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0 2025年03月31日
□郑中天
家里珍藏了一块瑞士17钻全钢日历梅花手表,这表我戴了近三十年,虽然现在指针不再转动,但仍舍不得丢弃。这块表是我青春时代的见证,看到它便会想起许多美好的过去。
1967年10月,我从西藏回渝探亲,路过成都时特意停留了一天,去看望在学校教书的姐姐。姐姐姐夫招待我下馆子大吃了一顿,还去商店买了糖果让我带回重庆孝敬母亲和外婆。从商店出来,姐夫告诉我,那位卖糖果的女售货员还是单身,如果我觉得合适,等返回成都时再介绍我们相识。姐夫顺便说的这句话,我至今都没忘记。
说来也巧,回重庆不久,就有热心大妈上门给我介绍女朋友。那年我24岁,正值春心萌动的年纪,见有人介绍女朋友,内心充满喜悦。介绍人来我家环视了一圈,见我手上没戴手表,皱了一下眉头,说:“小伙子,你见女朋友,手上没戴表怎么行?等你买了手表,我再给你介绍。”听她这样说,我很自信地拍了一下口袋说:“这好办,我明天就去解放碑买一块。”
当时,我进西藏修公路已有4年多,修公路是力气活,凡工资级别不到二级的,全部提为二级。二级工每月工资57.5元,另加施工津贴12元,共69.5元。除掉伙食费和日常开支,每月能节省出二三十元。
其实在西藏时,曾有藏胞提着小羊皮口袋来工地卖瑞士手表。交易方式很奇特,想买手表需先交100元钱,然后手伸进羊皮口袋凭感觉摸,摸到什么牌子的手表,拿出来就算成交,不能反悔。工地领导得知后,曾在会上反复告诫大家,这些表是从印度偷渡来的走私货,谁购买谁违反纪律,手表要被没收,因此大家都不敢贪便宜购买。
去解放碑买手表那天,我特意叫上妹妹给我当参谋。我怀里揣着四百多元现金,来到解放碑旁的亨得利钟表店时,才发现商店已改成了前进钟表门市部。这是重庆当时最大的钟表专卖店,名表琳琅满目,英纳格、罗马、梅花、瓦司针、天梭……各种品牌应有尽有。我掂量了一下口袋里的钱,决定买一块戴着既体面又承受得起的手表,于是看中了一款标价151元的英纳格。
“这表虽然好看,但没有日历,不如选带日历的梅花手表更妥当。”妹妹表达了不同的看法。梅花表标价215元,比英纳格多64元,日历表虽好,但价格有点高。妹妹见我犹豫不决,说:“你出门见女朋友,戴有日历的手表,女方肯定会注意到,见面时的气氛也会好很多。”听了这话,我不再犹豫,从内衣口袋掏出一叠十元的票子,数了23张。多出来的钱买了根不锈钢表带,最后还剩5元。
戴着这块手表,我前后交过三个女朋友。前两位相处时间都不长,对方觉得我长相、身高和经济条件还可以,但对我能否调回重庆深表怀疑。只有第三位看中的是我这个人,并且说若能成为伴侣,愿申请调去我工作的单位。
这位姑娘就是我后来的妻子,我们相伴五十多年,如今正共度夕阳红。而那块梅花手表,则是我们生命中一段美好的记忆。(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