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0 2024年11月27日
□黎晓婷
无论日子多忙碌,但凡有空闲时间,我都喜欢泡上一壶茶,闻着茶香闭目养神,很是沉醉。
其实我并不喜欢喝茶,觉得茶带涩,有时浓了很苦,淡了又没啥味,但父亲很喜欢喝茶。记忆中,父亲每天坐在院子里泡上一壶热茶,然后慢慢品着,一小杯一小杯很是陶醉,父亲说那是他的父亲给他做的野山茶。爷爷也喜欢喝茶,爷爷每年都会上山摘野茶,爷爷炒的茶叶一点也不细腻,基本都是大叶子,我总是笑话爷爷会把茶树拔光了,爷爷也不生气,总是笑呵呵的。但爷爷还是会炒一些茶芽给我父亲留着,放在罐子里,外面用牛皮纸写着出茶的时间。爷爷的毛笔字很漂亮,贴在灰黑罐子上,感觉就是一种艺术品。其实爷爷炒的茶叶并不名贵,但父亲却觉得那些茶与众不同,有一种特别的香味。我想,也许那是父亲在思念他的父亲,在漫长无趣的日子里,能喝一口自己父亲炒的茶,也算是很好的慰藉了。
后来,爷爷因一场意外走了,父亲就把爷爷放茶叶的那间屋子锁了起来。父亲对我说:“以后,你爷爷炒的茶真的是喝一杯就少一杯啰。”那时我还小,听不懂父亲说的话,心里嘀咕着,哪里少……
整个童年,我的学业都很忙,每天在不停刷题、阅读,但无论多忙,都会给自己留点时间去陪父亲坐一会儿,陪他喝口茶,其实那也是我最开心的时候。父亲有时会倒一杯让我尝尝,他说那是思念的味道,看着父亲粗糙的手和悲伤的眼神,我都会莫名地难过。此时,我似乎理解了父亲早年说的那句“喝一杯少一杯”的深意。
后来离开家乡,我慢慢开始学着喝茶,喝家乡的茶,喝父亲炒的茶。我的茶叶,都是父亲从老家邮寄过来的,也正是父亲寄来的这些茶,让我在很长一段日子里依旧能感受到来自家的温暖;也是父亲寄的那些茶叶,治愈了那段日子里我的恐惧、彷徨和无助。
年近三十,我在一座新的城市开始了新的工作和生活,初来乍到,日子过得越发焦虑。不熟悉的人、不熟悉的环境、不熟悉的工作,还有每天都奔波在路上的疲惫……日子过得鸡零狗碎,我觉得糟糕透了。
那时我上班的地方离家远,大儿子才上小学一年级,因学校离家也有点远,到校要半个小时,所以出门要早一些。每天早晨五点半我就要起床,给孩子做好早餐,收拾好后我们才能出门。我上班、孩子上学,每天早晨就像打仗一样,晚上下班回家已八九点了,天黑才进家门,人挤人站一个小时的轨交疲惫回到家里,然后又进厨房忙碌。吃完饭,辅导完作业,再洗澡读书讲故事,直到安顿好俩孩子睡觉,已是半夜,躺在床上累得连哭的力气都没有。那段时间,小儿子病了,我也抽不出时间陪他去康复,所有的一切压得我喘不过气,恐惧、彷徨和无助也是在那段日子肆意生长着……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有和父亲谈过那段时期的生活,也没有谈过孩子,更没有谈过我的感受,父亲也从未问起过,似乎大家都有一种默契,谁都不愿让那口气泄出来。
也是从那时开始,父亲隔段时间就会给我寄一些他刚炒出来的茶叶,每次寄茶之前都会提前给我打电话,收到茶叶后我也会给父亲回电话报平安,因为一包茶叶,我和父亲打电话的次数开始多了起来。不过最初的电话,我们打得还是结结巴巴,两个不善言辞的人聊不上几句就沉默了,然后尴尬地挂了。随着通话次数越来越密,和父亲聊的话题也越来越多,从茶叶怎么保存到茶叶怎么泡,说各自的工作,说生活里遇见的趣事……再后来,我们开始谈自己的感受,那是敞开心门的感觉。父亲说,世界上的路很多,有的是山路、有的是平路,无论崎岖难行或平坦无阻,只要是通往光明的,我们就要勇敢地往前走。
父亲说我们家的茶属黑茶,发酵后喝起来口感更好、更醇厚,但需要时间,越久越好,就像人与人的关系一样,需要慢慢滋养着,时间久了自然就熟悉亲切了。也是从那时起,我每天都会泡一壶父亲炒的茶,甘醇的茶水开始滋润我枯竭的心。往后的每一天,当我一次次沉默抑郁的时候,父亲说过的那些话,就会无数次回荡在我的心里,撞击我的心灵,我慢慢开始有了回响,慢慢像向日葵一样朝着父亲给的那些阳光,开始在新的土壤里生长。我找到了自己新的人生目标和意义,是父亲的茶叶治愈了我的恐惧、彷徨和无助。
父亲寄来的茶很别致,茶是用他编的竹篮子装的,里面的茶叶用牛皮纸包好,纸面上写着一个“茶”字,右下方标着做茶的日期。字是父亲写的字,茶是父亲炒的茶,对于彼此的那份思念,也偷偷藏在了每一包茶里。
父亲的爱凝固在所有的岁月里,父亲的茶藏满了他所有的爱和思念。只是还未等我醒悟,父亲远去的身影却越来越模糊了。于我而言,喝茶为我提供了一条通往家的小径,而家有着无穷无尽的爱。
(作者系重庆市江北区作协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