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令声声闹新年

版次:011    2025年01月27日

□吴洛加

“二红喜呀!”“四季财呀!”“老虎!”“棒棒!”“鸡!”……除夕越来越近了,小区内已有吃年饭的了。欢声笑语中不时传出猜拳行令声,或高亢激越,或抑扬顿挫,让人血脉偾张击节欢呼:这年,轰轰烈烈、热热闹闹才够味!

对重庆人而言,酒与拳是打不散的亲兄弟,拳令也是乡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上周六,王哥得了年终奖,被众人簇拥着去酒楼“搓一顿”。热情洋溢地致过开场白,主人手持酒杯仰脖先干为敬,宴席就此开场。在此起彼伏的赞扬、感谢、祝福声中,酒杯“叮叮当当”响成一片。

菜罢五味、酒过三巡后,主人家拉开了好戏大幕。王哥手指叩桌:“吔,兄弟们,这么喝进度怕是有点慢哦。”斜对面立刻有人响应:“啷个嘛,未必要整它几拳么?”但凡酒喝到这个份上,节目就该出场了。

于是推出了“酒司令”,掌管斟酒、派酒等事务。王哥目光巡视全场,伸手在空中画了一道线:“老规矩,打南北。”众人鼓掌,便按座次划分为南北派,女性也加入不同阵营,刚刚还勾肩搭背的闺蜜,转眼便分道扬镳,成了势不两立的对手。

战令既出,先锋拍马登场。彼此笑容可掬,碰拳致意:“哥俩好啊”“好得不得了啊”“一定好到底呀”,两手翻飞交战起来。输家喝酒,赢家继续迎战。犹如接力赛,拳手排序极有讲究,或先声夺人,或后发制人。曾有高手连战皆捷兵不血刃,此谓“杀通刀”,败方追加罚酒。输方嚷着重新分配南北,力量以求均衡,再度开战。

看重庆人划拳行令很有趣,拳令并无固定版本,最常见数字入令:一点点呀,二红喜呀,三星照呀,四季财呀,五魁首呀,六六顺呀,七个巧呀,八仙坐呀,九月九呀,全家好呀。随着场上气氛渐浓,拳令内容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天文、地理、政治、军事、国内、国外,统统可搬来。不少拳令方言俚语满天飞,重庆人心领神会笑痛肚子,外地人则如坠云雾不辨所以。

有人以不会划拳为由想躲酒,被火眼金睛的王哥识破:“莫得事,猜子儿、棒棒鸡,随便你选。”于是摸出一枚硬币,让对方过目验证。手在桌下鼓捣一番,握紧伸出让对方猜有无。猜拳人目不转睛,盯住对手,出拳方或抬头望天,或一言不发,或似笑非笑,表情丰富得可以当演员,双方演戏般斗智斗勇。敲“棒棒鸡”的多为女生,脆生生的“棒棒鸡”,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拳战的高潮永远是“乱劈柴”。双方或坐或站,一个“请”字便交火,先前那些花里胡哨的拳令被浓缩到极致,精简成短语甚至一、二、三的数字,拳随风起,手到令到,气出丹田,声震屋瓦,旁观者手舞足蹈呐喊助威,现场空气热闹得一根火柴便可点燃。

重庆女人的拳战本事深不可测。去年春节曾参加一朋友聚会,也是南北派,同样一剑封喉的“乱劈柴”。这场十指大战成绩相当,最后九局定胜负。赛过八局,4:4战平。末局,南派老大领军出场,砍瓜切菜收拾了北派四员大将。此时南派老大满脸得意,北方主帅一副苦瓜相。

岂料,场上突然跳出一个小姐姐,众人抬眼一看,认出是北派主帅的娇妻。她先前滴酒不沾,大多数时间依偎着夫君笑眯眯作壁上观。此时她兀地拍马杀到阵前,及腰长发往后一甩,啪地一声拍开老公的手:“爬远些,看我的!”眼光挑战似的投向对手,意思是问“可以吗”。已连胜四拳的南派老大宽容地笑笑,尽管放马过来。双方以掌相击:“乱就乱哪!”便电光石火般乒乒乓乓交上了手。所有人只看到了开局,却没有猜到结果。不出三拳,那主帅竟败下阵去。小姐姐越战越勇,竟连擒对手五将,来了个咸鱼翻身。有人惊风扯火大声发问:“这女娃儿拳法太霸道了,是干啥子的哟?”连问三遍,竟无人应答。

蛇年大吉,全民狂欢,在猜拳行令中红红火火闹新年,岂不快哉?

(作者系重庆市散文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