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型师晓华 一个女人一把剪刀的流量故事

版次:005    2024年11月16日

淄博、哈尔滨、天水、开封、菏泽之后,流量再一次冲刷了一座城市。这一次爆火的不是特色小吃,也不是曲艺表演博主,而是一个手持一把剪刀的女人,她的网名叫“发型师晓华”。

流量如洪水般,涌向怀化这座位于湖南西南部的四线小城,令当地居民万分惊喜。“我觉得对于怀化来说是件好事,增加了人流量,因为现在很多人都是冲她来的。”当地网约车司机李师傅告诉记者,自己已经接待了不少目的地是“靓点”理发店的外地乘客。

小店面,大流量

晓华的“靓点”理发店,位于怀化市鹤城区长泥坡新村,这里临近怀化市新城区的热闹区域。理发店没有豪华的装修,白色的墙壁略显斑驳;墙上展示模特发型的挂画也稍显褪色,简单的服务台上堆满了剪发工具和一只水壶。店内有5个理发座位和一张供客人等待的深紫色沙发。

11月13日早上9点多,五六位身穿红马甲、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已经出现在店门前帮助维持秩序。他们背后人头攒动,都在等待晓华开门营业。人群中,有专程从外地赶来找晓华理发的网友,有想要拍摄晓华理发视频的博主,也有不少来看热闹的本地人。

在众人的等待和期盼中,卷闸门打开,几名助手正做着新一天的准备。简单吃好早饭,梳好小发髻的晓华,围上那件熟悉的紫色围裙。店门前,头一天拿到号的顾客排队等待叫号;店内,晓华收拾完毕,新一天的直播剪发开始了。

人群开始沸腾起来,人们高高举起手机,想要拍到清楚的画面。“开始剪了吗”“美女,帮我拍一下”“玻璃门反光,拍不清楚”……门内的晓华似乎听不到门外的喧嚣,她认真细致地询问顾客想要的发型。工作时的晓华嘴巴紧闭,眼神专注地盯着客人的每一寸头发和镜子里呈现的效果,她也偶尔看一眼直播间网友的评论。她不爱与顾客闲聊,但在必要时会跟顾客沟通刘海的方向、长短等细节。在顾客洗头的间隙,她会和网友们简单聊天。没有吵闹的BGM(背景音乐),剪刀的咔嚓声、吹风机的呼呼声,才是晓华直播间的背景音乐。

“还没剪完就开始好看了”“剪着剪着就换脸了”“又一个帅哥新鲜出炉”“只有她能听懂‘剪一点点’”……直播间里的网友,惊叹于晓华理发的手艺。“帅,太帅了!”“帅哥,转个圈展示一下!”“帅哥有没有女朋友?”店门外,拥挤的人群称赞着走出店门的顾客。

“刀法很利索,剪得也很舒服。”11月12日,从杭州赶来剪发的小徐告诉记者,晓华根据他的皮肤和脸型,给了他一些建议,他对晓华剪出的新发型十分满意。

顾客王先生因为在网上寻求发型师晓华帮助,被网友形容长得像明星林更新。他一时兴起从河北石家庄乘坐近6小时高铁,赶到怀化来找晓华。随着这名“河北林更新”进入理发店,晓华直播间当日在线观看量突破20万。

普普通通的剪发直播,为晓华带来的流量超乎她的想象。数据显示,截至发稿,“发型师晓华”11月8日~14日近7天涨粉147.8万,总粉丝数407.9万。

叫甘晓华,也叫李静

“靓点”理发店已经开了11年,晓华拍视频做直播则始于今年2月。起初,她拍视频只是想宣传一下自家店铺,拉拉生意。3月4日,晓华给一名小伙子理发的视频在抖音上“小爆”,四川、陕西、青海、山东甚至远在国外的网友,纷纷在评论区留言夸赞晓华的技术,邀请她“出差”。截至目前,这条视频点赞量已达38.8万次。

没过多久,晓华的账号又恢复了平静。她依然坚持在抖音分享自己理发的日常,截至目前她已发布400多条视频作品。今年10月底,幸运正式掀开帷幕,毫无保留地降落在这个质朴的女发型师身上。她给一名头发已经长到遮住眼睛的小伙子理发,把完整的理发过程记录下来剪辑后发布在平台上。截至目前,该视频点赞量已超过160万。

流量和顾客一股脑涌来,涌进这个只有二三十平方米的小店,“发型师晓华”的抖音账号粉丝量也一路狂飙。据灰豚数据,10月29日,抖音账号粉丝量3.6万;11月2日涨至88.7万;11月7日已达260.5万;11月13日突破400万。“我也没想到会这么红。”晓华向记者坦言。

甘晓华是她少年时的名字,今年33岁的她是湖南常德人。晓华告诉记者,她曾有一位名叫赵静的同学,彼时年幼的她因为觉得同学的名字好听就产生了改名的想法,但又怕“甘静”的谐音被同学嘲笑,便想随母姓李,父母对她改名的想法毫不介意。“那时候对名字没有概念,其实我不应该这样子,但是我妈跟我爸都比较‘纵容’我。”

“靓点”理发店的主理发师,最初是她的丈夫。晓华告诉记者,以前自己也学过理发,但一直没学会,后来老公忙不过来,她才开始尝试,直到剪出一个完整的发型。

最初的剪发经历,与附近学校的学生有关。大约三四年前,一名留短发的女学生来到店里,希望剪出满意的发型。“她一直提要求,我就一直改,到后面发现她的头发我给她剪好了。”晓华告诉记者,满意而归的女生开始带着自己的同学来光顾,基本都是高高瘦瘦打篮球的女学生,她们又把发型师晓华这个“美丽的秘密”一届一届传给自己的学妹,晓华也在一次次拿起剪刀的过程中,练成了属于自己的“独门绝技”。

