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油茶

版次:011    2025年03月10日

□王信鸽

春光明媚、草木丰茂,一阵微风拂来,风里便会飘来花的味道,茶的香气。

我的家乡南川是中国名茶之乡,这里生态环境优美,气候条件优越,是生产优质茶叶的理想之地,著名的有南川大树茶、南川金佛玉翠茶等。

每到茶叶飘香的时候,农户们都会到自家的茶山上采茶,用新茶制作南川特有的油茶。

别小看这油茶,它制作过程讲究得很,费时费力。刚采的新茶要先烘干水分,倒入菜籽油,待油温升至七成热,伴随着吱吱啦啦”的响声,茶叶由“短直发”变成了“卷卷头”,释放出浓浓的茶香。用漏勺迅速捞起备用,紧接着,一勺腊猪油入锅,融化后放入茶叶。木瓢登场,用劲把卷头茶叶擂碎,加入山泉水,煮沸后熬制成金黄色茶汤,放入盐巴、腊肉、葱花、黄豆、花生米等,一碗提神醒脑的油茶就熬好了。水是富硒山泉水,茶是高山云雾茶,连柴火也是青冈木。这样的油茶,岂能不香?

熬油茶,如同熬人生,背后隐藏的是岁月的沉淀和智慧。油茶汤端上来,葱花浮在金黄色的茶汤上,像颗颗绿宝石,粒粒花生米沉淀在茶汤中,喝起来有种寻宝的感觉。

听老年人说,祖祖辈辈都爱喝油茶,一辈一辈就这样流传下来。小时候,舅舅总会在晚上喝一碗油茶,雷打不动。他嘴边常说:“喝了油茶才能四更起,做猪食、种庄稼,不抢时间怎能行?”那个年代,养家糊口并不容易。

南川油茶与其他地方的油茶既有相似的,也有不同的。相似的是,与重庆黔江打油茶、贵州务川擂钵茶一样,它们都需要把茶叶捣碎。不同的是,清江土家打油茶就不需要捣碎茶叶,还有的甚至名字叫油茶,里面根本不含茶。这不是跟重庆的鱼香肉丝没有鱼一样吗?

油茶不仅是美食,也是一种传统的礼仪。在南川南部,但凡有客人来,主人都会这样招呼:“先坐,我去烧碗油茶。”主人的热情,让原本滚烫的油茶更加烫嘴,“喝的时候小心一点,油茶也是油汤,油汤不出气,可别把嘴烫起果子泡了。”

喝油茶不分时间地点,早茶、午茶、夜茶,干活歇稍、院坝座谈等,不讲究人多人少,一个人独自品尝悟人生,一群人喝出人间烟火味。

那年春天,我们作为志愿者来到南川区南部的大有镇农家院坝,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大家围坐在院坝,与村民们热闹地聊着。灶房里朴实的老大娘忙碌着,熬起了油茶。大伙喝着热气腾腾的“干劲汤”,越聊越起劲,越聊越兴奋。有位年轻的返乡大学生说:“租一间铺子,命名乡野村咖。里面既可喝咖啡,也可喝油茶。”“妙!这个有创意。”村民们拍起了巴巴掌。乡野村咖既赶时髦又接地气,不仅年轻人喜欢,中老年人也喜欢。“可以呀,还可以把油茶做成精致的礼品小包,方便携带、冲调,让身在异乡的朋友们也能随时喝上家乡的油茶。”

此刻,闻着花香、茶香,走进了一家村咖店,点上一杯家乡独有的“土咖啡”南川油茶,聊一片叶子,品一杯茶汤,写一篇小文,描绘着茶叶的未来。

(作者系重庆市南川区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