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厂价45元却卖400元 云南破获上亿元假机油案

发动机“杀手” 如何悄然流入全国市场

版次:005    2024年11月04日

用于灌装的空油桶

发动机拆开以后,发现使用的油品可能存在问题

假机油流入市场

已灌装的成品机油

机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汽车发动机润滑油,有着润滑、清洗、散热以及密封等多种作用。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的正常使用。如果您更换机油后,汽车出现了油耗增加、动力下降、保养周期缩短,甚至发动机损坏等故障,这些很有可能跟使用了假机油有关。近日,云南警方就破获了一起假冒伪劣机油的案件,劣质机油流向浙江、广东、福建、云南等22个省份,涉案金额高达上亿元。这些机油是如何生产的?又是如何流向全国的呢?

更换机油没多久故障灯就亮了

云南省玉溪市的杨先生三个月前进行了一次汽车保养,花500多元在当地一家汽修厂购买了4升某知名品牌机油。维修人员进行更换后,杨先生的汽车行驶才2个月左右,就出现发动机抖动的现象,没过多久机油故障灯就亮了。

杨先生购买的是标称为某知名品牌的机油,4升销售价格500多元,行驶才两三千公里就快烧没了,这让杨先生感到很意外。杨先生把车送到另一家汽修厂进行维修,维修人员发现该车的发动机积碳和油泥特别多。发动机油泥增多,会导致汽车部件间润滑不足,机油温度过高,发动机功率下降,而积碳增多,严重时可能导致气门封闭不严,甚至损坏发动机。“从整个发动机的油底壳看,机油是没有任何润滑黏度的,所以判定使用了劣质机油导致的发动机拉缸损坏。”维修人员表示。

该维修人员还向记者透露,汽车更换机油后出现烧油等异常状况的事例时有发生,严重的甚至发动机都报废了。“消费者无论是在电商平台购买机油,还是在汽修厂购买机油,都很难辨别产品的真伪。这些假冒知名品牌机油,从外观包装上和正品没有丝毫差别。如果使用后汽车出现故障,也只能通过专业机构检测才能判断真伪。隐蔽性极强。”他坦言。

假冒伪劣机油引起云南警方注意

记者在进一步调查中了解到,前不久,一名姓林的男子到云南省玉溪市十多家汽修厂推销某知名品牌机油。该品牌4升的正常采购价格在400元左右,但该男子推销的品牌产品只要80元。

据汽修厂负责人透露,每个月都会有人来推销知名品牌机油,但是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这些机油从外包装和油品感官上,消费者很难分辨质量好坏。按规定,汽车维修企业应从具有生产许可证或授权销售资格的供应商那里采购机油,并建立进货台账。正常情况下,一个品牌在某一个区域只有一个代理商,但是记者在当地调查时发现,来推销同一个品牌的却有很多人,而且绝大多数推销人员在推销过程中,并没有出示品牌方的授权书,所推销的机油产品也是来路不明。这种现象很快引起了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公安局的注意。

“我们江川这一家修理厂向经销商购买了80桶机油,每一桶购买的价钱是80块钱,他对外销售的话,要比市场零售价少100多块钱一桶。”云南玉溪市公安局江川分局环食药侦大队大队长蒋坤宏表示,自称是正品,价格又远远低于市场价,为了解开产品的真面目,警方对这几家汽修厂销售的机油产品进行抽样,请品牌官方鉴定机构鉴定真伪。经鉴定,这些所谓的知名品牌机油都是假冒的。记者了解到,这批假机油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已经流入云南省的14个州市。

在云南,有53家修理厂采购了林某推销的假机油。经云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检测,假机油的多项指标均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属于不合格产品。云南昆明理工大学内燃机重点实验室教授陈贵升告诉记者:“从检测报告上看,低温动力黏度、运动黏度、倾点是不符合标准的,这三个指标是机油的核心指标:低温动力黏度不合格,机油不能及时通过油泵送到各个运动部件,会造成较大的启动磨损;运动黏度和倾点不合格,则会造成发动机启动困难,加大机油和燃料的消耗量,也就是俗称的烧机油,产生大量的积碳和油泥。汽车长期使用这种伪劣机油,很容易导致发动机报废。”陈贵升还表示,如果仅从外观,普通人很难判断机油的伪劣。而且发动机出现故障通常也有多种可能,因此伪劣机油有很强的隐蔽性。