这份“独门绝技”只有四个字——相互沟通。性格亲和甚至有些大大咧咧的晓华,只要谈起剪发,神情立马严肃起来。晓华强调自己的理发感受,“你不要看他没什么要求,不要看人下菜,真的不要,一定要沟通好,不管任何人。你下刀(剪刀)的时候一定要跟他沟通好,基本上是万无一失。”

有不少人评价晓华“有天赋”,但只有她和她的剪刀知道,这世上从来就没有毫无道理的横空出世,她的成功靠的是大量的积累和思考,“我哪有天赋,就是熟能生巧。”

毫无防备,幸运来得太过突然,以至于晓华还来不及思考未来的规划,“就天天上班嘛,剪头发,后续有什么再说,我也不知道有什么。”比起不可预知的未来,手中的剪刀和顾客充满期待的眼神离她更近,她决定顺其自然,走一步算一步。

怀化热情,怀化速度

不只晓华,怀化人对于流量的突然降临,也感到万分惊喜。

“没想到,真的没想到,像我们这种四线小城市从来没有这么火过。”在“靓点”对面居民楼的楼道里,记者遇到了当地居民张磊(化名)。

“本地人觉得都蛮能理解,都蛮开心的。”在长泥坡新村售卖怀化沅陵晒兰肉的老谢认为,晓华的爆火给周边所有人,以及不少实体店铺和整个怀化,都带来了推广帮助。

以晓华为圆心,长泥坡新村成为流量的聚集地,在吸引着外地人到来的同时,也砸蒙了本地商家。“大几千、一两万的人进入我的直播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商贩朱伟华告诉记者,为了推广自家品牌,以前他也在抖音开过直播,但最多也只有1000多人观看。最近几天,他在摆摊的同时直播街上的情况,介绍自家的产品,还推荐怀化当地其他特产,就引来了不少网友进入直播间。从9日那天开始,他的账号每天涨粉几百,多时甚至1000多。

巨大的流量降临,考验的不只是博主本人,也考验着整座城市。为了更好地接住这波“泼天流量”,怀化人想尽了办法,用足了力气。

在怀化南高铁站,记者看到一块印有“免费接送发型师晓华老师粉丝团”的服务牌。据了解,为迎接远道而来的外地游客,有当地司机提供免费接车服务。

铺路是当地人谈起“怀化速度”最直接的感受。据了解,“靓点”理发店门前的路原本只是小区内部路,地面坑洼不平。随着晓华爆火,11月6日夜间,怀化有关部门开始铺设前半段路,9日夜间铺设后半段路。两个晚上,一条崭新的沥青路出现在小区内,迎接着每一位来到长泥坡新村的游客。

晓华的爆火,也点燃了美发行业的热情。记者看到,11月12日凌晨1点,怀化市美发协会副会长阿木(化名)正在指挥工人搭建展台。他告诉记者,怀化市美发协会希望能借此机会推动美发行业发展。为此,协会组织了义剪活动,前来参加的大多是本地的理发师;还邀请了不少理发师、美容师带着自己的模特,在现场展示美容美发作品。

自11月2日晓华走红的一周以来,怀化鹤城区迎来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打卡,人流量累计超过20万人次,长泥坡村一时间热闹非凡。对此,怀化商务部门组织当地“怀小创”直播团队,拉动现场消费超2000万元,拉动全市消费1.2亿元。

“怀化是一个热情开放的城市,我们有很多特色产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我们想向外界解释怀化是一个有魅力的城市,大家都很和谐,都很团结。我觉得作为怀化人特别开心。”售卖果酒的朱大姐激动地对记者说。

“发型师晓华”用剪刀创造的奇迹还在扩展。目前,仍有不少外地游客为了得到理发的机会,千里迢迢赶往怀化。

新重庆-上游新闻记者 齐鑫

快评

市井的温度 与经济的未来

晓华的走红,像是一场意料之外的烟火,在平凡的小城夜空中炸出光亮。她是数百万普通劳动者中再寻常不过的一个,却在这座城市、在一个个陌生人心中点燃了久违的温暖和亲切。晓华到底“成功”在哪里?是她出众的手艺,是她30元定价的亲民,还是她脸上不褪的微笑?或许,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现代社会里人们依旧渴望的某种特质——那种不刻意讨好、不费力追逐的本真。

她唤起的,正是我们对最简单的东西——对真诚、对生活烟火气的某种眷恋。晓华的现象不是一个个理发服务的堆积,而是一种对温度的重拾,对人情味的重新发现。她以一个人的力量,带动了整条街,甚至一座小城的经济活力,却又让人相信,这种力量的根源在于人心最深处的共鸣。

我们总说“市井气”难登大雅之堂,但恰恰是这份小人物的生活,打动了现代社会最缺乏归属感的角落。晓华的故事提醒我们,在流量为王的今天,能让人驻足的,不是闪耀的标签,而是平凡生活中那一抹真正的温度。

晓华,怀化的小城和我们身边无数小店里的缩影,成为一种超越经济的隐喻。正如有网友评论:“晓华的走红像是一面镜子,映射出我们对真实、对真诚生活的渴望。”她不是在创造某种潮流,而是让我们重新看清:简单、质朴的生活方式,依然有力量,甚至有可能成为未来消费的方向。

新重庆-上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