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亿神话 哪吒封神

版次:004    2025年02月14日

观众在成都一家影院观影

《哪吒之魔童闹海》举行悉尼首映礼

据网络平台数据(灯塔专业版),截至2月13日19时11分,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的票房(含预售及海外票房)已突破100亿元,创造了全球单一电影市场最高票房纪录!它也成为中国影史首部票房破100亿元的电影,跻身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前三,全球影史票房榜第17。

目前,《哪吒2》是全球影史TOP50中唯一的中国电影,也是全球动画电影TOP10中唯一的非好莱坞动画电影!

另据网络平台数据(灯塔专业版),截至2月13日14时43分,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观影人次破2亿,成为中国影史首部观影人次破2亿电影!

据悉,影片自2月13日起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巴布亚新几内亚上映,2月14日起登陆美国、加拿大各大院线,影片将在北美700家影院上映,打破中国国产影片在北美的开画纪录。

百亿传奇已成,下一步,吒儿还会创造怎样的奇迹?我们一起期待!

全球影史票房榜前二十

(截至2025年2月13日24时)

排名中文名上映年份人民币(亿)

1阿凡达2009212.01

2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2019203

3阿凡达:水之道2022168.25

4泰坦尼克号1997164.23

5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2015150.2

6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2018148.83

7蜘蛛侠:英雄无归2021141.6

8头脑特工队22024123.19

9侏罗纪世界2015121.21

10狮子王2019120.52

11复仇者联盟2012110.26

12速度与激情72015109.88

13壮志凌云2:独行侠2022108.46

14冰雪奇缘22019105.41

15芭比2023104.93

16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2015101.88

17哪吒之魔童闹海2025101.28

18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202398.68

19黑豹201897.89

20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201197.35

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前十五

(截至2025年2月13日24时)

排名中文名上映年份人民币(亿)

1头脑特工队22024年123.19

2冰雪奇缘22019年105.41

3哪吒之魔童闹海2025年101.28

4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2023年98.68

5冰雪奇缘2014年94.73

6超人总动员22018年90.15

7小黄人大眼萌2015年84.07

8玩具总动员42019年77.86

9玩具总动员32010年77.39

10海洋奇缘22024年75.24

11神偷奶爸32017年75.03

12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2016年74.63

13疯狂动物城2016年74.36

14狮子王1995年71.00

15神偷奶爸22014年70.39

(数据来源:猫眼专业版)

《哪吒2》 “登顶”之路

1月29日4.88亿

1月30日9.68亿

1月31日15.87亿

2月1日23.19亿

2月2日31.32亿

2月3日39.76亿

2月4日48.43亿

2月5日54.93亿

2月6日60.79亿

2月7日66.21亿

2月8日 72.41亿

2月9日80.02亿

2月10日84.84亿

2月11日89.66亿

2月12日94.97亿

2月13日101.28亿

《哪吒2》一步步破纪录

○2月3日(上映6天)

登顶2025年全球票房榜票房第一

○2月4日(上映7天)

成为内地影史总票房破40亿速度榜第1名

○2月5日(上映8天)

成为内地影史总票房破50亿速度榜第1名,超越《哪吒之魔童降世》成为内地影史动画片票房榜第1名

○2月6日13时

超越《长津湖》57.75亿元票房成绩,位列中国电影票房总榜榜首

○2月7日21时

突破67.922亿,超过《星球大战:原力觉醒》,成为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TOP1

○2月9日

超《战狼2》1.59亿人次成绩,登顶中国影史观影人次榜

○2月10日

进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30名,是前30名影片中唯一非好莱坞影片

○2月12日17时

冲入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TOP4

○2月13日19时11分

总票房突破100亿元,成为中国影史首部票房破100亿电影

人民日报专访《哪吒2》主创,解锁成功密码——

“死磕”到底,是中国动画电影不断崛起的缩影

今年电影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燃动银幕,实现票房收入和观众口碑双丰收。

据国家电影专资办官网数据,截至2月12日22时,《哪吒2》票房已超过94.81亿元。该影片雄踞全球单一市场、中国影史、中国动画电影票房榜首,票房即将突破百亿元。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显示,该影片满意度为87.3分,为近两年春节档观众“最满意影片”。

角色数量是第一部的3倍,特效镜头近2000个、超过第一部镜头总和,主创团队4000余人,片尾出现了近140家中国动画公司……《哪吒2》成功的背后是创作团队“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死磕”到底,也是中国动画电影不断崛起的缩影。

目标

“我们要看看自己的极限在哪儿”

《哪吒2》出品人、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仍然记得,当编剧兼导演饺子第一次把剧本放在面前时,自己的那份惊讶,甚至错愕。

