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0 2025年02月27日
□王永威
青峰染墨,细雨轻滴,古寺门扉缓缓开启,泥土间翻动着冬日的余温,似梦初醒。山间小径蜿蜒如笔,勾勒出云絮轻语、嫩芽萌动的缱绻。苔痕斑驳石阶,行人卸下尘世纷扰的蓑衣,融入半山烟雨之中——那是时光为早春留下的细腻落款。——题记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的诗句,恰似这季节的绝妙注脚。春寒犹存,春雨却携着滋润万物的使命,悄然降临。此时,汉丰湖景区四周的青山,被烟雨轻抚,宛如水墨长卷,缓缓铺展,呈现出早春的独特韵味。
清晨,细雨如丝,如牛毛,似花针,轻柔地洒落大地。青山被薄纱轻罩,轮廓若隐若现,透着无尽的神秘。远眺,连绵的山峦在烟雨中化作一片朦胧的青影,青黛色的山影与灰蒙蒙的雨雾交织,难辨山雾之分。
山上的树木,历经寒冬,此刻正贪婪地吮吸着雨露的滋养。枯枝上,嫩绿的新芽如繁星点点,点缀在苍茫青山之上,生机勃勃。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远望草地,如被一层淡淡的绿纱覆盖,绿意随着烟雨飘荡,若梦若幻。近观,草芽破土而出,嫩绿欲滴,它们是春天的使者,在雨的呼唤下,勇敢地书写新生命的篇章。小草间,点缀着几朵不知名的小花,红、黄、白相间,虽小却充满生机。
沿着蜿蜒的山间小径,踏进南山,湿漉漉的石板路在雨中更显古朴沉静。路旁青苔,经雨水润泽,愈发鲜绿,如翠绿新衣。雨滴落在青苔上,溅起小小水花,发出清脆声响,似大自然奏响的美妙乐章。修长的竹子在细雨中低语,如翩翩君子,高洁优雅,在烟雨中更添几分韵味。
山中的溪流,在雨水的滋养下,水量渐丰,干涸的小溪仿佛一夜之间苏醒,焕发生机。清澈的溪水潺潺流淌,水声悦耳,时而如琴弦轻拨,时而如铃铛摇曳,仿佛演奏着欢快的春之乐章。雨滴轻落溪面,泛起涟漪,如同银色圆盘,在水面上缓缓扩散,交织又消散。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涟漪上,折射出点点银光,宛如碎钻撒落溪间。
溪底的石头,经溪水冲刷,圆润光滑,泛着淡淡水光。它们或大或小,错落有致,如艺术品般分布在溪底。水流绕过石头,形成漩涡,发出轻柔的“哗哗”声。
小鱼在水中欢快游弋,身姿轻盈灵动,穿梭于石头之间,逆流而上,顺流而下,不知疲倦。偶尔跃出水面,溅起晶莹的水花,又迅速消失,仿佛在为春雨欢呼,为春天舞蹈。
溪边的桃树,花苞初现,生机盎然。溪边的青草,在春雨的滋润下,愈发鲜嫩,几簇野花悄然绽放,散发出淡淡清香。远处的山峦在雨雾中若隐若现,柔美异常。溪水、卵石、小鱼、青草、野花,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让人驻足沉醉,感受大自然的馈赠与美好。
山腰的古寺,在烟雨中更显庄严肃穆。朱红色的墙壁在雨中愈发鲜艳,与青山绿树形成鲜明对比。寺内钟声悠扬,穿过山林传向远方。僧人诵经礼佛,低沉的诵经声与钟声、雨声交织,如远古梵音,令人心灵宁静。古寺庭院,松柏依旧翠绿,梅花虽过盛开时,仍傲然枝头,散发着淡淡幽香,为古寺增添一抹别样芬芳。
随着雨持续飘落,山间雾气渐浓,如白色的海洋,淹没了青山。远山时隐时现,如海上仙山,神秘诱人。山林鸟儿穿梭飞翔,身影在雾中若隐若现,歌声清脆悦耳,为烟雨蒙蒙的世界增添生机与活力。
傍晚时分,夕阳余晖透过云层,洒在烟雨笼罩的青山上,给青山披上金色薄纱,增添了几分暖意。树木在夕阳下影子拉长,如巨人屹立大地。雨滴在夕阳照耀下,如晶莹珍珠,闪烁着光芒,缓缓落下。远处的村庄,炊烟袅袅,与山间雾气、烟雨交织,构成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画卷。
青山烟雨浸润的早春,承载着杜甫“润物无声”的温厚,添了韩愈“天街小雨”的朦胧。古寺檐角垂落着千年钟磬,田垄新泥孕育着春阳。雨丝牵着人往山深处去,看冬眠的溪流在石上苏醒,听松针与草芽交换年轮。烟雨漫过肩头,衣褶里落满了湿润的诗行,恍然便懂了——所谓人间惊鸿色,原是春山欲雨时。
(作者系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