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里“中国式浪漫”又上新

登月服望宇 载人登月车探索

版次:007    2025年02月13日

登月服“望宇”

载人月球车“探索”

“夸父一号”示意图

嫦娥四号着陆器地形地貌相机对玉兔二号巡视器成像

“祝融号”火星车与着陆平台合影

太空里的“中国式浪漫”再上新!近日,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载人登月服和载人月球车名称定了——登月服为“望宇”,载人月球车为“探索”。

记者12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了解到,经公开征集评选,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登月服和载人月球车名称已经确定。目前,望宇登月服和探索载人月球车已全面进入初样研制阶段,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继2023年首次公开征集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新飞行器名称后,2024年9月至10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先后启动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登月服和载人月球车名称征集活动,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共收到来自航天、科技、文化传播等领域的组织机构与社会各界人士的9000余份投稿。经专家遴选评审,将登月服命名为“望宇”,将载人月球车命名为“探索”。

登月服和载人月球车的名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和文化特色。

“望宇”寓意遥望宇宙、探索未知,与执行空间站飞行任务的“飞天”舱外服相呼应,寓意在实现飞天梦想、建成“太空家园”之后,中国载人航天踏上了登陆月球、遥望深空的新征程,也传递出中国发展航天事业始终坚持和平利用太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贡献的坚定立场。

“探索”寓意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实践,鲜明体现月球车将助力中国人探索月球奥秘的核心使命与应用价值,与“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航天梦高度契合,彰显中国载人航天勇攀高峰、不懈求索的创新精神。

新闻纵深

中国人把航天梦

藏在一个个名字里

神州大地的一艘船 “神舟”飞天

1994年,“神舟”从众多方案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自主制造的载人飞船的名字。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首次提到“中国名曰赤县神州”。神州,即中国。我国自行研制的航天飞船——“神舟”,既有“舟”同“船”的文化释义,也有着“神州”腾飞的美好希冀。

神舟是神州大地的一艘船,象征着飞船研制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是四面八方、各行各业大协作的产物。它也是一艘神奇的、探索未来的船,有神气、神采飞扬之意,预示着整个中华民族都将为飞船的诞生而无比骄傲与自豪。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发射升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返回地面。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八号、神舟十九号乘组会师天宫,这是中国空间站第5次“太空会师”。

·2025年1月21日,神舟十九号乘组航天员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

去天宫大house出差

“天宫”之家

2013年10月3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对外正式发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识及中国载人空间站、货运飞船名称。载人空间站命名为“天宫”,核心舱命名为“天和”,实验舱Ⅰ命名为“问天”。

“天宫”又名“紫微宫”,是中国神话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宫殿。

古之天帝居所,今之载人空间站。中国载人空间站整体被命名为“天宫”,一方面寓意对未知太空的探索,另一方面也有让航天员在太空中生活得舒服之意。

“天和”一词,最早出自《庄子·知北游》中,“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天和指人的元气,也指天地祥和之气、自然和顺之理、天地之和气。“天”与“和”相结合,其实就是古人所讲的“天人合一”,包涵天地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之义,充分彰显了中国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的先进理念。

“天和”,既可喻指中国空间站与宇宙协和相处,又可较好地体现核心舱聚拢、团结其它各舱段的含义。

“问天”可以追根溯源到汉代,汉代的《楚辞章句》中曾提“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古人问天,充满了对历史兴亡和人生际遇的慨叹,而今人问天则彰显了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的攀登精神。

这些名字里都藏着

“中国式浪漫”

“嫦娥”奔月

2004年1月23日,国务院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2月25日,绕月探测工程被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来源于著名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它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月亮的向往。

“玉兔”落月

在我国首辆月球车全球征名活动中,近65万网民投票“玉兔”号。“玉兔”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居住在月宫里负责捣药的仙兔。“玉兔”善良、纯洁、敏捷的形象与月球车的构造、使命既形似又神似。

“地月”鹊桥相会

2018年4月24日,为嫦娥四号探测器提供地月通信支持的中继星被正式命名为“鹊桥”。“鹊桥”蕴含着“鹊桥相会”的浪漫寓意。

“祝融”探火

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驶达火星表面,开始在轨测试和巡视探测。“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火神,寓意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

“羲和”探日

2021年10月14日,我国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我国太空探测迎来“探日”时代。

“羲和号”是中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取义“效法羲和驭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象征中国对太阳探索的缘起与拓展。

“夸父”逐日

2022年10月9日,我国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发射成功。12月13日,“夸父一号”三台有效载荷在轨运行两个月,获取的若干对太阳的科学观测图像对外公布。

“夸父”是广为人知的中国神话人物。“夸父一号”将与未来中国太阳探测卫星一道,开启中国综合性太阳观测新时代。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