“剧本里面描述的场景,制作规模和难度都是前所未见的。”王长田说,“第一是我们能不能做到、中国的动画工业能不能做到;第二是投入多少资金、花多长时间才能做到。”

《哪吒2》创造了一个比第一部更宏大的世界观。从内容的复杂程度来看,敖丙和哪吒的关系,太乙真人和元始天尊的关系,以及申公豹一家、东海龙王一家的故事……这些都让故事变得更饱满。

《哪吒2》的角色数量是第一部的3倍,影片里所有人物背后都有非常丰富的人物小传和故事。“每一个角色我都很在乎。创作之初就树立了这种观点,要打破成见,每个角色都得非常鲜活,有自己的生命、故事和历程。”饺子说,“我们一开始的目标,就是尽量设定自己完不成的目标。先设定一个高目标,然后再拼命去完成。”

长达5年的创作开始了。“每一部作品都要当成自己的最后一部作品去创作。”饺子的这句话成为主创团队打磨作品的座右铭,所有人都拼尽全力、突破极限。

超期一年半,追加大量人力,王长田坦言,信任来自对导演的了解,“饺子是一个要求非常高的导演,他的压力首先来自他给自己设定的标准和要求。他涉猎很广,了解观众对动画电影的需求,能够把生活中领悟到的或看到的东西融进作品,比如四川人特有的幽默感。”

对此,饺子的回应是:“我们要看看自己的极限在哪儿,这也是动画的想象力之所在,必须给观众看没看过的东西,不然没有新鲜感。”

死磕

“只有尊重观众,观众才会尊重你”

《哪吒2》的制作,集合138家动画公司、4000余名工作人员。参与其中的创作者形容:“中国动画人闻声而动,从各地赶来,就像是参加动画界的奥运会。”

“这么多国内优秀的动画人才选择加入,首先是因为热爱,希望看到好作品的出现,其次是因为‘哪吒’IP已被广泛认可。他们愿意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浇筑在这部作品中,对动画人而言,这是一件挺热血、幸福的事情。”制片人刘文章说。

“导演对创作的态度专注而纯粹,我们的合作伙伴和同事们也都认可。”刘文章回忆,“在这个过程中,他会给自己设定很多目标,然后再逐个攻克,一点点‘死磕’。”

在整个创作过程里,团队首要解决的是创意。刘文章说:“为此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在效果研发上:既要美,又要实现剧作诉求,还得解决制作难度。很多镜头完全找不到参考,只能自己磨,这是创新必经的过程,当然周期也会被拉长。当效果确定了之后,再去生产内容,解决技术问题。”

饺子认为,做好作品必须打磨,时间是省不了的,“原先,我心目当中大概有一个范围,可能3年差不多能做出来,但做到后面就刹不住车了。大家都希望精益求精,把自己手里的工作做到极致。”

饺子说,为了保证人物形象准确、画面细节完整,全片70%以上的戏份他都自己演过一遍。经过导演的演绎,动画师能更精准地捕捉表演的层次感。

片中,无量仙翁喝完甘露后皱了皱眉头,这个动作看似平平无奇,实则增加了紧张氛围,让观众误以为无量仙翁尝出了破绽。这个细节的灵感就来自饺子的表演。饺子介绍,一开始的呈现是直来直去的,没有喜感。无量仙翁被捉弄还不自知,这样的细节既让观众一笑,又能在逻辑上自洽,让人物更出彩。

影片的视觉特效赢得观众点赞。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该片的特效水平不仅代表了中国动画电影特效的最高水平,甚至可以比肩世界一流水准。

谈及该片视效的创作宗旨,执行制片人刘潘说:“既要真实,又要有形式上的美感,同时这些特效设定必须有创意、有创新,最重要的是满足故事要求。”

饺子说:“电影不是拍给导演看的,是拍给观众看的。只有尊重观众,观众才会尊重你。”

提升

“观众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共同成长”

5年前,《哪吒1》用口碑证明了中国动画电影的实力,“哪吒”系列成为中国动画电影的重要IP。

“5年来,观众一直都和我们有互动。这让我们感到,观众一直和我们在一起,我们在共同成长。”刘文章说。

《哪吒2》中出现了3对父子关系:李靖和哪吒、敖光和敖丙,以及申正道和申公豹、申小豹。3对关系看似都是讲父子情,却呈现着3个不同的侧面,在情感表达上得到很大的提升。“影片的情感角度有父子情、母子情、兄弟情、师徒情等,每种情感又是由多组人物关系共同来表达的。”王长田说,这样设定可以辐射更大规模的观众。

为了让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能产生共鸣,影片全面打磨角色关系,从不同层面增进观众的共情。年轻人喜爱影片张扬个性的主题、炫酷的视效,中年人会代入申公豹的情感割舍,老年人则可能从敖光、李靖身上获得共鸣。

