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1 2025年02月11日
□周鹊虹
今年过年,由于春运期间运输紧张,我再次体验了一次传统的绿皮火车之旅。这是一次临时加开的春运列车,让我有机会重温那些年乘坐绿皮火车的记忆。
随着现代交通的飞速发展,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便捷,使得人们的出行方式变得多样化,选择也更加丰富。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绿皮火车似乎已经成为了过去式。即便是乘坐一些旧式的火车,也因为其沿途的美丽风景和相对宽松的环境,使得拥挤和紧张的体验变得不那么常见。然而,今年春运期间,由于返乡车票的紧张,我费尽心思才抢到了几张绿皮火车的加班车票。
在绿皮火车上,我对面坐着一对年轻的夫妇,他们带着一个四五个月大的小女孩。年轻妈妈一路上都在哄着孩子,而爸爸则在车厢间忙碌,一会儿去倒热水,一会儿又去丢尿片。车厢里的乘客们,尤其是那些热心的大叔大妈们,都关切地询问起孩子的情况,是否需要奶粉,是用尿片还是尿不湿。他们不时地过来帮忙哄孩子,甚至有人热心地帮忙整理孩子的衣物。孩子一会儿要吃奶粉,一会儿又和乘客逗笑。对孩子来说,过于漫长的旅程还是让她感到不适和躁动不安。周围的乘客们纷纷过来帮忙抱孩子、哄孩子,好不容易把孩子哄睡着了。然而,当火车进站后突然刹停,还是让孩子惊醒了,孩子便大哭起来。幸运的是,他们也到站了。在这一两个小时的短暂行程中,周围的人们仿佛都是他们多年的老朋友,亲切地和孩子告别。这短暂的旅程中,展现了人们对孩子特别的关心和热情。
在经过一个大站时,上车的人特别多,车厢里一下子变得无比拥挤。过道上、洗漱台、门口的连接处都挤满了人。在我们座位旁边,是出来旅游的一家人,一对夫妇带着两个孩子和孩子的奶奶,他们只买到了站票。奶奶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两叠厚厚的纸板,放在地上坐了下去,还让孩子也坐在上面。我们这些坐着的乘客便尽量挤出一点空间,让老人和孩子坐下。我也找了个理由让座,表示自己确实坐累了,想站一会儿,把座位让给那位年轻的父亲,他们一家五口也轮换着坐。在漫长的旅途中,可能就是在这一瞬间,大家相互体谅、相互照顾,行程中伴随着不经意的温暖。
路途之上,大家开始有意无意地聊起自己的旅行计划。孩子的父亲听到我们聊起外地读书的经历,便和我一起回忆起当年坐火车的情形。那时候的绿皮火车窗户是没有关闭的,到站时会有当地村民用竹棍子插着方便面或者是一袋袋的水果、鸡蛋,在窗口叫卖。拿到东西时,就把钱丢下去……
我记得当年读大学时,每次从家里出发到重庆读书,总是要乘坐二三十个小时的火车,而且还是上学的高峰时间,车上人员拥挤,基本上买不到坐票。因此,读书期间坐火车上学,成为一件既兴奋又难受的经历。在路途上,我们会相邀一同到外地读书的同学结伴而行,在路途上有时候打打扑克,有时候聊聊天。仿佛可以把一个学期和一个假期所有的故事都聊完。
现在,随着各方面交通条件的迅速发展,铁路安全有了更好的保障。现代化的发展使得交通越来越便利,原本需要几十个小时的火车路途,现在也被几个小时的飞机、高铁所替代。原本面对面的座位也改成现在单一朝前的方式,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陌生。一上火车,大家都是打开平板电脑或手机,戴着耳机,偶尔的一句询问,也充满了警惕和紧张。而传统的火车上,会发生很多故事,会结识很多人,会看到很多的人情世故。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些也渐渐地被淡化和疏远。
在我们越来越追求快节奏生活的同时,其实也别忘了与周围人的对话,保持我们内心的温暖和关怀。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