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同济女博士去世 拖垮她的十二指肠肿瘤是什么

版次:012    2025年01月07日

近日,年仅30岁的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2021级博士生杜梅因病不幸离世,这个噩耗让不少网友感到唏嘘。据了解,杜梅患的是十二指肠肿瘤,虽然治疗期间经历了9次化疗,但依然没能挽救她的生命。十二指肠是什么部位?为何此处患癌那么难发现、难治疗?南京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王黎主任为大家解答。

女博士患十二指肠肿瘤离世

“我不想我的人生如此沉寂,即使去世了,也想像花儿开得一样的绚烂璀璨,所以,我是杜梅,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杜梅。”1月4日,同济大学创新创业IP课题组发布的讣告令无数人泪目:该校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杜梅1月3日因病不幸离世,年仅30岁。

据了解,杜梅因患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在江苏省肿瘤医院的病床上与疾病抗争。短短几个月后,2025年1月3日21时58分,年轻的杜梅还是走了。杜梅是2024年在鲁汶大学访学期间诊断出癌症,被迫中断学业,回国治疗,治疗期间经历了9次化疗,得到了很多亲朋好友、爱心人士的关心帮助。

“太心疼了,天妒英才。”“查因防范,吸取教训,身体健康是一切根本和保障。”在评论区,不少网友表达了深深的惋惜。

十二指肠肿瘤是什么

不少网友疑惑:十二指肠是什么部位?为何此处患癌那么难发现、难治疗?王黎介绍,十二指肠肿瘤是消化系统不常见却又十分凶险的恶性肿瘤,主要起源于十二指肠黏膜上皮,指除胰头及胆总管下端外的十二指肠各节段发生的恶性肿瘤。多数为腺癌,少数为类癌、恶性淋巴瘤、平滑肌肉瘤和脂肪肉瘤。按发病部位分为壶腹上段、壶腹段、壶腹下段,以壶腹段多见。“比如在十二指肠降部有一个器官叫壶腹部,它连接胆管和胰管,这个部位就可能会长肿瘤,也是十二指肠肿瘤里相对比较高发的。”

值得警惕的是,由于位置特殊,十二指肠肿瘤早期很难被发现。“早期多数在胃肠镜检查中意外发现,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且早期都不会感到明显的疼痛,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腹胀、消化不良、腹部隐隐不适等症状,中晚期会出现体重下降、贫血、腹痛、黄疸、恶心呕吐、黑便等症状,十二指肠壶腹部肿瘤,有些患者会因为无缘无故黄疸、小便发红来就诊。”王黎解释,肝脏分泌的胆汁应该通过胆总管的下端,继而来到壶腹部的开口即十二指肠乳头处,继续流到肠腔。胰腺分泌的胰液等消化液都会通过十二指肠乳头流到十二指肠。“所以如果是在壶腹部长了肿瘤,胆汁流出不通畅,就可能会出现黄疸等症状。”据悉,由于十二指肠肿瘤的症状不典型,目前只能靠胃镜及十二指肠镜、CT检查、磁共振检查确诊,病理活组织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此处肿瘤大都尤为隐蔽,早期病变在有时候常规的体检或B超诊断非常困难,这也是肿瘤的狡猾之处。

王黎坦言,这个部位的肿瘤不仅是发现难,治疗也相当有难度。“因为位置临近胰腺和胆囊、肝脏等几大脏器,十二指肠肠壁薄,手术往往几大脏器都要涉及,所以也是最难的手术之一。”

诱发原因有三大类

年纪轻轻的女博士为什么会得这个病,诱发十二指肠肿瘤的原因有哪些呢?王黎表示有三大类:

■有家族性息肉病

家族性息肉病是导致十二指肠肿瘤的主要原因。家族性息肉病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主,患者在发病过程中会出现整个结肠内布满大小不同的腺瘤。

■有十二指肠溃疡类疾病

十二指肠溃疡在生活中发病率较高,该病与情绪波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吸毒有直接关系,多数患者在发病时常有腹部疼痛,如果不加治疗,不但会导致症状加重,还会引起恶变,例如十二指肠肿瘤。

■不良的饮食习惯

十二指肠肿瘤的发生与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如果患者在生活中经常食用变质或腌渍的食物,将导致体内致癌物大量积聚,最终导致十二指肠肿瘤的发生。

我们该如何预防

预防十二指肠肿瘤,王黎建议从以下5方面做起:

1.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粗粮以及豆制品。少吃或不吃腌菜和烟熏菜,避免辛辣刺激的饮食,减少胃肠道刺激,可预防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

2.积极补钙。根据调查发现,每天补充钙片可以降低肠息肉的复发率。钙质丰富的食物有牛奶、乳制品和花椰菜。维生素D有助于钙吸收,可以降低直肠肿瘤的发生率。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保持大便通畅,减少增加腹压的姿势。

4.坚持体育锻炼。根据自身的喜好以及身体状况,制定运动方案,坚持运动可以提高身体免疫能力。

5.培养良好的心态,按时体检。正确应对各种压力,但也不要过度劳累。压力是引发肿瘤的重要因素,长期压力过大会使免疫力降低、内分泌紊乱以及代谢异常,体内酸性物质沉积过多时更容易出现肿瘤。40岁及以上人群至少进行一次胃、肠镜体检;如有家族遗传史,越早检查越好。

据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