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1 2024年12月11日
□卞中恒
在偏远的小山村里,老马和老李两家人紧挨着,中间只隔着一道矮矮的篱笆墙。老马是朴实无华的农民,做事简单粗糙,村里人都叫他马大哈。而老李则是个走街串巷的货郎,虽日子清贫,也总带着几分见识和机灵。两家人平日里互帮互助,像一家人似的,挺合得来。
马大哈有个儿子叫马飞,长得结实健壮,性格憨厚。由于家境贫寒,小马到了适婚的年龄,却迟迟未能娶上媳妇。马大哈为此愁得夜不能寐,头发都白了许多。老李是个热心肠,看着小马老大不小了,因为走乡串村的便利,心里便惦记着给小马找个好姑娘。
那是一个初秋的傍晚,老李从邻村回来,径直来到老马家里:“马大哈,今天我可给你带来了好消息。我有个远房亲戚,在山里头住,家里有个闺女,名叫翠花,长得那叫一个水灵,人也勤快。我看跟咱小马挺般配的,要不哪天我约来见个面。”
马大哈一听,心里乐开了花,但随即又皱起了眉头:“可咱家这情况,人家能愿意吗?”老李拍了拍马大哈的肩膀:“翠花家也不富裕,他们就图人勤快、踏实,能过日子。”
就这样,在老李的促成下,小马和翠花的婚事渐渐有了眉目。马大哈为这门亲事几乎是倾尽所有,东拼西凑准备了彩礼。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马飞穿着借来的新衣服,和老李一起走了几个小时的山路,才到了翠花家。
翠花家果然贫寒,几间土坯房在寒风中摇摇欲坠,像烟熏火燎过的一样,黑黢黢的,一点不亮堂。但翠花却长得清秀可人,一双大眼睛仿佛能说话。两人见面后,虽然羞涩,但彼此间却有一种说不出的默契。
没过多久,小马和翠花婚事定下了。婚礼办得极其简单,没有华丽的礼服,没有热闹的乐队,只有亲朋好友的祝福和几桌粗茶淡饭,但小马和翠花却觉得幸福无比。
婚后,小两口听说大城市里机会多,只要肯吃苦,一定能过上好日子。他们决定离开这个小山村,去外面打拼。
小马和翠花凭借着勤劳和聪明,苦拼苦打,在大城市里渐渐站稳了脚跟,便把父亲也接到城里。他们开过小吃摊,摆过地摊,后来还开了一家小餐馆,几年下来,生意越做越大,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转眼间,十多年过去了,小两口有了一个活泼可爱的男孩。他们的生活虽然忙碌,却充满了希望和快乐。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们总会想起远方的家乡,想起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特别是那位不辞辛劳为他们牵线搭桥的媒人老李。
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里,小两口带着一家人一起回老家谢媒。
刚到老家院坝,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很意外,老李家原来那几间土坯房变成了青瓦粉墙的新房屋。老李正坐在门槛上慵懒地晒太阳,他头发花白,显得有些憔悴,眼神里透着一丝落寞。
小两口快步走上前去,紧紧握住老李的手。老李一看是他们,眼里顿时泛起了泪花:“你们回来了,真是太好了!”
小马哽咽着说:“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想您。如果不是您老人家给我介绍了个聪明能干的翠花,我们哪有今天!”翠花也附和着:“是啊,李叔叔,您就是我们的恩人!”说着,他们拿出准备好的礼物和两千元红包。老李连连摆手:“不行不行,我不能要。你们过得好,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在小两口的一再坚持下,老李只好收下这份心意,眼里满是感动和欣慰。小马和翠花还与老李谈起未来的打算,打算在村里建一所幸福院,让更多的老人能够安度晚年。
老李听了,激动得热泪盈眶:“你们真是有良心的人啊!有了你们这样的后辈,咱们村子的空巢老人就有福了!”
不久后的一天,老李从县城购买了好多图书,让快递送到村头小学,那是老李用小马和翠花谢媒的两千元,给村小的孩子们送去的精神食粮。
(作者系重庆市江津区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