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英雄三根半,沿江听唱呎嗙嗙”
版次:009 2024年12月31日
梁平和林茶馆演出竹琴
竹琴艺人在表演
□李玮
“梁山英雄三根半,沿江听唱呎嗙嗙”,在巴蜀曲艺界,流传着四川竹琴在梁平论剑,并最终决出“三根半”的百年故事。
《四川省群众文化志》(1998年版)“民间文艺篇”记载:民国3年(1914年),梁山县(今重庆市梁平区)举行竹琴大会,“各路行家云集献艺,轰动一时,评出‘三根半筒子’……”重庆市文化局1954年编印的《四川竹琴(第一集)》记载:“四川梁山曾组织‘竹琴大会’,参加的有千余人。”
今年,时值全川竹琴大会在梁平举行110周年,笔者多方查阅相关史料和探访竹琴艺人,回顾百年前这一盛事,唤起竹琴艺人和爱好者对竹琴艺术的认知和美好记忆。
1 梁山论剑英雄“三根半”
清末民初,是梁平四川竹琴的鼎盛时期,竹琴艺人遍及县城及乡镇。据梁平健在的竹琴“玩友”李代举介绍,彼时“三步一巷、五步有唱”,喜好听竹琴者无数。民国3年春夏期间,梁平举行规模盛大的全川竹琴大会,此乃四川竹琴界和千百年来梁平文化艺术的高光时刻。
《万县地区文化艺术志》(1996年版)载:川内竹琴各流派演唱者百余人与会,以琴会友,交流技艺,演唱近百个曲目,观光者近千人。经过评词、评调、评板,选出最佳竹琴(杠子)“三根半”:杜成辉、赵高峰、孙成德各为一根,梁山县人梁佩然为半根。时有行话云:梁山英雄“三根半”,沿江听唱“尺乓乓”(“呎嗙嗙”)。
“梁山英雄三根半”的相关信息,《四川竹琴》(1954年版)有如下记载:杜成辉为清时举人,保留竹琴词本很多,对竹琴颇有研究,虽唱得很好,但未曾公开做艺;孙成德为广安火神庙道人,评选后,曾在川北一带演唱;赵高峰为艺人,以操竹琴为业,在重庆、川东一带做艺;梁佩然人称“梁半根”,虽在茶馆演唱,但并不收钱。
笔者收集资料得知,赵高峰(约1852~1927年)以唱竹琴为业,在川东一带有着很高声望,是重庆竹琴会首任会长。赵高峰的徒弟吴金安后来也享誉川东;杜成辉的徒弟吴玉堂继赵高峰之后任重庆竹琴会会长,人称“竹琴大王”;梁山本土艺人梁佩然在万县城区演唱竹琴并收徒。
梁山竹琴大赛风云际会后,四川各地涌现出一大批有影响的竹琴艺人,也使四川竹琴成为颇有影响力的一种传统曲艺。《四川竹琴》(1954年版)记载:由于梁山“竹琴大会”的举行,扩大了竹琴的影响。民国11年左右,竹琴开始在较固定的书馆里演出。重庆的第一个竹琴书馆,便是江北“大观茶园”,赵高峰、吴玉堂等人在此演唱。从此,竹琴书馆日益增多,演唱者多以此为职业了。
2 竹琴来自于“道情”
早在1850年,湖北的《汉口竹枝词》就曾咏叹:“芦棚试演梁山调,纱幔轻遮木偶场;听罢道情看戏法,百钱容易剩空囊。”诗句中涵盖了巴蜀地区著名的梁山调、木偶戏、道情、戏法(传统魔术)等梁平特色民间艺术。近两个世纪过去,梁山调已演变成今天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梁山灯戏,而作为道情的梁平竹琴也成为重庆市级非遗项目。
竹琴始称道情,意为“道破世间人情”,是道士游乡过街化缘劝善的说唱艺术。元人燕南芝庵所著《唱论》中说:“三教所唱,各有所尚,道家唱情,僧家唱性,儒家唱理。”三者又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清光绪年间,道情开始进入烟馆、茶馆、酒馆、驿馆,演变成吐字正音、行腔落韵的演唱曲艺,同时融入戏曲的手、眼、身、法、步以丰富竹琴的表现和艺术感染力,从此改名为道琴。
道琴的主要乐器是一根长约三尺、直径约二寸的去节竹筒,前端蒙着鱼皮(或猪膀胱膜),用手指敲打鱼皮发出清脆声响,因此也称渔鼓。另有一对长约二尺、宽约半寸的竹板,称为剑板,有的板端还挂有碰铃。艺人敲着渔鼓、剑板,在和谐的节拍和声腔中说唱。技巧熟练的艺人既能敲打出鸟语花香、小桥流水,还能演奏千军突进、万马奔腾的效果。
民国初年,大多艺人去掉了道琴剑板上的碰铃,将剑板改名简板。演唱内容基本为戏文,加上乐器主要为竹子制作,于是改称道琴为竹琴,也称其为“杠子”。因竹制简板所发出的声音似“呎”,以手指敲击竹筒发出的声音为“嗙”,当地人就以其象声词俗称“呎嗙嗙”。
竹琴是依附道教而发展起来的曲艺形式,经历了漫长的宗教道情、文人道情、世俗道情三个时期,逐渐演变为近现代意义的四川竹琴。1949年前,四川竹琴广泛分布在四川汉族地区,其中以川东地区最为盛行,川南次之。
3 万县沿江听唱“呎嗙嗙”
