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改数转”助力传统压铸企业成国家级“小巨人”

版次:002    2025年02月19日

工人在车间生产汽车用空调压缩机壳体(通讯员 秦廷富 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重庆市深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即将拉开帷幕,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近日走访我市部分企业,聚焦其在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探索与成效,展示“智改数转”为企业带来的新变化。

今年初,《重庆市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24)》发布,位于北碚区的重庆顺多利机车有限责任公司登上社会责任百强榜。作为一家传统的压铸企业,转型之路是如何探索的呢?“对于传统产业而言,‘智改数转’是发展中的必答题。”企业董事长周继群表示,当前,传统产业的企业纷纷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促进高质量发展,政府部门在金融政策、产业链协同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可以助力企业破解“不愿转、不会转、不能转”难题。

走进企业生产一线,原本用于铝锭熔炼的地坩埚烧焦炭方式已不见踪影,改为先进的自动化天然气熔炼炉,并配备集中除尘装置,不仅让铝液温度精准可控,也提高了压铸工件质量,使吨铝能耗降低30%以上。清点打包、装运上车……在该企业的机加车间,一件件新赶制的汽车零部件产品整装待发,它们承载着企业的创新成果,远销百余个海外市场。企业从2019年起走向数字化转型之路。如今,顺多利机车已经建成了“高端铝合金产品制造数字化车间”和“新能源汽车电动空调压缩机零部件数字化车间”,关键设备数控化率达100%,产值提升32%,2022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今年,企业还将继续投资数千万元对设备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通过人工智能软件赋能智慧工厂平台建设,让企业在装备智能化、过程可视化、质量透明化、技术集成化、ID溯源化、制造绿色化、管理数据化七位一体的发展战略上继续深耕,并结出更多创新之果。

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