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02 2025年01月15日
在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长安汽车人力资源部总经理赖薪郦提出《关于提升知识产权创造效率的建议》。她在建议中提出,要增加相应审查资源以保障审查效率与企业创新速度的匹配性;加快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职能,打通快速预审渠道,加强创新主体与知识产权主管部门的协同、联动,提高审查效率。
2023年3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了《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年度工作指引(2023)》的通知,提出到2023年底,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将压减到16个月。提高审查效率已经成为保护知识产权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当前,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仍存在“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例如,在渝汽车企业,长安汽车、深蓝汽车、赛力斯、阿维塔等作为重庆智能网联汽车的代表,近几年在不断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随之其发明专利申请量也在大幅增长。赖薪郦作为长安汽车的一员,深入调查了解了长安汽车每年申请专利的总量,以2023年为例,申请总量就高达4800件,但其间审结的发明仅有约1600件,审结率为33%,这一组数据引起了赖薪郦的关注。“据我了解,目前处于实质审查阶段的发明数量还在逐年增长,当前的专利审查效率已经难以匹配企业的创新速度及发明专利申请效率,长期下去,大量积压案件势必对企业创新与发展造成影响。”赖薪郦表示,增加对重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专利审查资源投入和打通高效率通道势在必行。
赖薪郦的建议得到市知识产权局高度重视,相较2024年以前,我市在专利优先审查方面已经突破了过去的比例限制,在专利预审方面,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已于2024年12月在重庆落地,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验收,正式对重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相关专利开展专利预审,结束重庆创新主体无法在本地享受专利预审服务的历史。目前,我市已实现发明专利审查周期由平均22个月缩短至3~6个月(平均4个月),进一步提升了预审和快速审理的效率。
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