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0 2025年01月08日
□川泉
题记
柱山乡,万州西南屏障,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因巴蜀古道(万忠、万梁段)上雄踞奇峰的柱头山和柱山寨而得名。柱山乡历史悠久,自汉唐以来已有1800年的历史,辖区共有九岭十八寨,四十八道关口,是千百年来万州往来于梁平、忠县、开州、开江、云阳等地的必经关隘,享誉巴渝川陕。在“第一届全国古村古镇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宣传推介活动”中获评“全国古村古镇保护利用十佳案例”荣誉,辖区戈厂村获评“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称号。
扁担场,古驿道,寨堡群,宗祠里……柱山特有的历史风物。一座古老青山,蕴藏千年文脉。巴蜀古道上的马蹄印,扁担场的过往,时来园的石刻,宗祠里的文化,寨堡群的碉楼,历史深远、文脉悠长。
迈入柱山乡的大门,迎接我们的是一尊尊毕恭毕敬的石刻立柱,它挥着文化的双手在风雨中向我们召唤,我们不得不驻足,与它们一一文字交流,每一幅文字内容都那么入眼,每一尊石刻都那么别具匠心。出自宋朝诗人王宗贤的诗《天柱山》:“擎天一柱出群峰,时见真仙隐化中。”让我们不得不展开对柱山的联想,不得不去探寻那历史的脚印。
扁担场:
巴蜀古道上的幺店子
古时候,从巴蜀到八百里秦川,行货靠肩挑背磨,靠马匹驮运,延绵两千里。贩运布匹、桐油、盐巴的挑夫和马帮,沿着蜀道运往八百里秦川,货物售卖完后,又从秦川购买当地特产到蜀地,两地商货来往。马蹄声、马帮铃铛在蜀道“声声不息”,结伴而行的挑夫、马帮,每天行货几十里,人和马匹中途须夜宿,扁担场是巴蜀古道(万忠、万梁段)上的必经之地,也是他们歇脚的幺店子。持续达数百年之久的“湖广填四川”大移民出入成都走万梁古道多经柱山,扁担场也是他们临时居住和歇脚的地方。
“扁担场”,老百姓叫响的名字,它刻在柱山老街入口的石碑上,闻名十里八乡。扁担场依山脊呈“翘扁担形”展开,街长400余米,青石板步道,古建筑风貌,时光流逝而刻在上面深深的痕迹向古道延伸,那青色的墙,青色的檐,青色的梦……悠悠岁月,悠悠的青石板路,承载了多少人的悲欢离合和思乡之情。
时光倒流,曾经的扁担场人声鼎沸,炊烟缭绕,隔三差五赶集。店家的吆喝声、马帮的铃铛声、挑夫肩上担子发出的“嘎吱”声交织弥漫,热闹非凡。在那个没有现代交通和高楼的时代,扁担场就是一座“城”,高悬于柱山山顶。随着岁月的逝去,扁担场没有了昔日的喧嚣,只有袅袅炊烟和稀落的住户。
如今,扁担场已成为历史的过往,被列入万州区线性文物保护单位,与柱山现建的新街和民居建筑融为一体,错落交织。沪蓉高速公路从柱山脚下穿过,路人抬头仰望,“扁担场”犹如“天空之城”横空云端。穿过隧道,就是平湖之城——万州。柱山脚下形似两扇门的隧道,就是进入万州城一道敞开的城门。
文氏宗祠:
“湖广填四川”大移民的缩影
明清时期,四川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每一次大规模战争之后,为加快四川恢复,都采取了政府主导的“湖广填四川”大移民。
在那个时期,文氏家族从一条支流涌进了元末明初“江西填湖广”和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的浪潮。《文氏族谱》记载:文氏一族由江西迁广西全州,再迁湖南永州,复迁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再迁梁山(今重庆梁平县),于清乾隆四年,后人第三次才落户万县(今重庆万州)柱山,自此不再思迁。
