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5个中国记者节,向每一位执着坚守的新闻人致敬

一起来听听他们讲述采访背后的故事

版次:004    2024年11月08日

编者按

作为重庆主流都市报,重庆晨报的记者们,扎根新闻一线。在工厂、在乡坝、在社区、在众多的新闻现场,都曾留下晨报记者为新闻奔走的身影和足迹。

眼里有光,肩上有责;心中有爱,征途不止。值第25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让我们来听听记者们的故事,致敬每一位执着坚守的新闻人。

揭露音闪付套路

我接到好几个威胁电话

8月初,我接到一个投诉:重庆某公司利用音闪付项目设置种种套路,让投资者蒙受损失。比如在宣传中假冒抖音旗下平台,签合同不让细看,合同条款设置难以达到,代理费付给另一家合同没有约定的公司等。从他的讲述来看,这涉嫌投资骗局。

这种题材的采访,难点不在于摸清里面的套路,而是揭开这个套路后,会将涉事公司暴露在阳光下,直接动了他们的利益,会怎么反应?思考之后,我还是接下了这个采访,毕竟这件事关系到很多普通人的利益。

投诉者是一个人,但显然这个监督稿件不能只写他一个。第一步,我就在网络上找音闪付项目的受害者。搜索之后才发现这是一起涉及全国多地、多人的事件,而且类似的项目不止一个,但套路、合同都惊人地相似。在网络上联系受害者的过程中,有的人主动给记者讲述了整个过程,有的人不愿接受采访。有一个人在小红书上发了好几个帖子揭露音闪付套路,但在验看了我的记者证后,竟然把所有帖子都删掉了,也不愿接受我的采访。问及原因,他说自己在小红书上发帖,是想给涉事公司看,让他们退钱,如果媒体介入闹大了,害怕被报复。我当时给他留了一句话:“互联网时代你还想单打独斗,骗你的公司跟你讲武德了吗?”

接下来,是到涉事公司采访。我前后去了三次,每次都是房门紧闭。其实这在意料之中,毕竟他们也害怕有人找上门去。随后我联系上该公司负责人,经过一番拉扯,他同意第二天跟我见面。但后面他又打来电话,说已经跟投诉者撤销了合同,钱已经退了。舆论监督的作用显现出来。

在采访公安部门的过程中,他们高度重视此事,研判后虽然没有立案,但警方介入调解,让涉事公司给几位受害者退了一部分钱。

不过该项目的受害者远不止于此。稿件刊发之后,被多个平台转载,相信后面会帮到很多人,有人再遇到这个项目,上网一搜就能明白坑在哪里。很多受害者联系我,希望寻求帮助,同时,我也接到好几个不明身份的电话威胁。

本案的特殊之处在于,项目合同设置显然是经过专业人士推敲,所有口头宣传、承诺都没写进合同,很多地方警方都无法立案,建议走诉讼程序。太合律师事务所一位律师建议说,让受害者联合起来发起集体诉讼,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我给受害者们转达了这个意见,目前他们已经成立维权小组,开始了起诉流程。

在自媒体泛滥的今天,记者调查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也只有公立媒体愿意长期去做,这既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也是媒体的良心。

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廖平

打印病历该不该收费?

我多方求证终获答案

不少市民去医院看病,都有过复印病历的经历,但你遭遇过打印病历收费吗?今年10月下旬,重庆晨报“记者调查”栏目接到市民反映,去医院复印病历,却被告知近30张病历,每张需收取0.2元,另需4元调档费,共计10元。

钱虽然不多,但是否合规,市民需要一个说法。可随着我的深入采访,发现重庆市物价局早在2002年就出台过复印病历标准,事情似乎明了,又有一件事情百思不得其解:调查中,多个管理部门竟然不清楚收费标准。

该市民第一次遇到打印病历收费,觉得医院靠这个挣钱不合适,专门打电话到医院咨询,得到的答复是打印病历的复印费有明文规定,不存在乱收费。市民认为打印病历是患者基础需求,应包含在整体就诊开支中,不应再收费,需要一个说法。

既然市级医院称打印病历收费有明文规定,网上应该能查到。没想到的是,我查询了多次,只发现在2002年重庆市物价局给重庆市卫生局的复函,《关于对医疗机构收取病历资料复印(复制)费标准》,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351号令)规定,结合我市医疗机构实际,经研究,决定医疗机构应患者要求,为其复印或复制病历资料适当收取工本费:规定查询调档费:4.00元/份;复印费:A4纸0.50元/张,A3纸1.00元/张。

