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04 2025年03月25日
在微信群里分享八卦、闲聊“吃瓜”,本是出于“开玩笑”,但千万别过了界。
找工作先交钱?你可能是遇到了“付费内推”陷阱。
顶流UP主被骗1249万元,为还债卖掉豪车、挪用奶奶养老钱。
A 中学生版
P图丑化、拉群辱骂…… 6名中学生被告上法庭
和同学在微信群里分享八卦、闲聊“吃瓜”,本是出于“开玩笑”,但却可能一不小心就过了界、担了责。日前,江苏连云港一中学6名学生因在微信群辱骂同学成了被告。
中学生小文偶然得知自己被几名同学在微信群中恶意“围剿”。“叮咚!您已被邀请加入‘品茶大会’微信群。”“小文就是个绿茶!”“她睡觉打呼像猪一样!”群主小辛在对话框里打下这句话后,迅速得到其他群友的“声援”,不时还有人发来丑化小文的P图表情包。在“品茶大会”微信群中,小辛开始频繁发表辱骂、嘲讽、诋毁小文的言论。
看着群里恶意满满的聊天记录,愤怒的小文鼓起勇气,将此事反映给了学校。学校迅速展开调查,并对小辛等人作出了严重警告处分。同时,群内的11人也都被要求签署保证书,承诺不再发生类似行为。
经过慎重思考的小文认为,自己的名誉权受到了严重侵害,决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她以小辛及五名舍友侵害了其名誉权为由,将6人诉至法院,要求他们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失及维权费用。
法院经审理认为,6名被告故意通过建立微信群并在群内发布侮辱、诽谤、诋毁原告的评论,各被告在群内互相附和、起哄,上述行为已经严重侵犯了原告的名誉权。
最终,法院判令6名被告以书面形式向原告赔礼道歉(具体内容需经法院审核同意),若各被告逾期不履行,将在报刊、网络等媒体上发布公告或公布判决的主要内容,所产生的费用由被告负担;同时,6名被告还需赔偿原告维权开支费用6000元。因6名被告系未成年人,上述赔偿责任应由其法定代理人承担。
“判得好!”“未成年人不是护身符!”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事件中法院的判决得到网友们的一致赞扬和支持。还有不少网友表示,希望这项判决能够成为典型判例,得到全国推广。也有网友称赞小文的勇敢维权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事实上,随着未成年人触网年龄和门槛的降低,校园欺凌的形式也从传统的校园内的暴力行为延伸到社交软件上的辱骂、造谣等精神伤害行为。与直接暴力行为相比,通过网络进行精神伤害的隐性欺凌更容易让人忽视。
律师说法
“玩笑”还是“侵权”
两者有本质区别
是“小打小闹”还是“校园欺凌”?是“玩笑”还是“侵权”?现实中,似乎不论是加害者还是受害者,对此都并不十分清楚。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尹玉律师指出,通常来说,网络玩笑与侵权的界限,本质在于言论是否以侮辱贬损他人为目的,并且是否产生导致他人社会评价降低的实质损害后果。例如,同学间偶尔调侃,若未造成广泛负面影响,一般不构成侵权;但系统性、持续性的贬损行为,即使发生在“半封闭”群聊,仍可能被认定为违法。
需要注意的是,侵权行为若情节严重,除了依据民法典承担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之外,还有可能承担行政、刑事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公然侮辱或诽谤他人可处拘留、罚款;若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达到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标准,将追究刑事责任。三类责任可并行追究,形成对名誉权的全方位保护。
据法治网
B 大学生版
找工作先交钱? “付费内推”有陷阱
大学生们在求职过程中,一些不法分子往往借机挖“坑”设陷,“付费内推”“有偿就业”等乱象时有发生。教育部门发布提示,提醒同学们提高防范意识,避免落入招聘陷阱。
所谓“付费内推”,是指某些机构向求职者承诺提供高薪行业就业岗位,但须交纳相关服务费用。“付费内推”涉嫌不正当竞争和欺诈,求职大学生难以主张自身权益。在求职中,不要轻信无任何要求且薪资待遇异常高的招聘信息。
“虚假招聘”则是用人单位或非法中介机构进行虚假宣传,向求职学生收取高额中介费,却拖延或直接不履行合同。在求职中,要核实招聘企业或中介机构的工商注册、企业信用等信息,对于将先交费作为条件的招聘等都需要谨慎对待。
此外,学生们在应聘过程中,还要注意可能有不法分子利用AI工具生成虚拟人,冒名顶替用人单位考官等,对此也要提高警惕,及时核对企业资质和发布渠道。
专家提醒
大学生们求职
要走正规渠道
北京科技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晓杰介绍,有的同学在面试,甚至在接到offer(录取通知)过程中,看到的都是虚拟人或者虚拟的场景,这种情况首先要辨别信息的真假。
有些不法分子,会在线上提供交费链接,并声称参加考试要交报名费,有的同学就是因此上当受骗的。所以,一旦涉及交费,不管是在什么渠道,大家一定要警惕,“因为在正规途径,这种针对应届生求职招聘的信息,是不存在收费的问题的。”
与此同时,教育部也提示广大求职学生,通过正规渠道求职。如果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要第一时间保留证据,立即拨打12333或前往人社部门投诉举报。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
顶流UP主自述:我们是如何被骗1249万的
3月22日,曾经的B站美食区头部UP主(上传者)“大祥哥来了”发布视频,分享自己因轻信“商业大佬”而负债数百万的惨痛经历。当天,相关话题登顶热搜榜,引发网友关注。
2019年,大祥哥凭借一条“6000元吃帝王蟹”的视频在B站爆火,从月薪1万元的普通打工人逆袭成为年入百万元的顶流UP主,连续多年成为B站百大顶流UP主。
随后,他频繁出入高端饭局,身边逐渐聚集起“富二代”和“商业精英”。突如其来的财富,让他失去了判断力,逐渐迷失了自我。
2021年,大祥哥通过朋友结识了一位自称拥有多家高档餐厅的“餐饮大佬”。对方称自己名下有几家人均消费2000元的餐厅、上海500平方米豪宅、私人飞机等财产。他以“零风险投资”为诱饵,诱导大祥哥无合同转账240万元入股其虚构的北京分店。
“240万元在北京开一家分店,给我40%的股份,不需要我做任何事,这不白给我送钱嘛。”大祥哥相信了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
此后,骗局开始层层加码:2022年,这位大佬以“大生意”为由,要求大祥哥拉拢6名朋友共同投资600万元。随后,他假借疫情亏损、被人追债等理由,继续骗取大祥哥借款,最终卷走大祥哥及其亲友共计1249万元后失联。
而此时的大祥哥,做自媒体的收入暴跌。为偿还由自己担保、邀请朋友参与投资的700多万元资金,大祥哥被迫卖掉迈巴赫抵债;掏空父母积蓄、挪用奶奶120万元的养老钱,导致今年2月奶奶离世前无法处理遗产分配问题。
目前,大祥哥已报警并正在积极赚钱还债。大祥哥的经历撕开了网红经济“一夜暴富”的滤镜,也警示所有人:在流量与欲望共舞的时代,守住本心比追逐财富更重要。
警方提醒
这么容易赚钱的事
为什么会轮到我?
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一件事情听起来好得不太真实,那它很可能就是个陷阱。网上有种“高尚”陌生人:有钱自己不赚,偏要手把手教你。当你被看似诱人的利益冲昏头脑时,一定要冷静下来,多问问自己:这么容易赚钱的事情,为什么会轮到我?据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