,由此认识卢子英。经恽代英介绍,卢子英于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并经恽代英介绍加入国民党。
1926年5月,卢作孚在上海合兴造船厂成功制造小客轮“民生”号,卢子英随同此轮于1926年7月23日返回合川。卢子英在黄埔军校时,受到共产党人革命思想影响,回北碚后即随其兄卢作孚从事乡村建设,扎根北碚。卢子英先后担任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区长和北碚管理局局长,经兄弟俩20多年不懈努力,为北碚地区的建设事业奠定了扎实基础,进而成为模范地区。
2
剿匪安民 发展经济
北碚地处嘉陵江下游,是江北县、巴县、璧山县和合川县交界之地,山岭环绕,私盐运送经嘉陵江小三峡险峻地形,过路船舟常遭盗匪抢劫,使峡区商旅人士望而生畏,导致重庆、合川及川西物资交流大受影响,当地百姓怨声载道。
1927年春,卢作孚继任峡防团务局局长,提出“打破苟安的现局,创造理想的社会”,必须要解决地方治安问题。他提出“化匪为民,寓兵于工”“以匪治匪,鼓励自新”等主张,消灭盗匪之源,同时严禁烟、酒、嫖、赌。经艰苦努力,北碚秩序逐渐安定。在消除匪患的同时,卢作孚开始治理地方,逐步发展文化事业,终于使峡区从陈旧落后状态一跃而为经济文化并茂的新区域。
学习才能进步,培训才能增知。卢作孚认为,对青年的训练,不只是为解决青年就业和出路,主要是为国家培训大批有理想、有技能,又愿为社会服务的人。卢子英则常说“成人重于成事,人才重于资财”,从1927年夏开始,他先后招收青年百余人,培训学生两期、少年义勇队三期、警察学生队一期。除办理各种临时训练班,他还为民生公司举办了一些专业培训班,培训人数近千。
1930年春,卢作孚为谋求各项事业发展,率领民生公司、北川铁路公司、峡防局、川江航运管理处等单位人员出川考察,结识引进了许多友人和社会名流,除黄炎培是旧交外,还有蔡元培、李石曾、翁文灏、秉农三、张伯苓等,收获巨大。
1933年,卢子英任北碚峡防局督练长,代行峡防局局长职权。1936年,成立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卢子英任副区长,继任区长。
3
引进科学 建立馆院
中国科学社派动、植物专家于1929年夏到川,由卢子英率学生30余人,穿越峨边,深入大小凉山一带,采集动、植物标本,搜集了大量的彝、藏族风情文物,为中国西部科学院和博物馆的创立,提供了可贵的物质基础。以后数年,又分若干小组随中外专家到西南、西北各省,进行自然采集和社会调查。
1930年秋天,民办的中国西部科学院在北碚正式成立,下辖工业化验所、农业试验场、兼善中学、博物馆四个单位。除卢作孚经营的民生公司、北川铁路公司、三峡染织厂等先后筹集15.1万余元基金外,他还欢迎专家、学者和社会有影响的人士到北碚游览、参观、讲演、旅居。这样在两三年间,省外学术团体中华文化基金会、实业部地质调查所,及省内的省教育厅、军政界、金融界各方面的捐款和补助达到十余万元。
此外,北碚图书馆是由卢子英捐赠藏书、连同新购一批共计4000余册办起来的。除各种科学专用书刊供各研究所存用外,还有普通图书13000余册和报纸刊物数十种,供民众阅读。兼善学校有中学、小学二部,中学于1930年秋招收第一班学生。为了在战后经营北碚的科学文化事业,在抗战后期,经卢氏兄弟倡议,并得到各企业和友好人士赞助,遂将北碚地方公营的全济煤矿公司、和平煤矿、民众会堂、北碚建筑公司、北碚自来水厂、北碚印刷厂等划归新组建的北碚文化基金委员会管理,将其全部收益作为文化事业的发展经费。
4
聚贤纳士 支援抗战
抗战爆发后,北碚成了大后方的迁建区,卢氏兄弟为开发北碚,广招人才、聚贤纳士,邀请科学文化事业机构迁来北碚,使北碚名人荟萃。
