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二伯的水牛舞

版次:010    2024年11月04日

□大窗

想起故乡。我会情不自禁想起那株小叶桉树。它的一边是水田;另一边是一块百多平方米的平地,形状各异的大小石块镶嵌在泥土里,上面长满细密如铁丝一样顽强的杂草,尽头有一丛茂密的竹林。

小时候,我们常常在草坪和竹林之间追逐嬉戏,打石仗、捉虫子喂蚂蚁、双手抓住两根竹竿翻腾身体……当然,印象最深刻的是:每当晴天的傍晚,我们可以欣赏到欢快、优美而又惊心动魄的“水牛舞”。

1 水牛舞

傍晚,徐二伯耕田或是放牧归来,路过那块草地,如果恰好有一群人在休息,只要有人喊一声“来一段”,徐二伯便会把缰绳一抖,对着他的牛喊一声“跳舞”。那水牛先是看一眼主人,接着环视四周的人群,像是跟大家打一声招呼似的,有点像艺高胆大的江湖艺人。

只见它把头一低,酝酿一会儿情绪,两只前蹄先是轻轻地踏几下,尾巴有节奏地慢慢甩起来,当我们都以为它要停下来的时候,突然间,它的两只后蹄一掀,腾起老高,嘴里同时发出高高低低的哞叫声,像是自己给自己伴奏似的,接着整个庞大的身体在草地上有节奏地快速舞动。有点像迪斯科,还有点像踢踏舞,一切都那么酣畅淋漓。

我们看得呆住了,竟然忘记了喝彩,等回过神来,徐二伯和他的水牛已经迈着矫健的步伐离开了。

2 徐二伯

指挥演出的徐二伯,真名叫徐有志。不知什么原因,人们都叫他徐二伯,可能是他在家排行老二,也可能是人们尊敬他。他的真名很少被人提起,就连每天傍晚收工后,记分员喊名字时也叫他徐二伯。

听到记分员喊他,他便从三三两两的人群中站起来,慢吞吞地答道“今天全天”,或者回答“上半天挖板土,下半天担草灰”。他的嘴里常常含着一根叶子烟,有时咬着草根,宽大瘦削的脸颊显得冷静而坚毅。那时候,他四十多岁,稀稀疏疏有了几根白发,身材高大强壮,在生产队里是一名响当当的劳动好手。

3 “黑将军”

我们不知道,徐二伯喂养了这头牛多少年,但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却有目共睹。徐二伯给他的牛取了一个威武的名字——“黑将军”,也许是因为它全身黢黑,浑身肌肉充满力量,有着一种将军气质吧。

“黑将军”的双眼很亮,瞪人的时候,隐隐透出一股杀气。每当“黑将军”低头哞叫,前腿有力地叉在地上的时候,我们就会鸟兽般逃得远远的,又惶恐不安地回头看看它是不是追了上来。其实,不用徐二伯招呼,它也从来没有伤害过我们。有时候,我们也会用狡黠的眼光去观察它,从它那不屑的神情里,我们似乎看出,它好像在说:“他们只不过是一群不懂事的毛孩子。”

但对成年人,它就没有那么好脾气了。每到春耕,“黑将军”就会派上大用场,只不过它必须得由徐二伯亲自来驾驭。有一年,徐二伯外出,队里有一个年轻人不信邪,硬把“黑将军”牵下了水田。起初,“黑将军”老老实实地拉着犁铧前进。后来,年轻人抽了“黑将军”一鞭,它突然暴怒,身子低下来往后一退挣脱了枷担,转身就朝年轻人顶去,年轻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坏了,全身一瘫倒在了泥水里,在田边劳作的人惊叫起来:“‘黑将军’伤人啦!‘黑将军’伤人啦!”在求生本能的驱使下,年轻人奇迹般站了起来,在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跑,“黑将军”在后边追,当年轻人刚刚上到田埂,牛角便顶在了他的屁股上,他“哎哟”一声滚下了两米高的田地。年轻人顾不得疼痛,爬起来继续朝前跑,“黑将军”不肯善罢甘休,一个腾身跃下,紧追不舍。

正在这时,徐二伯赶回来了。徐二伯大声喊叫,让年轻人快往竹林里跑,同时他也大步朝竹林跑去。年轻人刚气喘吁吁钻进竹林,“黑将军”也赶到了。徐二伯站在竹林里大声喝道:“畜生,你发疯啦!”然后顺势从竹缝间抓住缰绳,在几根竹子上绕了一圈。徐二伯压低声音,威严地喝道:“黑将军,听话,给我跪下!”黑将军睁大了眼睛,挣扎了一会,前腿一软,跪在了地上。

那年轻人泪流满面,一下子匍匐在地,抱住徐二伯的腿,不停地磕着头。惊魂一幕总算画上了句号,围观的人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4 最后一舞

麦收插秧“双抢”时节,学校都要放农忙假。队里收完了麦子,紧跟着就是开沟引水,两人一组站在田埂上用水篷把下边田里的水舀到上边田里来,我们还帮忙踩过脚踏水车。这一派忙碌的劳动景象,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充满了温馨和欢乐。当水蓄到齐麦蔸深时,就可以犁田了。我们就跟在徐二伯的耙子后面,争抢活蹦乱跳的鲫鱼、鲤鱼、泥鳅、黄鳝,有时还会逮到营养价值极高的乌鱼哩。这对那时一年难见几次荤腥的家庭来说,就像过盛大的节日。

后来,徐二伯要跟着女儿、女婿去胜利油田。离开村庄的那个下午,他依靠在那株小叶桉树下,出神地站了很久。“黑将军”跳完了最后一曲舞,徐二伯抚摸着它的颈项喃喃地说了些什么,“黑将军”若有所思地咀嚼着,偶尔点点头。徐二伯把缰绳交给他表弟时的复杂表情,直到今天,我在经历了多次无奈离别后,才慢慢懂得了个中滋味。

(作者单位:重庆铁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