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05 2025年01月27日
近日,一演员受假剧组邀约赴境外“拍戏”结果落入电诈园区的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舆论的关注不仅帮该演员获得多方力量的营救,也让更多普通群众再次见识到诈骗剧本的层出不穷!新春佳节临近,大家都在忙着备年货、抢票……与此同时,不少诈骗分子绞尽脑汁“冲业绩”。在诈骗集团的“剧本库”里,不再只有简单的电信诈骗,而是包含了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行业、不同背景人群的专业化套路。这些“剧本”不仅打感情牌,还深谙目标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甚至通过技术手段伪造场景和身份,让人难以防范。面对这些精心设计的“私人定制”骗局,我们该如何提高警惕,防止被骗呢?这份春节反诈攻略请您立即查收!
准备出行的你需要注意
春节是出行的高峰期,诈骗分子从不法渠道获取订票信息、冒充票务公司,以航班取消、酒店房间超额预订等理由,诱导购票人配合办理退费或理赔来实施诈骗。当购票人进入诈骗分子发送的链接并填写信息后,银行账户可能会被非法转账,导致钱款损失。还有一些针对ETC用户的诈骗,骗子会发送短信,称ETC需要升级认证,让你点击链接进行操作,从而骗取钱财。
【法官提醒】
收到机票酒店退改签的信息,一定要通过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核实,不要轻易点击对方提供的链接。对于ETC相关的短信,同样不要轻信,如需办理ETC业务,应前往正规的银行网点或相关机构。
置办年货的你需要注意
诈骗分子建立与正规网店相似的交易网站,以“春节优惠活动”为诱饵或以“所买产品质量不过关、缺货,春节期间停运”等借口引诱用户输入账号、密码等信息购买商品、退款,最后的结果却是“财货两空”。
【法官提醒】
网购时选择正规网店,登录时仔细查看是否为正规网店的网址,同时选择安全度较高的支付平台。谨慎对待商家客服电话。接到任何商家打来的客服电话,应第一时间到电商平台联系官方客服进行核实,凡要求转账的客服均涉嫌诈骗,务必提高警惕。
有新快递的你需要注意
春节期间,各大品牌纷纷推出各类抽奖活动,消费者收到大量促销信息。这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近期,不法分子通过非法获取信息,冒充品牌官方平台向受害人发送免费快递,在快递内附上礼品券,印上二维码,诱导受害人扫码入群,再以刷单返利等方式实施诈骗。
【法官提醒】
来路不明的优惠福利很可能是诈骗“新马甲”。收到不明快递时,大家要登录官方网站查看物流信息核实验证此包裹是否为本人购买。切勿扫描包裹内的二维码,不点击陌生链接,不随意填写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卡、验证码等。
网恋相亲的你需要注意
春节期间,单身人士免不了被家人催婚,很多人会选择通过网络相亲平台寻找另一半。诈骗分子伪装成温柔体贴、事业有成的“优质对象”,与你在网上热聊,建立感情后,便以各种借口向你借钱,或者诱导你参与虚假投资、赌博等活动,等你投入大量钱财后,他们便消失得干干净净。
【法官提醒】
网络交友要保持理性,不要轻易相信对方的甜言蜜语和虚假身份。涉及钱财问题时,一定要谨慎对待,不要被爱情冲昏头脑。如果对方一直回避见面,或者频繁提及钱财,很可能就是诈骗分子。
正在找工作的你需要注意
春节前后,不少人都想在新的一年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开启新征程。诈骗分子瞄准了这个心理,向求职者递出“橄榄枝”,以轻松高薪工作为诱饵,或以商务考察、免费旅游等名义将境内人员诱骗至境外,再采取非法拘禁、绑架等手段强迫其在电诈窝点内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法官提醒】
境外公司,报销机票,专人接送,环境舒适、月入过万……优厚的条件仿佛人生捷径,实际上可能是一条不归路。找工作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惕,一定要通过正规的招聘平台和渠道,仔细核实招聘单位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切勿轻信“境外高薪工作”的虚假信息,面试时如果发现公司存在异常,比如办公地点简陋、人员流动频繁等,要及时止损。
春节是阖家团圆、欢乐喜庆的日子,面对年终高发的各类诈骗,希望大家务必提高警惕:陌生链接勿点、转账要求勿信、个人信息勿泄、恶意软件勿装。牢记防骗要点,捂紧钱包,让诈骗分子无机可乘,欢欢喜喜过大年。如果不幸遭遇诈骗,一定要第一时间报警,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据澎湃新闻
过年红包可别乱抢
这些“春节福利” 都是诈骗陷阱
春节快到了,各种抢红包福利在各个App层出不穷。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也会乘机而动,利用人们放松警惕的心理进行诈骗活动,骗取钱财。
一个叫“五行红包”的App谎称与国家合作发放“红包”补贴,贩卖“金木水火土”五种红包,声称集齐五行红包就能提现巨额现金。而在用户进行所谓的“提现”操作过程中,App会以保障交易安全为由,要求用户提交个人敏感信息和银行卡详情,从而窃取用户隐私。
还有一款叫“云新春”的App,通过多种手段叠加,设计复合型诈骗陷阱。先是以春晚现场可领取“现金红包、扶贫补助”等为诱饵,诱导用户支付费用购买所谓的“春晚门票”。然后引导用户进入假冒的铁路、民航“出行保障”界面,继续诱骗用户购买“人身保险”填写详细个人信息,而这些信息很有可能会被用于后续诈骗。这个政策信息页面还谎称“国家发放特困扶贫金”,要求用户支付“紧急办理费用”。“一旦博取了用户的信任,诈骗分子便会诱导他们下载一些小众的聊天工具,通过精心设计的话术,将自己包装成‘官方正版’,并不断在公告中强调他们将提供包括‘现金’‘分红’‘高额收益率项目’等在内的各种福利,进而诱导用户进行转账操作。”信息通信行业反诈中心技术专家杜伟告诉记者
杜伟提醒广大市民,不要轻信某些手机软件声称的“高额回报”或“福利补贴”,务必通过正规渠道下载App,并仔细核实其真实性和合法性。遇到疑似涉诈App,应立即退出并卸载,并通过反诈公众服务平台举报。“我们诚挚呼吁并鼓励每一位遭遇过诈骗App的群众,登录反诈公众服务平台,在涉诈线索举报一栏中点击‘涉诈App’填写相关信息,详细地描述举报线索,以便于我们准确定位核查。”
目前,反诈公众服务平台可以对涉诈网站、短信、号码、互联网账号等多种涉诈信息进行举报,还具备“涉诈信息查询”功能,当浏览网页时遇到任何疑似诈骗的情况,只需登录平台,点击“涉诈信息查询”,就能快速验证其真伪。
据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