1923年,卢子英与郭沫若在上海就有一面之交。郭沫若是文化界领袖,理所当然是卢子英倾心推崇的人物。郭沫若于1939年秋来到北碚,卢子英又成了郭沫若的工作对象和依靠力量。卢子英掌握的文化基金委员会,成立于1938年,用以开发小三峡地区文化建设事业,后来,文化基金委员会用集资的钱开办厂矿,积累了大笔资金。卢子英利用此项资金曾援助过高士其、刘披云、汪伦等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1945年5月,苏联科学院邀请郭沫若访苏,遭国民党政府刁难,先不签发护照,后又不拨经费,郭沫若只得向卢子英求援。卢子英动用文化基金会的资金,换了1万美元支票送交郭夫人于立群收。于立群在装支票的信封正面盖上郭沫若的私章,当作收据。此信封原件,现在北碚区编制委员会保存。
1942年,中共南方局在北碚建立《新华日报》发行站,卢子英大力支持。对民主人士和中共地下工作者,卢氏兄弟亦尽可能暗中加以掩护。中共地下党员王文哲、李亚群、李洪岗和从延安来的进步人士汪伦等,曾先后在经济建设设计委员会、《嘉陵江日报》和《北碚》月刊社工作。
陶行知1939年春在北碚定居,直到1945年,在北碚居住达七年之久。他亲手创办的育才学校,于1939年7月在北温泉开学。卢子英对陶行知特别尊崇,称陶行知是恩师,是北碚民众的恩人。
1941年春,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单行本刚一出版,陶行知即秘送卢子英一本,使卢子英开阔了眼界,看到了中国光明的未来,明确了奋斗目标。这件事让卢子英终生难忘。此外,卢氏兄弟还协助晏阳初于1940年10月创办育才学院,在歇马乡磨滩创办私立乡村建设学院。梁漱溟1939年在璧山创办勉仁中学,应邀来北碚,得到卢氏兄弟大力支持,后又办起勉仁文学院。
卢子英常邀学者、专家、名流来北碚旅游、作学术讲演或专题报告。如请郭沫若讲《屈原悲剧的历史意义》、梁漱溟讲《中国哲学之差异》、陶行知讲《海外经历》、邹韬奋讲《苏联的民主》、冯玉祥讲《怎样练兵》等。杜重远、黄炎培、沈钧儒也到北碚作过讲演,都是卢子英主持。
为支援抗战,卢子英在陶行知帮助下,在北碚发起志愿兵运动。1939年4月中旬,北碚组织公教人员和中学生共3000多人组成宣传队,广泛宣传抗日救国,不到半月时间,自愿报名参军的青年达4000余人。
三峡实验区青年志愿抗敌出征团出征前夕,由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署、中国西部科学院、中国科学社、复旦大学、民生实业公司北碚办事处等29个单位,于1939年5月3日在民众体育场联合举行宴会,宴请李云海、吴成云、徐悲鸿等400名青年志愿兵及出征将士家属1200人。大会向青年志愿兵馈赠锦旗横幅,区长卢子英高举酒杯,大声说:“今日为各位出征将士敬酒三杯,一杯酒敬祝各位出去打胜仗;二杯酒敬祝各位打大大胜仗;三杯酒敬祝各位打又大又大的大胜仗!”
5
协助中共 迎接解放
1949年,川康党组织沙磁区领导小组先后派党员李惠春、王烈到北碚,加强对卢子英的工作。10月以后,卢子英对保护北碚即有些准备和安排。11月下旬,王文哲、王烈与卢子英又商谈迎接解放的问题,顺利达成协议。
1949年10月,卢子英利用自卫队大检阅,展示了地方的自卫兵力。在1949年暑假教师讲习会上,卢子英说:“我们不怕变,只怕乱。”暗示大家要为迎接解放、保护地方作好准备。卢子英还强调说:“溃军在北碚境内有烧杀、抢劫和破坏工厂、学校等事情,自卫队就要出来制止,和他们干!”后来,北碚在溃军四天三夜的过境中幸能安全无事,自卫队起了积极作用。
1949年11月30日半夜,有一个人来卢子英家,自称是相辉学院的学生,由组织派来接头,说明要去歇马场迎接解放军,差工作经费100元,卢子英马上拿出100块银圆给他。第二天,卢子英在广播上向民众宣告:“解放军即将来北碚,大家要准备迎接。”并要求不断播放《义勇军进行曲》,表示欢迎。
同年12月2日,卢子英带领部分职员以及共产党员王文哲、罗中典,著名民主人士梁漱溟到天生桥欢迎解放军。12月5日,解放军某团政委李金魁率部队乘船抵达北碚,各界群众载歌载舞,欢庆北碚解放。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 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