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1 2024年12月12日
□吴俊卿
有很久了,我觉得应该为丈母娘写点什么,不为别的,只想为她的默默奉献,给以后留一份不该遗忘的备忘。
她是一个良善而勤劳的人,为人实诚,平时话不多,更不善于表达,这么多年过去了,在默默无语中,她老人家为我们这个小家做了很多事情。虽然那些事情平凡、细微、琐碎,以至于一地鸡毛毫不起眼,但又是这么的具体、实在、重要,须臾也不可缺少。她默默地做着,一如既往任劳任怨不计得失不图回报地做着,为了她的女儿、女婿和外孙;她无声无息、无怨无悔、尽职尽责、乐此不疲地做着,为了她的儿子、媳妇和孙女。
妻子和我平时很忙,起早贪黑地工作,常常是早出晚归,顾不上家里的清洁。丈母娘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一句话也没说,就默默地承担下来。我已经记不清楚老人家做这件事情始于哪年哪月哪日,反正自从那一次开了头后,丈母娘每周总会抽出大半天时间,从渝北乘坐轨道交通,穿越主城五区跨过嘉陵江,来到我们家打扫卫生。拖地板、擦拭家具电器、冲洗阳台露台、整理客厅卧室、收拾厨房卫浴间、为花草浇水修枝松土,她房前屋后、楼上楼下的忙碌着,像年轻人一般,撸起袖子加油干,干得热火朝天、尽心尽力。汗水从丈母娘的额头默默滴落,她弓着身子的侧面和背影,无言地散发着母爱的伟大光辉,让我一下子感到了自己的渺小、自私与猥琐,心里不可遏止地生出亏欠老人家的愧疚和不安。
下班回到家中,丈母娘早已悄然离开,她老人家辛苦大半天的劳动成果,在房间里彰显无余,如同一场硬仗过后收获的战利品,透着几分自豪,令人赏心悦目。她用粗糙得长满老茧的双手,扮美了我们的生活,让住了十多年的老房子窗明几净、亮亮堂堂,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井然有序,瓷砖地面纤层不染,几乎能够照出人影,有一种旧貌换新颜的意想不到的惊喜效果。而这一切却是她用默默地劳动付出和换来的。这样的状态丈母娘一直延续坚持了下来,很多年未曾改变。老人家沉默寡言、埋头苦干的举动,让我真切感受到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于无形间隐隐触摸到了不关乎年龄打破时空的强大力量。有好几次,她刚做完清洁正准备离去,碰巧赶上我下班回家,我当即表示:“妈,休息一会,吃了晚饭再走,我开车送您。”丈母娘婉拒了我的好意,她坚定地摇摇头:“不不不,我坐轨交也方便,没得必要开车送过去,我走了。”话说到这个份上,我不好再坚持强求。我知道,老人家客气推辞的真实原因,乃是唯恐给儿女们增添麻烦。
一天中午,我因为有事提前回家,打开房门,看见伏在客厅边上的丈母娘微微弯腰,正在用沾了一点水的柔软毛巾,轻轻擦掉银灰色真皮沙发上的少许尘埃。我连忙上前招呼她:“妈,时间不早了,我们先去吃午饭,清洁等会再做。”
我们来到住家附近的一处豆花饭馆,落座后,我把菜单递给老人家叫她点菜,原本想好好犒劳一下辛苦付出的丈母娘。她照例挺客气,伸出双手将菜单推回来:“小吴,你点,你点,我随便,吃什么都可以。”于是,我便要了老人家喜欢吃的烧白和蒜薹肉丝,外加两碗豆花、一份炝炒空心菜、一份番茄鸡蛋汤。菜刚刚端上桌,还没夹上几筷子,丈母娘就放下碗筷,抢着要去买单。我立马制止了她:“妈,您慢慢吃,这单无论如何都该我来买,您老人家就不用管了。”她把红红的百元钞票默默放进了手里捏着的小包,有一阵子没有说话,好像在想什么问题。丈母娘匆匆吃完一碗饭后,就急着赶回我们家打扫卫生去了,老人家风风火火、马不停蹄的样子,让我心里五味杂陈,不知怎么说她才好。
她默默地来,又默默地去;她默默地行,又默默地做;默默,已经成为代表她人品的质朴印记和鲜明标签。
(作者系重庆新闻媒体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