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间在贵州、重庆、云南等地拐卖儿童17名
版次:005 2025年03月01日
余华英在庭审现场 资料图片
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025年2月28日,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对余华英执行死刑,检察机关依法派员临场监督。
法院经审理查明,余华英为谋取非法利益,于1993年至2003年期间,分别伙同他人,在贵州省、重庆市、云南省等地流窜作案,拐卖儿童17名。据此,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于2024年10月25日作出一审刑事判决,以拐卖儿童罪判处余华英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余华英不服,提出上诉。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经二审审理,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最高人民法院经复核,依法核准余华英死刑。
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执行死刑前,安排余华英会见了近亲属,充分保障了被执行罪犯的合法权利。
据新华社
新闻链接
杨妞花:希望未来没有人贩子
得知余华英被执行死刑时,杨妞花正和姐姐杨桑英直播。姐妹俩得知消息后,很激动,“抱着哭了一会。”
杨妞花说,余华英被判处死刑后,她知道这一天早晚会到来,也一直在等余华英被执行死刑的那天,“没想到这一天来得挺快的,心里还是颤了一下。”她将放下所有工作,和姐姐回到贵州,将这一消息带给(已过世的)父母。杨妞花说,余华英落网后,她和余华英在法庭上对峙过多次,其实每一次都很煎熬。
杨妞花希望未来没有人贩子,希望还没有团聚的家庭都能团聚,希望所有还在奔波的爸爸妈妈都能早日团聚,希望她的故事能够带给大家力量,“相信国家、相信法律”。
1995年,杨妞花在自家门口玩耍时被拐卖至河北邯郸。被拐27年后,杨妞花寻亲成功,找到了家人。遗憾的是,杨妞花被拐走的同年和第二年,她的父母相继离世,姐姐成为孤儿,早早辍学出去打工。和亲人团聚后,杨妞花向邯郸警方报案。最终,贵阳市公安局南明分局于2022年6月6日对杨妞花被拐卖一案进行立案调查。24天后,余华英在重庆大足落网。
据澎湃新闻
胡兆周:这一天等了快30年
余华英被执行死刑,在胡兆周看来是正义和法治的胜利。“我们等了快30年,终于等到了这一天。”胡兆周说,当年孩子被拐走后,他到全国各地寻找孩子,很快家里的积蓄就花光了,“有了一点钱,就再去找孩子。一直找了27年。”胡兆周表示,经过公安机关的努力,孩子在前几年终于找到了,但多年的分别,导致孩子和父母仍有些生疏。“对我们来说,知道孩子在哪里,知道他们过得好,就很高兴了。”
1996年7月2日,余华英在贵州都匀长途客运站附近将胡兆周和罗兴珍夫妇的一对儿女骗走。此后,罗兴珍一直在客运站附近干着修鞋的营生,旁边放着寻亲广告牌。胡兆周则到各地一边打工,一边寻找子女的下落。直到余华英案告破,胡兆周和罗兴珍才与子女相见。
据北京青年报
新闻纵深
死刑是余华英的终点,但不是打拐的终章
2025年2月28日,余华英被执行死刑。当死刑落地,17个家庭迎来了正义。
10年,这个“恶魔”在贵州省、重庆市、云南省等地流窜作案,拐卖儿童17名——每个数字背后都站着撕心裂肺的双亲,每个被抹去的名字都刻着支离破碎的人生。失去孩子的父母在寻亲路上耗尽一生。更残酷的是,有些被拐儿童已与买家形成畸形的情感纽带,即使回家也永远困在伦理夹缝中。
拐卖,毁掉的不仅是无数家庭,更是整个社会的安全感。那些精心设计的话术、暗巷里的拖拽、交易中的讨价还价,践踏着人性的底线和法律的红线。余华英,不是激情犯罪,而是在10年间清醒地选择连续17次作恶。这种对生命、法律的极端漠视,唯有死刑才是足够沉重的代价。
或许大家需要的不仅是死刑的震慑,更是织密预防犯罪的立体网络。我们对网络拐骗等犯罪新动向有没有应对?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运转效果如何?我们能否在下一个孩子失踪前筑牢防护网?唯有让全民反拐深入人心,让每一个环节都“滴水不漏”,才能真正遏制那双伸向孩子的“魔爪”。
死刑是余华英的终点,但不是打拐的终章——我们不能停下来,直到每个孩子都能牵着父母的手,坦荡地走在阳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