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1 2025年01月15日
□周廷发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这是古人对春节的写照。年的感觉,就像妈妈的爱,默默地温暖着我。
小时候对过年,总是怀有期待,因为能吃好的,穿好的,还能走亲戚,收压岁钱。每到腊月,大人都要买布料回来,请裁缝给全家每人做一件新衣服。裁缝把我们拉到身旁,用一条软软的皮尺,在我们身上量来量去,然后又在蓝的、青的、灰的布上比比画画。为了得到自己喜欢的衣服,我们会围着裁缝说:“我要那种布做衣服,还要做四个兜的。”裁缝就不耐烦了:“去去去,再来围起,就不给你们做了。”我们就像鸟儿一样飞着玩去了。
除了做新衣服,重要的就是杀年猪。记得有一年,我家喂养了条大肥猪,腊月二十请队上的杀猪匠来杀。这是我们最高兴的事,因为能吃到肉,所以心中都盼着早点杀。杀猪匠早早地来了,手拎竹篮,装着弯刀、砍刀、挂钩和刨刮,胸前系帆布围腰。放下竹篮,他在屋前屋后转了转,拿锄头在空地挖好灶,烧好水,就到圈里去抓猪。在杀猪匠的牵赶下,猪晃晃悠悠走了出来,但当猪看到锅里烧着的滚烫开水,拔腿就跑,那速度,一点也不笨拙,于是大家拿着绳子、棒子,满山遍野地四处追赶。一个多小时后,才将累得气喘吁吁的猪抓着。用绳子将猪的四蹄捆绑住,四人抬了回来,然后就将猪按在了两条宽宽的矮凳上。在最后关头,猪呜呜嚎叫,声音传出好几里,仿佛整个山都在抖动。在过年的节日里,肥猪就成了丰盛的桌上佳肴。
除夕夜,家家都要守岁“熬年”。还有更有趣的事,这就是抓年鱼。小时候生产队的水塘每年都要举办抓年鱼活动。每年初一上午,吃过汤圆,大人小孩、男女老少都往水塘走去。水塘有五亩地大,水放走大半,深处也不到一米。队长一声令下,黑压压的人群便如潮水般向水塘涌去。顿时,塘内人头攒动,吼声、叫声、尖叫声不绝于耳,塘中的鲢鱼、鲤鱼、草鱼、鲫鱼,在一片浑水中,时而飞起,时而奔跑。抓鱼的男女们时而大笑,时而滑倒,瞬间变成泥人。我也不例外,穿梭在人群中,偶尔也能抓住一条不大不小的鲢鱼。抓年鱼,图的是一个吉利,意思是年年有余,至于抓多抓少,谁也不问结果,只是享受欢乐的过程。
如今,过年是一种忙碌后的轻闲,虽少了过去的年事,却多了几分生活的满足和亲情的温馨。年事是年年事事年年忙,忙的是富足,忙的是兴旺;年味是年年有味年年香,香的是日子,香的是情爱。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