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和广汽联手进军汽车零部件供应端

重庆120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 “拱卫”中国汽车第一城

版次:003    2024年11月07日

工人正在赛力斯车间组装零部件

重庆艾思科生产车间

开栏语

近期,国家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在重庆,随着一系列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全市生产稳定增长、消费需求继续恢复,为经济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今天起,我们开设“重庆经济新势能”栏目,及时呈现新重庆经济建设中的热点、亮点,展现重庆经济“枝繁叶茂”的新场景和澎湃动能。

11月6日,两大汽车巨头长安汽车和广汽集团签订增资协议,布局智能线控底盘系统,为整车企业提供智能、安全的底盘系统解决方案。今年上半年,重庆汽车产量达到121.42万辆,增速位列全国汽车产量前十省市第一,重庆再次成为“中国汽车第一城”。能重返“中国汽车第一城”,离不开完整的配套汽车产业链,来看今天重庆汽车产业链供应端的故事。

强强联手布局智能线控底盘 广汽与长安汽车补强关键一环

昨天上午,在两江新区的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 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安汽车)、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辰致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辰致科技)四方签订增资协议,联合布局智能线控底盘。此次广汽部件、长安汽车对辰致科技的投资,不仅是多方技术与资源的优势互补,也是深化央地合作的新实践,更是两个整车集团共建战略布局的体现。

广汽集团正在加快向智能化、电动化转型,旗下广汽传祺、埃安等自有品牌在国内新能源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同时,广汽集团旗下的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是广汽集团零部件板块的主要事业载体,定位“广汽集团的综合零部件平台”,为实现千亿部件目标、支撑万亿广汽蓝图,是广汽部件战略升级的决心,也是广汽集团在智能底盘产业的重要能力布局。

“在新一轮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中,以线控底盘为代表的关键核心零部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为此,广汽就一直在思考如何与产业内的合作伙伴一道加强产业协同创新,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上补强这关键的一环。”广汽集团副总经理閤先庆说,长安汽车和广汽携手战略投资辰致科技,携手在线控底盘产业链进行产业合作,是深化推进广汽集团与长安汽车战略合作的具体成果,也是创新推进央企和地方国企共赢合作的有益探索。

“长安汽车目前正加速向智能低碳化出行科技公司转型,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布局和丰富的市场经验。”长安汽车总裁王俊介绍,此次强强联手,更好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整零协同,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共同助力中国汽车产业取得高质量发展。

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和创新 掀起产品“智能”化浪潮

11月12日至14日,在重庆即将召开的第三十一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上,辰致科技将展示最新的智能线控底盘等智能线控产品。

智能线控集成底盘,集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线控主动悬架、电驱、热管理、前后副车架等零部件于一体的智能化底盘平台,可以实现整车产品快速开发和迭代。“传统汽车的底盘包括离合器、变速器、方向盘、转向机等传动、‌行驶、‌转向、‌制动等四个部分,而智能线控底盘取消了离合器,智能化程度更高。”辰致科技相关领导介绍,新能源汽车底盘在保持传统汽车底盘基本构造的基础上,通过取消离合器、集成电池系统以及采用线控技术等措施,实现了更高的能效和智能化水平,助力整车企业提升研发效率和降低研发成本。

据了解,辰致科技于2022年11月正式签约落户璧山,已形成满足智能汽车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线控悬架、轻量化、底盘集成的全场景服务能力,其产品用户包括长安和广汽等多个整车企业。

昨日,在两江新区龙盛新城的重庆艾思科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简称“重庆艾思科”)测试车间里,技术人员正利用专业仪器设备进行音响功能测试,在生产线上,工人们在各自工位紧张而有序忙碌着,将组装完成的音响元件封装成件。“我们的音响市场反响很火爆,订单经常‘爆单’。”重庆艾思科总经理周波拿出一款音响产品举例介绍,这款音响产品外形小巧,其它与普通扬声器差别并不大。“关键在内部载有音频放大器由多个芯片模块组成,具有众多核心专利,这款产品也被安装到了兰博基尼、奥迪等车型,受到市场广泛好评。”

在研发室,几名来自德国、英国的研发工程师正在进行产品研发,他们有的坐在电脑前操作软件,有的坐在测试车内亲身感受测试音响效果。“这样的测试已经做了很多轮,通过重复操作反复检测,保证我们音响效果和质量达到最佳。”周波说,公司的音响已用于多款新能源汽车上,今年总产值要力争突破6亿元。

位于两江新区的利龙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利龙集团”)最近推出了最新自主研发成果——具备人机交互功能灵动性的智能座舱。当坐进智能座舱,电子屏变后视镜,能现实抬头显示技术所呈现的画面……在汽车产业链供应端,像这样的“智能”产品越来越智能化,让汽车变得越来越聪明,是众多零部件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和创新的结果。

向着“生态型”体系发展升级 重庆汽车零部件产业欣欣向荣

今年1~8月,全市汽车产量154万辆,同比增长11%;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52.5万辆,同比增长151.4%,数据的背后离不开1200家零部件企业的产品供应。

如今,重庆汽车零部件产业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合川区,舜驱动力科技公司最新一代驱动电机刚刚实现量产,这是国内首款实现完全自主研发并规模化生产的10层扁线油冷驱动电机。作为“动力心脏”,可以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强劲的驱动力并显著提升续航里程。“生产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目前我们正在加快建设第二条数字化生产线,全部投产后,年产能会达到50万套,产值突破10亿元。”舜驱动力科技公司总经理卢默闻介绍。生产订单忙,新的零部件企业也在加紧入局。今年9月13日,成都豪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投资10亿元,在璧山区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项目,布局汽车同步器、行星机构总成、行星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产品,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0亿元。

在沙坪坝区,三大重量级项目——拓普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底盘系统暨内饰隔音件系统生产基地、文灿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零部件重庆生产基地、立中集团高性能铝合金新材料项目也正在齐头并进推进建设。来自市经信委数据,今年1~8月,重庆汽车产业签约项目214个,签约金额1467亿元,与此同时,重庆本地51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完成转型升级,进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全市智能网联新能源零部件企业总数达到540余家,其中,汽车软件与人工智能企业190余家。引进培育的禾智科技、纵目科技、长线智能、信质电机等重点企业,有效填补了重庆在激光雷达、域控制器、汽车软件和电驱定子转子等关键零部件环节的空缺。

重庆目前已经形成了19家整车企业、1200家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的汽车产业体系,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3大系统、12个总成、56种部件实现全覆盖和集群式发展,核心零部件本地配套能力显著提升。市经济信息委负责人表示,当前,重庆正着力推动汽车产业从“链条型”线性发展向“生态型”体系发展升级,全面构建整零协同、软硬结合、场景牵引、数字赋能、自主创新、品牌提升的汽车产业生态,促进品牌向上、产品向上、产业链向上。

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郑三波 杨圣泉 张超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