源自传统的故事取材,立足当下的内容创新,《哪吒2》亦满足了观众对传统题材现代表达的需求。

目前,《哪吒2》观影人次已破2亿,许多观众“二刷”“三刷”,直呼看不够。也有一些观众被其热度吸引,第一次走进影院。“《哪吒2》把一些原本不进电影院的观众拉进了电影院。比起电影票房,我觉得观影人次重要得多,这才是中国电影将来拥有‘大舞台’的基础。”王长田说。

“我看了好多遍,每一次都能发现一些巧思,被导演惊喜到。”王长田举例说,导演设置了很多铺垫,有的可能就是一个眼神、一个小动作,为剧情发展留下线索,“这也是很多观众会去反复观看的原因,每次都有新发现。”

“我相信这次的成功对电影创作会有很大启发——没有不好的市场,只有不好的产品。”王长田说,《哪吒2》的成功是坚持“长期主义”的胜利。

期许

“永远没真正的新高度,只有更好”

从几年前开始,国产动画电影悄然崛起。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到《大鱼海棠》,从《姜子牙》到《深海》再到《长安三万里》……一批优质动画电影呈现出国产电影整体向前迈进的步伐。

“总体来讲,中国动画电影的制作水准在国际上处在比较领先的地位,当然,还不够稳定。稳定,指的是每一年都会有作品出来,而且不止一个,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准,这个现在还做不到。”王长田说。

面对国产动画电影发展的现状,导演饺子保持着清醒:“我们只能努力做到自己的最好。永远都没有真正的新高度,只有更好。”

“不管从内容题材、表现形式,还是价值观等各方面因素来看,动画电影都具有比真人电影更大的国际传播优势。”王长田对中国动画电影“走出去”充满期待,希望以《哪吒2》为代表的中国动画电影能像《黑神话:悟空》等产品一样,担当起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重任。

饺子也相信:“总有一天,中国动画电影里会诞生出一些新的玩意、新的内涵、新的灵魂,让全世界都能够来欣赏它。”据人民日报

国产动画何以迎来“沸腾时刻”

“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台词,不仅点燃了观众的热情,也映照出中国动画电影打破桎梏的决心。

又何止哪吒。从游戏界一只“猴子”横空出世,到人工智能应用全球瞩目,今天的创新生态频频迎来“沸腾时刻”。唯有与时代价值同构共生,与年轻群体同频共振,科技文化创意产品才能涌动鲜活的生命力。讲好创新的故事,离不开年轻而活跃的创作者、从业者。电影中的哪吒与现实社会里的年轻人,在跨越时空的维度共鸣共情,很多观众看完电影后直奔手办店购买周边,网友在线催申公豹、石矶娘娘等IP周边补货。好作品应该给观众带来精神力量,引发对价值的思考,进而在更深层次激发人们对文化主体性的高度认同和情感共鸣。

电影是具有民族特征的文化产品,也是一种国际通行的视听语言,优质动画电影正在成为中华文化出海的一张“高颜值”名片。哪吒的火爆带来了启示:以传统底蕴凝神,以创新表达塑声,以优质内容共鸣,新大众文艺才能更有精气神地讲好中国故事。期待更多国产动画彰显文化自信和创新表达,继续带给我们惊喜。据人民日报

从《哪吒2》看“中国风”的全球表达

中国动画以科技为笔,饱蘸五千年文明的浓墨,书写出兼具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故事。在技术与艺术的珠联璧合中,在文化自信与科技进步的相互激荡中,世界看到了一幅既原汁原味、又好玩好看的中国文化新图景。

《哪吒2》以及之前爆火的游戏《黑神话:悟空》都是将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以全新的叙事方式、国际化的美术风格呈现给观众。通过对经典形象的现代化塑造,使得中国文化受到全球观众和玩家的追捧。

“哪吒”和“悟空”携手,向世界人民展示了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元素。这类作品所构建的新范式,颠覆了好莱坞的“文化猎奇”逻辑,也鼓励各文化主体重新审视挖掘自身传统,自信地营造百花齐放、文明互鉴的新图景。

当“哪吒”脚踏风火轮冲出国门时,他承载的不仅是角色的命运转折,更是一个古老文明在数字时代的新生。从《黑神话:悟空》到《哪吒2》,从虚幻引擎到动态水墨,中国正以“科技+文化”的双螺旋基因,深度参与全球文化格局的重构。这不仅是产业的崛起,更是文明对话的启航——在这里,混天绫舞动的是东方美学的韵律,而风火轮燃烧的是人类对创新的永恒渴望。

据新华社

(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猫眼专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