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安陶:泥火淬炼的千年华章

版次:010    2024年12月06日

□清静

高擎泡菜坛迎宾的荣昌安陶小镇,坐落于重庆荣昌区安富街道,古老的驿道和老成渝公路穿镇而过。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荣昌安陶的发源地,静静泊在初冬的阳光里,如一部活着的史书,诉说着陶文化静默了千年的传奇与故事。

陶泥

大地馈赠

踏入安陶小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雅质朴、挤挤挨挨的工艺陶店,店内陈列的各色陶器,静默无语,古旧的韵味悄然氤氲。而那些呈条状罗列的陶泥,则是一群等待知音唤醒的精灵,以独特的魅力吸引人们去触摸、去感受。

这些陶泥采自当地特有的优质陶土,质地细腻均匀,色泽温润柔和,是大地母亲对陶艺家们最深情的馈赠。在古陶一条街上,工匠们以其巧夺天工的技艺开启了对陶泥的雕琢之旅。他们的双手在陶泥间温柔而有力地揉、搓、捏、压,似在与陶泥轻声密语,使原本生硬的陶泥逐渐驯服温顺。每一道工序都饱含工匠们对陶泥特性的深刻洞察与多年沉淀积累的丰富经验。经他们精心雕琢与呵护后的陶泥,被注入了鲜活的灵魂,只待在巧手下脱胎换骨,化身为精美的陶器杰作。

烈火

窑火洗礼

著的改变,实现了质的飞跃。整个烧制过程,制陶师必须精准地掌控温度,一刻不敢松懈,始终坚守在窑炉旁边。他们凭着敏锐的观察力及多年积累的经验,判断火候和烧制的时间,不得出现丝毫的差错。经过烈火的洗礼,陶坯最终成型,从脆弱的泥土之躯,摇身一变成为坚固耐用、质感独特的陶器。陶器上那些独特的色泽与纹理,便是烈火给予的珍贵馈赠。

塑形后的陶坯,即将面临烈火的考验。制陶工坊里,古老的窑炉静静矗立,宛如沉默的巨兽。其中最大的菜缸状窑炉,更是犹如陶艺世界的巨擘,以其雄浑的气势掌控着陶器的命运。

当陶坯被小心放入巨大的菜缸窑中,一场惊心动魄的蜕变就此展开。在高温长时间的作用下,陶坯整体发生了显

大师

陶艺匠心

陶艺大师,是小镇古陶一条街的灵魂。他们自幼沉浸于陶艺氛围,练就一手精湛绝伦的手艺。工作室里摆满佳作,古朴典雅之作以简洁造型与流畅线条承载历史韵味;现代风格之作则凭新颖奇特造型与明艳色彩展现创新勇气。

大师们不仅精通传统工艺,更探索现代艺术与安陶制作的融合创新。他们积极与各地艺术家交流合作,举办陶艺讲座与培训,将技艺经验倾囊授予年轻一代,为安陶文化传承注入活力。

漫步古陶街陈列馆,精美安陶作品令人惊叹。花瓶、茶具、雕塑、现代陶艺等,皆是陶艺家智慧心血的结晶,已成为艺术品。这些作品作为荣昌安陶文化载体,承载历史记忆,跨越时空传递安陶魅力,让更多人领略其独特风采与深厚底蕴,使荣昌安陶文化得以延续传承。

展馆

文化橱窗

荣昌安陶的展馆,妥妥一部立体史书,静静伫立在小镇之中,等待着人们去翻阅、去感悟。

博物馆规模宏大,馆内藏品琳琅满目。从远古质朴的陶制器具到现代大师的杰作,一应俱全。沿着展厅徐徐前行,荣昌安陶各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清晰呈现。明清时期,安陶工艺日臻成熟,造型与装饰更为精美多样。有的陶器刻绘着细腻的山水画卷,笔触精妙、意境悠远,彰显工匠的高超技艺与对自然山水的热爱;有的则饰以吉祥图案,如龙凤呈祥、松鹤延年等,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愿。而在现代陶艺展示区,更令人眼前一亮。这些作品充满创新活力,艺术家们运用现代艺术手法与材料,对传统安陶进行全新诠释。

展馆互动体验区,还为游客提供了亲手参与陶器制作的机会,让人们亲身感受陶土在指尖流转的奇妙,深入领略安陶制作工艺与文化内涵。

这些展馆,是展示荣昌安陶的窗口,更是传承和弘扬陶文化的重要阵地,让每一位来访者都能领略荣昌安陶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体悟千年陶文化的源远流长。

传承

陶韵绵延

荣昌安陶的历史,可追溯至唐宋时期,彼时制陶业已初现规模,先辈们凭借着勤劳与智慧,在这片土地上开启了陶文化的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至明清时期,荣昌安陶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工艺技术不断精进,产品种类日益丰富,不仅畅销国内各地,还通过古老的丝绸之路远销海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着中国陶文化的魅力。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荣昌安陶始终坚守传统工艺的精髓,其制作工艺别具特色。当下,荣昌安陶面临现代工业冲击与新兴艺术形式挑战的双重压力,传承者初心如磐,坚守在陶艺传承阵地上。他们深知传承与创新是发展的双翼,在传承中探索创新,在创新中谋求发展。他们把陶文化带进校园、社区,播撒陶文化种子,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安陶、热爱安陶,精心培养陶文化爱好者与接班人,为陶文化传承注入汩汩滔滔的力量。

荣昌安陶小镇,以泥与火的交响,绘就绚烂陶文化长卷,于时光中闪耀,引众人奔赴,共品千年艺术华章,见证历史与文化的不朽交融,是陶艺世界里的不朽传奇与心灵归处。

(作者系四川省隆昌市作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