通过线索,警方很快对销售假机油的林某采取了控制措施。林某交代,那些购买低价知名品牌机油的汽车修理厂,对产品的真伪也是心知肚明,只有换机油的消费者被蒙在鼓里。林某透露,虽然汽修厂明明知道自己采购的是假机油,但也都是按正品在销售。无论是产品的外包装,还是防伪码,消费者都很难分辨出真伪。记者了解到,林某以100块钱左右的价格将假冒伪劣机油推销给汽修厂,但是他的进货价更低。这种假冒知名品牌机油出厂价只要45元。林某以100元左右的价格卖到汽修厂,汽修厂再以正品的名义,以400元左右的价格卖到消费者手中。仅林某一人推销的假冒伪劣机油,就流向了全国19个省市。

假机油是如何流入市场的

假冒知名品牌机油出厂价只要45元,却以400元左右的价格卖到消费者手中。假机油不仅会严重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同时也给驾乘人员带来不小的安全隐患。那么,这些假机油都是如何流入市场的呢?

林某告诉记者,他销售的机油都是由广东的伍某提供的。他们没有见过面,平时都是电话沟通,交易也都是网络支付。警方通过线索,找到了在广东经营一家洗车店的伍某。这家洗车店平时基本上没有什么客户来消费,每次伍某离开洗车店后,他都会到物流站点发送大件快递。云南玉溪市公安局环食药侦支队四大队大队长杨磊透露,这个汽车美容店应该是生产窝点。

在这个只有几十平方米的窝点,记者看到待加工的基础油有55桶、已灌装的成品机油有536瓶、未使用的机油空瓶有5773个,现场还有抽油泵、灌装机、封口机等设备。在这个小作坊里,犯罪嫌疑人已经灌装出了四个假冒知名品牌机油。

机油除了使用基础油,还需要严格的生产工艺、高科技配方等,技术门槛非常高,但伍某生产的机油就是直接用基础油灌装。“用泵抽进大塑料桶,拿灌装机灌,因为包装已经搞好了,封好瓶盖口就可以了。他要什么,我就假冒什么。”伍某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他们使用的基础油是广东当地一家企业生产的,每升只需要8块钱左右。这种几块钱一升的基础油,经过假冒注册商标的包装,摇身一变成了所谓的知名品牌机油,销往全国各地。记者了解到,伍某有100多个类似林某这样的经销商,市场覆盖浙江、广东、福建、云南等22个省市。

云南玉溪市公安局江川分局局长朱平表示:“我们辗转辽宁广东等地,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6人,该案涉及经销商100余名,其中林某这名经销商就销售到全国190多家汽修厂,该案查获的原油达21吨,涉案金额高达上亿元。”

打击假冒伪劣机油须从源头抓

市场监管部门仅仅抽查了6家经销商,其中就有4家在销售假冒机油。市场监管部门表示,品牌机油商标持有方作为鉴别真假的权威机构,双方将更加紧密合作,打击假冒商标机油,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假机油流入市场,对机动车保养危害巨大,严重侵害了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目前,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对汽配城等维保市场日常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据统计,2023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35亿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油生产及消费国。知名品牌机油市场认可度高,因此也成为不法分子造假的重灾区。今年9月,公安部公布的10起依法打击侵权假冒犯罪典型案例,就有两起是汽车假机油案例:2024年3月,山西晋城市公安机关查获各种假冒商标标识7200余张,涉案金额过亿元;6月,甘肃酒泉市公安机关捣毁窝点16个,现场查获假冒品牌润滑油成品共计2000余桶,涉案金额3000万元。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机油生产及消费国。机油的市场需求量巨大,不法分子借机造假敛财,让人担忧的是,由于汽车维修保养专业性很强,即使汽车使用了假机油后出现故障,消费者也很难确定是机油出了问题。打击假冒伪劣机油产品,必须从源头抓起。专家建议机油生产企业、销售企业、监管部门等建立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联合监管机制。聚焦电商平台、汽修厂等重点经营单位,加强质量监督抽检,杜绝假机油流入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

据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