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0 2024年11月18日
永嘉镇柳树村发现的蛮子洞群
□胡卫民
我常去乡村看望91岁的岳父。听岳父讲,当年日本轰炸铜梁时,他才六七岁,跟着父母在安居古城边的蛮子洞里躲避轰炸。从此,“蛮子洞”引起了我的关注。
翻阅资料发现,蛮子洞是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川黔地区的一种墓葬形式,盛行于大安溪(琼江)流域、小安溪(临渡河)流域、岷江流域、涪江流域、嘉陵江流域和綦河流域等长江上游支流流域。由于开凿在斜崖或悬崖上,又称“崖墓”。又因最早始于东汉时期,又称“汉墓”。以单门楣、二层门楣或三层门楣较多,以单室墓、弧形顶较普遍,偶尔也有上下打通的错层式蛮子洞,都是在完整的石壁上由人工开凿出来,形状规格大体一致,稍大一点的洞穴内设有固定的石床、石灶和石水槽等。而且,开凿的位置越高,表示对死者越尊重。
铜梁发现众多蛮子洞
在重庆市历次文物普查中,位于铜梁区南部的永嘉片区(含永嘉、西河、安溪三镇)曾有发现汉墓的新闻报道。抛开旧哨楼、古道、古寨、古树和古寺庙等人文历史景观不论,仅蛮子洞一项,就足以证明永嘉片区文旅资源丰富。
据原铜梁县博物馆馆长叶作富介绍:铜梁永嘉、西河、安溪一带发现的汉墓,多为东汉盛行的汉墓,有零星分布的,例如永嘉镇和益村金鼓田岩石底部的三层门楣汉墓;也有成片分布的,例如永嘉镇和益村10社青杠坡(斜坡)的1处6座石墓及柳树村的蛮子洞群。另外,在少云、安居、旧县、大庙、原全德镇花院村狗屎坡和原东郭乡聚星村七社等地也有发现,其中尤以永嘉片区为多。
然而,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东汉斜坡墓群却发现了明代多角陶魂瓶(当地人俗称“谷仓罐”)。原铜梁县文化局副局长王万明分析认为,汉代的南方墓葬,凿石为室于整块巨岩壁上的叫汉墓,民间称呼不一,有叫“蛮子洞”或“躲兵洞”,也有叫“崖墓”(开凿在高十多米的石崖上)的。各个年代的墓葬形制有一定区别,陪葬品不完全一样,有的凿在斜坡上的蛮子洞像古生基,这种墓中,常有多角陶魂瓶或陶魂瓶。有的汉墓中,空间很大,甚至有棺台、石台(石床)、灶台、石缸等。铜梁侣俸镇石蛤村的岩墓、侣俸镇永乐桥的雷打石汉墓,如果正反两面打通的话,里面可容纳上百人栖息。据传,在古代,当地老百姓常来此躲避战乱、土匪和灾祸等。
汉墓中竟有明代物品
“陪葬品的种类和数量是衡量墓主人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高级官吏和贵族的墓葬中可能会有成套的铜、漆礼器和仿铜、仿漆的陶礼器。反之,较低级别的墓葬中则主要以日用陶器、仿铜或漆衣陶等为主。”精通当地历史文化的铜梁区诗词学会副会长刘启余说。
刘启余是铜梁区西河镇大珑村人,该村由原大林村、玲珑村合并而成。多年前,他曾与文友曾宪立深入探究过当地的蛮子洞群。
刘启余告诉我,他们村的蛮子洞集中在绿树成荫包围的陡峭巨石悬崖上,约有10座。当地用蛮子洞命名的有蛮子洞院子、蛮子洞屋基或蛮子洞坡,大的、宽的蛮子洞用于居住,小的用于人死后安葬,它集临时性居住、短暂性避难和丧葬于巨大的岩石洞穴中,像一个小部落的崖墓群。有前后打通了的,可容纳几十人或上百人,里面有搬不走的石台、石桌、石棺和石水缸等;也有没有前后打通的,未发现壁画图案和其他像文字的符号。虽然是汉代的石墓,但汉代以后,又有人把它凿宽、凿高,在洞内隐居,所以有人在此发现了明代人的多角陶魂瓶(用于装五谷种子、针线和钱币)也就不足为怪了。据老一辈人讲,抗战时期,有城里的大户人家对乡下的大型蛮子洞群进行拓宽改造后,作为临时躲避日本飞机轰炸的防空洞。
民族大融合的证据
经过多次深入走访,目前发现永嘉、西河、安溪三镇的汉代崖墓群近百座,仅在安溪镇金滩村五社发现的汉墓群就有7座,它们大都是在2007年至2010年重庆市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被发现的。其中,永嘉镇杨柳村有1处30座的汉墓群,面积达到了1000多平方米,门楣以两层和三层为多。
有的墓室,还有象征巴人图腾的双鱼雕刻图案和代表楚国人图腾的祝融太阳纹,堪称渝西考古界的重大发现。据永嘉镇和益村委会副主任肖思友介绍,永嘉镇幸福村还发现了上下两座以斜石梯互通的蛮子洞。但遗憾的是,洞内未发现与汉墓有关的贵重随葬品。
楚国曾向巴国发动过开疆拓土的战争,一对水火不容的仇家的吉祥图案,怎么会被人镌刻在同一个洞穴中的石壁上呢?这背后又藏着什么真相呢?铜梁区博物馆刘华钢副研究员解释,若两个古老的吉祥图案同时并列出现在同一个汉墓中,说明墓中主人的身份应是古代南方少数民族部落酋长或首领之类的角色。此外,这也与民族大融合有关。比如高楼镇涪江村发现的汉墓里,还有像吉卜赛人(罗姆人)或少数民族在跳舞和巫师在搞祭祀活动的石刻图案。据《华阳国志》记载,公元前329年,楚国灭巴,今天的铜梁一带曾是楚威王封的铜梁侯的管辖范围,楚文化与巴文化深度融合共生很正常。
(作者系重庆市铜梁区作协会员 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