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神十八乘组高光时刻
版次:003 2024年11月04日
2024年4月25日,“80后”乘组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搭乘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开启了为期半年的太空之旅。
无容器实验柜维护及相关工作
脑电实验
燃烧科学实验柜燃烧器更换
10月30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和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全家福”新华社发
11月3日16时12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分离。飞船最新状态如何?后续还有哪些动作?记者带你了解最新情况。
神舟十八号从中国空间站撤离后,绕地球飞行约5圈,7.5小时后进行轨返分离,11月4日回到地球表面。
此次神舟十八号依然采用从神舟十三号延续下来的快速返回方式,载人飞船搭载着3名航天员从空间站撤离后绕地球自主运行,之后进行轨返分离,紧接着是制动离轨、自由滑行、再入大气层、开伞着陆等四个阶段,从制动离轨到着陆大约需要50分钟。
两个乘组移交空间站钥匙
10月30日凌晨4时27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11月1日,神舟十八号、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截至目前,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11月4日乘坐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
太空“出差”半年,神十八乘组完成两次出舱任务,开展多项科研工作。实现太空“养鱼自由”,还在太空吃起了月饼,在空间站里迎接国庆……一起跟随“出差进度条”,回顾神十八乘组的太空工作生活吧。
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80后”乘组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开启了为期半年的太空之旅。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2024年4月26日3时32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整个自主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
2024年4月26日05时04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随后,两个航天员乘组拍下“全家福”,共同向牵挂他们的全国人民报平安。
实现太空“养鱼自由”
神十八乘组“上天”干了些啥,有哪些高光时刻?
3名航天员一边适应太空微重力环境,一边迅速投入到各项在轨工作中。其间,乘组开展了多项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如:核酸实验单元分子生物学研究,材料舱外暴露实验装置组装、测试及第二次出舱安装相关工作。
在太空,神十八乘组进行了国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即“太空养鱼”。
航天员发现斑马鱼在微重力下表现出腹背颠倒游泳、旋转运动、转圈等定向行为异常现象,后续科学家将利用返回的回收水样、鱼卵等样品,结合斑马鱼空间运动行为视频等,开展空间环境对脊椎动物生长发育与行为的影响研究,同时为空间密闭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研究提供支撑。
8.5小时!刷新单次出舱纪录
2024年5月28日,神舟十八号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
经过约8.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十八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密切配合,在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乘组圆满完成了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设备设施巡检等任务,圆满完成首次出舱活动。
这是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阶段的第15次出舱活动,此次出舱活动时间也是中国航天员出舱时间最长的一次。
在开展首次出舱活动后,乘组持续推进了多项科学实(试)验项目,如:燃烧科学实验柜燃烧器更换、力量测试、无容器实验柜维护及相关工作、脑电实验等。
神十八出舱上演宇宙级丝滑
7月3日22时51分,经过约6个半小时,神十八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叶光富在太空摆了个Pose(姿势)。
首次太空行走的李聪也发表了感言:“中国空间站非常美,非常漂亮,真的由衷感受到了这项工程的伟大,我们必将再接再厉,将丝滑进行到底。”
上一次出舱任务中,神十八乘组主要安装了梦天实验舱舱外电缆的防护装置,这次任务则主要是对问天实验舱和天和核心舱的舱外电缆、管路,进行防护装置安装。
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后,乘组又开启了新一轮的忙碌:替换两相系统实验柜实验模块、空间站任务航天员在轨情绪识别与评价研究、全系统压力应急演练等。
除此之外,神十八乘组还在太空中度过了中秋节和国庆节。航天员的中秋大餐非常丰盛,除了香辣羊肉、土豆牛肉、红烩猪排等美食,还有莲蓉馅的月饼!
今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神十八乘组三名航天员都是第一次在空间站里迎接国庆。
按计划,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11月4日凌晨返回东风着陆场。
据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