四川竹琴属说唱类听觉艺术,旧时以盲人演唱者居多,他们用声音塑造性格,讲述故事,茶舍酒肆、大院小巷,竹琴声声,此起彼伏。表演者左臂横抱渔鼓,手握简板击节,右手四指拍击渔鼓,或轮指、或并指、或弹指,发出不同的声响来配合演唱。
四川竹琴由散文和韵文交互组成,主要分扬琴调与中河调两大流派。扬琴调流行于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及川北地区,以唱腔见长、华丽细致、韵味深厚、优美动听。中河调也称综合调或中和调,是竹琴的老腔,艺人称为正宗竹琴,板眼限制严格,唱腔粗犷而有气势,极富四川口语的特色,流行于川东一带,亦称川东派或川东竹琴。
梁山竹琴大会后,扩大了四川竹琴尤其中河调竹琴的影响,赵、杜、孙、梁四位竹琴艺人在民间也久负盛名。如“梁半根”的梁佩然与竹琴艺人常聚万县城区“爽心楼”茶社,演唱竹琴《义释华容》《活捉三郎》等曲目。
《万县地区文化艺术志》载:民国5年(1916年),人称“金钱板大王”“竹琴小教主”的民间艺人刘宝山,在万县城区茶馆或露天坝座位的“水棚”行艺。后又有涪陵潘道人在万县演唱竹琴并授艺。竹琴开始盛行城乡,后逐渐形成川东流派。
得益于梁佩然、刘宝山、方斌等一大批梁平竹琴名家的加盟,地处长江要道的万县,曲艺活动兴旺,尤其是抗战时期外地迁入人口多,加上竹琴简单易学且具有教化功能,因而呈现出“沿江听唱呎嗙嗙”的盛况。如今,四川竹琴已成万州特色文化熠熠生辉的靓丽名片。
4 川东“一根杠子”方斌
笔者十多年前拍摄《竹琴声声》电视纪录片时,采访过云阳竹琴名艺人戴学贤,万州四川竹琴(重庆)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国福及梁平竹琴“玩友”李代举等,他们反复提及梁平竹琴大师方斌。
享誉川东北的竹琴传奇艺人方斌,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生于梁平城东土桥子,幼时父母双亡,由当地育婴堂收养。方斌天资聪慧,语言伶俐,14岁加入道观,拜三台山火居道士任悟泰为师,悟道、练笛、习“文书”。16岁时,云游道长传授其道情琴艺。17至20岁从军。1947年,任中国道教会四川省梁山县分会会长。
青年方斌有幸被知名竹琴艺人刘宝山收为琴徒,活跃在下川东及小川北书场茶园三十余载,有传统和新编琴目近百个。方斌以琴传道,琴艺精湛,韵味飘逸,深受民众喜爱。
方斌还擅书写,1951年入梁山县川剧团誊写剧本,1954年任达县曲艺队业务队长,次年以拿手琴剧目《花子骂相》参加四川省曲艺会演,获重庆片区二等奖,被誉称下川东的“一根杠子”。此后,方斌应万县市曲艺队聘为教习,授徒潘光正、向德源、吴卡娅、陈开玲等人,梁平的张天余、刘聚娴亦为真传琴徒。
方斌一生未婚无后,1978年6月病逝,终年79岁。
5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梁平竹琴最早可追溯到1850年的湖北《汉口竹枝词》,为何当年规模盛大的竹琴大会选择在梁平召开?梁平竹琴当真是川东竹琴发祥地?笔者查阅资料、多方采访,找到一些答案。
“竹乡”梁平绵延百里的高山竹海,所产苦竹是制作竹琴最佳材料。此外,梁平乃儒、释、道三教盛行之地,相传2300多年前,庄子曾修道南华山而著《南华真经》。《梁平宗教记略》记载:民国30年(1941年),全县道宫达三十五座。上百年来,通过节奏、腔调、曲本的融合,从而构成了梁平竹琴唱腔的独特风韵。而梁山灯戏的“梁山调”,则影响了长江流域十一个省数百个县的上百个剧种。
梁平文化底蕴深厚,为道情衍生为竹琴奠定了坚实基础,尤其是民国3年的全川竹琴大会,不但扩大了竹琴影响,更为梁平地方曲艺增添了一个新的门类。
竹琴是文学、音乐和表演三者相结合的说唱艺术,独具特色的巴渝技艺,不仅有特殊艺术价值,也有历史文化价值。梁平竹琴板式严格规范,唱腔优美和谐,雅俗共赏。2008年6月,由重庆市三峡曲艺团、四川省成都艺术剧院联合申报的四川竹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2019年6月,梁平与奉节、巫山同时申报的四川(川东)竹琴,被列入重庆市第六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众人齐敲“呎嗙嗙”,声声吟唱飘古韵。四川竹琴发祥地之一的梁平,正进一步挖掘相关资源,推动这一非遗项目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竹琴这一独特的巴渝技艺发扬光大。
(作者系梁山灯戏代表性传承人 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