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0 2024年10月31日
□孙炳林
1957年春,我家居彭水县一个场镇,当地粮站无大米。每月,我持城镇居民购粮证去邻近的沙坪“四合庄”粮站,购的大米带红色,当地称为“花红米”,煮出来的米汤显浅红色,红饭粒胖嘟嘟的。
20世纪50年代初,较原始的加工工具产的大米,另有一些名称……
记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二年,武隆县羊角镇街边的一块空坝子,镇政府筹资,用木材修建了一间约200平方米的平房,专用于粮食买卖。
每逢二五八集市那天,个体米贩在此粮食市场各占一席之地,在地上置放一只直径约1.5米的簸箕,簸箕上盛放几十斤重的大米粮袋,另放一只木料制作的上口小、底部宽,用于计量的量具(升子,是石、斗、升,其中小的量具,每升约5~8斤)、外有长约20厘米丁字形的圆木刮棒。
买卖双方视大米的成色议价,大米加工时间短一点的,颗粒表面仍有少量未尽表皮的米,称之为“糙米”。大米颗粒的表皮全部除尽的米,称之为“熟米”,口感要比“糙米”好,但营养成分要差一些。
由于各位卖主的大米成色不一致,其价格买卖双方议价显得很神秘。那个年代,男同志都穿长衣衫,买方握住卖方一只手的手指,藏在卖方长衣衫下面比手指头议价,买方比画手指的价格过低,卖方摇头不认同;换一个手势给买方,直至买方和卖方都认可。此时,站在旁边的第三者对他们的议价毫不知情。
成交后,卖方将大米舀进木制量具的升子,上口冒出了一座小“山头”时,即用丁字形圆木刮棒,削平山丘上大米,买方端起量具的升子,将里面的大米倒入自备的口袋。
1953年,国家实施计划经济,个体农户生产的粮食卖给国家粮站称为“交公粮”。国家粮站收购的稻谷装入粮仓。粮站招民工加工大米,加工的工具有木料制作的磨子(又称木檑子)、筛子、风车、石碾槽等。
是年,羊角镇街上赶白马集市、土坎集市的小商小贩失业了。我母亲也改行,加入羊角粮站加工大米的队伍。由于加工的工具落后,出大米成品效率低,粮站凭购粮证供给市民的需求量大,加工人员工作很忙,我母亲常常早出晚归。放学后,我常和小伙伴一起去工地东瞧瞧、西望望,加工的大人们忙得不亦乐乎。
第一道工序,推谷子。木料制作的磨子,上下两部分中间接合处,是数条有规律间隔的薄木板,狭窄的空间嵌入细长的竹条,形成磨齿。稻谷经磨齿脱去谷壳,市民称为“谷糠”。市民烧柴火,灶门前备一些“谷糠”,时不时抓一把“谷糠”撒进灶膛,顿时火光闪亮,加大火力,可节省木柴用量。
第二道工序,用风车借助风力,分离出谷壳、米粒。刚出谷壳的米粒外表有一层皮,这米粒叫“碛米”。用“碛米”煮的米饭,很经得煮,口感也差,难咽下肚。
第三道工序,筛选米粒中少量谷粒。一只直径约1.5米的竹筛子上方木棒的中点用绳吊悬空,筛子底部有两条人字架竹竿。民工用双手握住竹竿上下左右不停旋转摇动,将风车分离后“碛米”中少数谷子渐渐旋转到筛子中间,分离出尚未脱谷壳的谷子。
第四道工序,用石碾加工。在地上设长两米、宽约30厘米的石槽,在石槽中间有四根高约两米的木柱组成四方框架,框架中吊一个约1.2米的圆石滚子,石滚子两端延伸的木棒末端,有约20厘米的横向木把手。
民工用双手推动石滚子一端木把手,石滚子在“碛米”槽中来回不停地滚动,石滚子与“碛米”摩擦渐渐将“碛米”的表皮磨成粉末状,经筛子分离,这些粉末人们称之为“米糠”,“米糠”是喂肥猪长膘的好饲料。
由于“碛米”在石槽内受石滚子碾压,难免有少部分“碛米”被压碎,被压成小颗粒不成形的小米粒,称之为“碎米”。“碎米”不列入市民定量供应,粮站以低价出售,加工的民工“近水楼台先得月”。
我外婆把“碎米”推成粉末,把红苕煮火巴后加入“碎米”粉,用手搓成一团一团的加火蒸熟,制成“碎米粑”当主食。
20世纪50年代后期,大米加工进入机械打米的时代。以前加工大米的磨子(又称“木檑子”)、木制风车、竹筛子、石碾子等,已静静躺在历史博物馆,无声胜似有声地告诉人们:我们曾经是为人们物质文化生活作出过贡献的功臣!
(作者系重庆市万盛经开区退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