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2024年经济答卷
版次:007 2025年01月21日
1月20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重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193.15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135.82亿元,同比增长2.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690.68亿元,同比增长4.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366.65亿元,同比增长6.8%。
经济数据·亮点
2024年重庆GDP增速同比增长5.7%,全市经济发展呈现哪些特点和亮点?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重庆如何继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1月20日,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就统计数据看,全市经济实现跨越“一个新的里程碑”,呈现“两大动力”“三个带动”“四个显著”特征。
1个里程碑
【全市人均GDP突破10万元“门槛”】
市统计局监评处处长薛健表示,去年是新重庆建设纵深推进的关键一年,全市上下在面临外部复杂严峻环境、内部多重约束条件的制约下,积极有效地应对了各类风险挑战。
202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193.15亿元,人均GDP突破10万元“门槛”,成为全国第9个突破人均GDP10万元的省区市。
2大动力
【新能源汽车及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
薛健表示,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去年我市经济发展“两大动力”蓬勃发展,发挥了关键引领作用。
一是新能源汽车。2024年全市汽车产业“一马当先”引领工业经济发展,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4.9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95.32万辆,比2023年增长90.5%。
二是互联网产业。在“满天星”行动计划推进下,互联网和软件行业持续成为全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024年1―11月,全市规上互联网和软件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1%,比全市高11.5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3.4个百分点。
3个带动
【“三新”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新通道带动产业发展、新动能带动产业优化、新场景带动消费创新。薛健表示,去年“新通道、新动能、新场景”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新通道带动产业发展。2024年我市积极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以铁海联运、国际铁路联运、跨境公路班车3类运输方式累计运输货物箱量25.18万标箱,比上年增长41%,完成货值466.96亿元,同比增长67%;全年中欧班列(成渝)开行5815列,累计开行3.6万列。
新动能带动产业优化。2024年我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3%,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5.0个百分点;去年1~11月,服务业规上数字内容服务、集成电路设计、信息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分别增长5.2倍、1.8倍、60.6%。
新场景带动消费创新。在国内百货零售企业普遍客流下降的大环境下,我市的会员仓储店、“胖东来”超市等消费新场景,带来全新购物体验,成为消费市场新增长点;同时数字化消费成为消费市场稳定增长的动力源,去年全市限额以上批零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5.9%。
4个显著
【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各方面显现出积极转变】
以旧换新效果显著、工业投资支撑显著、旅游复苏势头显著、企业信心提升显著。薛健说,“去年以来,在各类政策持续推动下,我市经济社会各方面显现出积极转变。”
以旧换新效果显著,汽车、家电等消费领域政策效应稳步释放。2024年9~12月,全市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速比1~8月提高9.2个百分点,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增速比1~8月提高8.5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支撑显著。2024年全市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1.2%,拉动全市投资增长3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比重为30.2%,较去年提高3.0个百分点。
旅游复苏势头显著。2024年1~11月,全市规上旅行社及相关服务、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与经纪代理服务、休闲观光活动分别同比增长21.6%、32.4%、70.9%。
企业信心提升显著。在2024年四季度,受益于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显效,全市企业即期景气指数为101.9,较三季度提高1.8个百分点,为近8个季度最高值。
经济数据·解读
经济运行平稳向好
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
2024年,全市经济发展呈现何种态势,有何特点?围绕全市工业、投资、消费等细分领域,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解读。
工业
汽车及材料成“主支撑”
市统计局工业处处长吴丹表示,就重点产业看,汽车和材料成为全市工业经济较快增长的两个主要支撑,增加值增速分别为26.7%、16.2%。其中,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增势尤为迅猛,特别是赛力斯问界M7、M9销售持续火爆。材料产业方面,化工行业增加值增长16.2%,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14.1%。
服务业
新动能发展“质效双升”
市统计局服务业处处长王戈表示,“服务业发展呈现‘多点开花’,尤其是新动能发展实现‘质效双升’,是去年全市服务业发展的突出亮点。”在“满天星”行动计划推进下,互联网和软件行业成为我市去年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亮点。
通道物流带动产业发展,去年我市“铁海联运、国际铁路联运、跨境公路班车”3种主要运输方式运输货物箱量累计25.18万标箱,同比增长41%,实现货值466.96亿元,同比增长67%。
文旅消费活力不断释放,全市文化体育娱乐、休闲观光、文艺表演等文旅消费场景均呈现两位数增长。
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回升
“去年全市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抢抓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进度,带动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回升,呈现‘工业投资支撑足’‘技改投资动能强’‘民间投资活力盛’‘设备更新成效显’等特点。”市统计局投资处处长屈磊旻表示,去年我市工业投资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消费
“以旧换新”促销成效显
市统计局贸易处处长李川表示,去年以来,我市加速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叠加节假日效应带动,带动消费市场规模不断壮大,商品消费稳定增长,服务消费增势良好,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新兴消费快速增长。
去年,我市实现商品零售额1.3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6%。特别是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的第四季度,全市家电类、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4.6%、3.5%。
去年全市实现餐饮收入2519.91亿元,比上年增长9.1%,高于全市商品零售额增速6.5个百分点;住宿业营业额比上年增长6.1%,高于全市商品零售额增速3.5个百分点。
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持续融合,电商直播、即时零售等数字消费场景日渐活跃,去年全市互联网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5.9%;同时智能化、绿色化消费趋势明显,去年全市智能家电、智能手机、可穿戴智能设备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8.8%、20.3%、11.6%。另外,新能源汽车消费表现抢眼,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4.9%。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