虽然找到允许收费的文件和标准,但这个复函已经过去20多年。

10月21日上午,我查找重庆市物价局联系方式,被告知重庆市物价局已并入重庆市发改委。我首先询问重庆市发改委,在医院打印病历,医院是否可以收费,标准是什么?相关工作人员询问在哪家医院被收费,哪个区?然后建议找渝中区发改委咨询。

随后,我致电渝中区发改委,工作人员提供了价格科的电话。面对去医院打印病历是否有收费标准的问题,接电话的价格科一名女性工作人员答复:“啊!要不你等会打另外电话来咨询,我不是很清楚这一块。”我随后拨打渝中区发改委价格科第二个电话,接电话的女性工作人员说:“你要不打12345政务服务热线咨询,我们不是特别清楚。”我追问:“市场价格行为认定,不由发改委负责吗?价格科也不清楚标准?”该工作人员答复,这属于行业的收费标准,不知是不是卫健委在负责。

为了了解到真相,我向12345政务服务热线登记了想要咨询的问题,答复3至5个工作日回复。随即,我又拨通了市卫健委的电话,终于得到了明确答复。首先,医院打印病历可以收费,但要公开;其次,目前重庆市沿用的是2010年出台的《关于重新审定病历资料复印(复制)费标准的通知》;第三,收费标准也进行了市场调节,由原来的复印费A4纸0.50元/张,A3纸1.00元/张;调整为如今复印费A4纸0.3元/张,10张以上每张0.2元,A3纸0.6元/张,10张以上每张0.4元,市民按需复印,价格更实惠。

我将信息反馈给市民,得到了她的理解和认可。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王尊

曝光一起“微腐败”

让某区掀起大整顿

今年2月20日,在南坪步行街附近,一名男子开着标有公务车字样的小车,进入一小区接送一名女子,两人举止亲密。一市民就此向重庆晨报举报:有人涉嫌公车私用。

“公车私用问题,是发生在百姓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微腐败’,作为主流媒体,我们理应对这种影响党员干部形象、老百姓深恶痛绝的现象进行监督。”接到任务后,我立即就此展开调查,回应市民关切。

男子是何许人?所驾公车属哪个部门?与车上女子是什么关系?为何敢于视纪检部门的三令五申于不顾?作为曾长期采写新闻调查的我,深知对这样的事件调查,必须以雷厉风行的作风,查明事实,锁定证据,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采访中,我凭着仅有的线索,克服重重困难,锲而不舍地追查真相。我根据目击者提供的车牌号,从南坪步行街“顺藤摸瓜”,追查到渝东南某区,终于在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车库中找到了涉嫌公车私用的车辆,从“外围”摸清了车辆归属及驾驶员等情况。

随后,我又调查走访了当地规资局和纪委等,初步查明当天系该区规资局驾驶员开着公务车私自送妻子上班的事实。

2月22日,重庆晨报新闻调查栏目推出了我对该事件的调查报道,引起了该区纪委、监委领导的高度重视。该区随后大力整顿,并在全区召开党员干部大会“以案说法”,要求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大查处触碰公车使用纪法红线的力度,使当地党员干部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公车私用等“微腐败”的危害和从严查处的必要性。

作为一名从事新闻工作近30年的老记者,我始终坚守着入职时的信念,坚守新闻一线,不轻言放弃。从业以来我采写了上百篇较有影响的新闻调查,推动了不少民生问题的解决。如今,我的最大心愿,就是和同事们一道,致力将重庆晨报的原创栏目“老记伏枥”和“新闻调查”打造成有影响力的特色新闻栏目。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杨圣泉

车位缩水3个月未解决

我连续追踪了多个部门

在重庆晨报编辑部挂着一面锦旗,这是今年9月8日,九龙坡区彩云印象小区业主段先生送给本报的。

这是怎样一回事?9月初,段先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本报求助:“我是九龙坡区彩云印象小区业主,3个月前,我发现我车位的不动产权证上登记的套内面积和实际使用面积相差4平方米,导致车辆进出困难,也无法正常上下车,我向九龙坡区多个部门反映,他们之间相互‘踢皮球’,到现在都没有解决。”

民生问题无小事,百姓冷暖挂心头。接到任务后,我就此展开调查,希望把事情搞清楚,还市民一个真相。

我开始以为这件事采访应该很顺利,但是当我去了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住建部门和不动产登记中心、测量部门后,才发现遇到的问题和业主一样,没有一个部门明确来解决。比如住建部门让我去找物业科,物业科又让我去找规划部门,规划部门又让我去找不动产登记中心,不动产登记中心说这是测量部门的事,测量部门又说他们只负责测量,不负责更改数据。跑了一圈下来,仍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部门。

最后,我以“最笨”方式来调查,谁发证就找谁。我再次来到不动产登记中心,中心又经过多方联系,才有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由他们负责。

