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1 2024年12月13日
□牟方根
我和妻子结婚16年来,也牵线搭桥成功了一桩姻缘:介绍同来城里打工的乡下姑娘小梅和邻村小伙子大明认识,经过一年多时间的交往接触、深入了解,两人的感情日益升温,最终步入了婚姻殿堂。结婚那天,小梅、大明及其双方父母表达感谢的话说了一大堆,让我和妻子感到无比的幸福和甜蜜。让我和妻子感到惊喜的,还有大明家馈赠的那份特别谢媒礼——猪头。
在物质不富裕的年代,谢媒送猪头在我国一些地区,特别是在西部农村较为常见。小时候,随父母居住在太安镇河堰村,村里就有个出了名的“王媒婆”。她个头不高,裹过小足,面部较黑,能说会道,靠说媒为生,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促成有缘人上百对,婚嫁对象送给她家的谢媒礼物猪头挂满了厨房。于是,人们为她编了这首民谣:“太安有个河堰村,村里有个王媒婆。黢黑的脸尖尖脚,两张嘴皮生得薄。猪儿没有喂一个,墙上挂满猪脑壳。东奔西走不停息,两边打谎把媒说。”
给媒人送猪头的传统民间习俗,起源于唐代土著居民用于表示感恩的传统礼仪。据史书记载,唐朝时期,一些官员昼夜忙碌,日理万机,有些子民为之感动,便将家里的猪头献给官员们,以表达感激之情。从此,以猪头表达敬意、尊重的传统习俗逐渐形成。经过历代文化的积淀和丰富,在广袤的乡村大地得以传承。古代婚姻主要依“父母之命”,还要靠“媒妁之言”,媒人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说客”角色,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自然而然地,人们把送猪头的礼仪运用到了婚配谢媒上。
猪、牛、羊、马、鸡、狗,并称“六畜”。猪在十二生肖中,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代表着人类的守护神和灵性动物。因为“猪”谐音“祝”,“头”就是“拔得头筹”的意思,“猪头”则象征“吉祥中的吉祥”。我记得生活在乡下时,当一个人成功为他人介绍对象时,有人就会开玩笑地说:“猪饿拱泥堆,人馋好说媒。”将猪为寻找食物爱拱泥的特点,与媒婆为了“吃猪头”去做媒人的现象,关联比喻,风趣幽默。记得在1998年初,父母为本村的一对男女青年说媒。一位住在同一个院子里的邻居问我母亲:“二嫂,你也想吃猪头了?”母亲回答:“当然想啦,就是不知道有没有这口福……”
父母一生唯一当的这次“月老”,从中撮合成功了。到1998年底,这对男女青年喜结良缘,家里自然也得到了谢媒礼物猪头。将猪头拿回家后,母亲将其中的猪耳朵、猪舌头、猪脑花、猪头皮等分割下来,烹饪了辣椒炒猪耳朵、凉拌猪舌头、猪脑花煎蛋、五香猪头皮等满满一桌子“猪头宴”。辣椒炒猪耳朵的香辣、凉拌猪舌头的爽脆、猪脑花煎蛋的绵软、五香猪头皮的美味,我至今记忆犹新,想起就直流口水……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进步,自由恋爱、红包、礼品等新的时尚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婚姻观念。依靠媒人介绍结婚、谢媒送猪头礼等民间习俗逐渐消失。我经历的这起谢媒得到猪头的婚礼,虽然屈指可数,其象征的“吉祥和丰收”,寓意的“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福”,不仅体现了新人对媒婆“有缘千里一线牵”的答谢之意,还让人深刻感受到“岁月静好共猪头”这种生活态度和情感寄托的亲切与质朴。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万州区文评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