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琳:推行号源下沉 减轻市民“排队焦虑”

版次:002    2025年01月18日

今年重庆两会,市政协委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眼科主任谢琳提了3件提案,其中两个与“排队”有关。

谢琳与病人交流时发现,不少市民反映专家的出诊时间和号源有限,经常排很久的队都挂不上号。她进行了大量调研,发现上海目前推行的号源下沉模式值得借鉴。政府推动三甲医院将一定比例号源,早于社会面优先给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市目前拿出50%号源下沉,并对社区上转患者实行就诊、检查、住院“三优先”政策,改变人们不愿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的想法。

“当然,人们不愿到基层医疗机构看病,最重要的原因是担心基层看不好病。”谢琳说,提升基层医疗水平可以由政府组织社区医生到上级医院进修,制定长期培训计划,使社区医生熟悉上级医院学科、专家特色,提升精准转诊能力。另一方面,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引进先进设备,提高基层诊疗水平,让患者愿意在社区首诊。

此外,各大医院应优化就医流程与资源分配,根据科室就诊体量合理设置门诊,避免社区预约困惑。对于社区转诊患者,医院可利用信息赋能,给予优先叫号等便利。政府加强监管,督促医院优化内部流程,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另一类“排队焦虑”来自眼疾患者。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角膜移植手术为众多因角膜病变而失明、或视力严重受损的患者带来了复明的希望。然而,由于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器官捐献工作开展困难重重,导致作为器官捐献之一的供体角膜成为稀缺资源。

谢琳建议,参照国外眼库的建立及运行经验,由政府主导,将重庆市所有角膜库源集中起来,成立公立眼库管理中心,统一进行角膜的取材、保存、处理以及调配管理。同时,利用大数据与信息化技术,搭建全市统一的角膜库源信息平台。各医院实时上传角膜捐献、库存、使用等信息,患者在任何一家医院就诊,医生均可通过该平台精准查询全市角膜储备情况,及时为患者安排移植手术,提高救治效率。眼库管理中心可以综合考虑患者病情紧急程度、等待时间、年龄、身体基础状况等因素,制定公平、透明且科学的角膜分配规则,确保最需要的患者优先获得角膜移植机会。

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