8月27日,重庆晨报新闻调查栏目以《车位缩水 业主停车太难》为题报道了此事。新闻见报当天,不动产登记中心主动联系段先生,表示将上门按照登记面积重新测量车位并画线。8月29日,不动产登记中心和测量部门一起来到彩云印象小区,按照不动产权证上登记的套内面积给段先生的车位测量面积并重新画了线。

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郑三波

无意中发现的线索

为市民找回“车位”

处处留心皆新闻。10月14日,我前往中梁镇太寺垭森林公园采访,准备做一期地质安全防控的调查。当天在中梁镇街头的一次经历,让我无意中得到另一个选题的线索,真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

太寺垭公园位于中梁山上沙坪坝与北碚交界的地方,当天我自驾前往采访。采访完后,我驱车前往几公里外的中梁镇,街道两边原本划了很多停车位,但是我发现好几个空余车位上,都摆满了凳子、旧摩托车等,想停却停不了。我开车继续寻找车位,终于在一公里外幸运地找到一个空车位,本着新闻敏感,我向街边一个超市老板打听,得知这些被占的车位上都是附近居民摆的物品。

这个镇上以老旧居民楼为主,停车位稀缺,部分早上出去上班的人担心晚上回来没有位子,就以水桶、凳子等物品“占”车位。但是惠民车位本是公共资源,也是政府考虑到群众停车难而设置的,如果车位被无效占据,势必影响有需要的车主。在镇政府,我了解到街道执法办和社区多次进行劝说,但是过一段时间,情况依旧。

这是不是个例?不是!两天后,我在渝北区双龙路街道和九龙坡区黄桷坪街道采访,无意中发现渝北区翠湖路附近、黄桷坪街道广厦城小区附近,类似情况非常普遍。我又上网搜索,发现在开州区,当地城市管理局公用设施中心工作人员针对这种情况进行过专项整治行动。

在继续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我采访了双龙路办事处规建办,街道办已将情况反映给区城市管理局停车办,拟引入收费方式规范公共停车位秩序,让想停车的车主能停车,给市民停车带来真正的方便。随后,九龙坡黄桷坪、沙坪坝中梁镇等地反馈,即将开展相关的整治行动。

10月21日,重庆晨报04版以《免费车位上摆凳子、水桶 想停车的司机急得旋圈圈》为题推出记者调查报道,得到不少读者好评,同时城市管理部门感谢重庆晨报的监督,他们将继续会同交巡警等多部门开展常态化的执法巡查,为市民创造一个舒心、有序的停车环境,把惠民停车好事办得更好,让老百姓享受高品质的城市生活。

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陈军

从一个投诉

挖出疯狂的“菜园子”

今年4月初,我接到一位匿名网友发来的投诉:南岸区南滨路原洋人街路段有人在路边种菜,臭气熏人,引来许多苍蝇、蚊子,给附近小区的住户生活带来困扰,还严重影响市容环境。

但细看这条投诉却发现,网友发来的投诉只提供了一个粗略地点:南滨路原洋人街路段,具体位置在哪里?对周围环境造成多大的影响?我决定立即前往现场一探究竟。

当我来到南滨路洋人街路段,发现曾经熙熙攘攘、人气爆棚的这里,因为城市更新建设现在变成了一个大工地,和原来的地貌、道路大相径庭,让人分辨不清方向和位置。但我并没有因为眼前的困境而放弃,而是顶着烈日沉下心来,挨个探访这一带的居民小区,向路人和居民打听附近有没有开荒种菜的情况。经过近3天的打听和了解,我终于在紧邻南滨路和星河路交会处的“江与江南”小区的闲置工地上,找到了网友举报的扰民菜园。

通过与在工地上“开荒”种菜的人摆谈,我摸清了情况:这里是洋人街搬迁后美心公司遗留下的一片闲置土地,由于长期没有开发施工,在监管放松的情况下,附近一些居民就钻进工地“开荒”种菜,沤肥积粪,高峰时种菜的人数高达数十人,而一墙之隔的“江与江南”小区的居民首先受到影响。

在采访中,我从这些种菜人口中还了解到另一个线索:除了在空置已久的工地上“开荒”种菜之外,还有部分种菜人不满足现状,跑到南滨路长江边防洪堤上堆土种菜,并砍伐了数十棵遮挡菜地光照的护堤树木,行为之疯狂,令人匪夷所思。

采访到第一手的现场情况后,我又花了两天时间跑遍涂山镇、南滨路建设指挥部、南岸区政府河长办等相关管理部门,敦促他们及时采取整治措施,为当地居民恢复受污染的环境,同时也及时制止在长江岸边防洪堤上种菜、毁绿的违法行为,解决了市民反映的“扰民菜园”问题。

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杨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