文氏家族漂泊于故土之外几个世纪,“落叶归根”无望,就只好在落脚的柱山建一个祠堂。于是,当地文氏族人铢积寸累并筹款,1882年开建,用了34年时间才将祠堂建成。
文氏宗祠坐落在柱山乡戈厂村一巨石之上,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大,建筑风格体现了本土巴蜀和鄂湘粤徽风格的融合。填《捣练子·文氏心安处》:源溯赣,座安渝,辗转几朝方定居。心念祖宗荫后辈,地起高楼叩中枢。
文氏家族历史是一部鲜活的移民史,也是一部“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迁移史的缩影。文氏家族流散后,文氏宗祠原貌保存了下来。
随着岁月的流逝,文氏宗祠有些地方被岁月蚕食,当地政府投资对其进行了修缮保护。修缮后的文氏宗祠,彰显出独具特色的历史人文魅力。宗祠内,文翁巨幅画像和他化蜀的传奇故事图文并茂、辉煌展现;《文氏族谱》所载的《家训八条》体现了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核心的中华传统德育文化精髓,寄存了“乡愁”,留住了“文脉”,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寨堡碉楼:
岁月承载的建筑风物
拾级而上,山卷九岭十八寨,岭相连,寨相望,万夫莫开。柱山,寨堡碉楼群居,立于山顶险地。明清时期,川东盗寇四起,匪患不断,城中大户望族为求自保,从万县(今万州)老城逐层退守,筑寨防范;当地大户人家、有钱人家也闻风而动,共修筑大小寨堡48座。柱山相对的高度和纵深战略防御的地理优势,成就了柱山寨堡的兴盛。石寨、崖寨、洞寨、兵寨、民寨、男寨、女寨、擎天寨、青云寨等门类齐全。寨堡依山而建,或当天险、或就地利,牢固而适用,土匪、敌人攻打寨堡碉楼,夺人抢物不可能,反而会被歼灭。
海拔985米的柱山寨,也称擎天寨,是800里葵花寨上的中心寨,外围36道大卡、72道小卡,属“葵花桌山”的制高点,有“一柱擎天”之意。建于明末清初,民国《万县志》载:“擎天寨,在柱头山顶,四面绝壁,能容百户”。在那个战火纷飞、匪患极度猖獗的年代,柱山寨碉楼发挥着重要的军事作用,以其开阔的视野,穿过叠嶂重山的缝隙,以烟火或挥旗的方式传递情报,一方有事,八方驰援。与之遥遥相望的青云寨是当地文氏大户修建的防御性建筑,有匪患时,几十口人躲藏于寨堡中。
随着社会的变革,土匪被消灭,躲进寨堡的城市人回到了城市过着他原有的生活,当地的大户人家回到了宅院。人去楼空,寨堡功能尽失,昔日的寨堡留下建筑的身躯傲立于山顶成为风中之物。柱山寨堡群落,是三峡地区数量多、功能全且保存最完整的寨堡群,堪称“寨堡博物馆”。
柱山乡是宗祠的故里和寨堡的博物馆,他们坚持“保护为先,利用为本”的原则。他们在擎天寨箭楼内布置三峡地区寨堡陈列展并对外开放;在青云寨内按照“乡村民俗博物馆”风格陈列布展,35幅汉砖拓片和旧时传统农耕用具、生活起居用品、学习用具等图文并茂展出;在王氏宗祠内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乡愁记忆,分设乡村讲堂、乡愁记忆、乡情陈列、乡村书吧和乡味茶坊等五个展厅,再现柱山文化风采。
岁月长河,生生不息。驿道文化、寨堡文化、宗祠文化和移民文化、家谱文化等多形态文化在柱山包容共存、特色发展,散发着弥新的历史文化芳香。
登临柱山,阅尽岁月风物,饱览历史文化,聆听传奇故事。
(作者系重庆市万州新体诗歌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