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08 2025年04月01日
俄罗斯总统普京 新华社发
2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白宫迎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右)。新华社发
美国总统特朗普最近有点烦,原因是在美伊谈判、俄乌停火和美乌矿产协议等事项上诸事不顺。3月30日,特朗普接连吐槽伊朗、俄罗斯和乌克兰。不过,同样是吐槽,特朗普显然对俄乌伊的态度大相径庭。
烦恼1
对普京的“怨”:从“很生气”到“有些失望”
特朗普30日接受全国广播公司电话采访时,还对俄罗斯总统普京最近批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可信度等言论表示“非常生气”和“恼火”。
特朗普说,如果他与俄方无法就在乌克兰停火达成协议,并且他认定是俄方的责任,那美方将对所有自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征收“二级关税”。
他威胁说,如果俄乌停火协议没有达成,这一关税措施将在一个月内生效。“这意味着如果你从俄罗斯购买石油,你就不能在美国做生意了……所有石油将被征收25%到50%的关税。”
特朗普还表示,普京知道他很生气,但他与普京“关系很好”,两人计划下周再次进行沟通。
不过,特朗普稍后的表态语气看似有所缓和。他在专机上告诉随行记者团,他对普京的言论“有些失望”。
“我不认为他会食言,我认识他很久了。”特朗普在表达失望的同时,还不忘跟普京“套近乎”,“我当然不愿意对俄罗斯实施二级关税。但如果真的对他们实施了,那对他们非常不利。”
普京3月27日在俄罗斯西北部港口城市摩尔曼斯克会见“阿尔汉格尔斯克”号核潜艇官兵时表示,可在联合国主持下,与美国、欧洲以及俄罗斯的盟友共同讨论在乌克兰实行临时管理的可能性,以便在乌克兰举行民主选举。
按照普京说法,待乌克兰“建立一个有能力的、受信任的政府”,俄罗斯才会与乌方“开始和平条约谈判,签署全世界都承认的、可靠和稳定的合法文件”。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3月28日说,在乌克兰实行临时管理的议题未在俄美代表先前在沙特阿拉伯的会谈中被提出。
烦恼2
对泽连斯基的“恨”:不签协议会有“大问题”
特朗普在总统专机上对普京的态度由“爱”生“怨”的同时,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则表现出大为不满,对这位曾经的“盟友”颇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我见到他企图在稀土交易上打退堂鼓。如果他真这么做,就会遇到问题,大大的问题。”特朗普在专机上告诉随行记者团,“我们就稀土达成了交易,他现在却说想重新谈判。”
“他想加入北约,但他永远不会变成北约的一员。他明白这一点,所以,如果他想就这一(稀土)交易重新谈判,就会遇上大问题。”
泽连斯基2月28日在白宫与特朗普会面,双方原本打算签署两国矿产协议。但他与特朗普“翻脸”爆发激烈争吵,被“请”出白宫,矿产协议也未签署。
据媒体披露的协议内容,美乌将共同设立一项基金,乌方会将本国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资源未来收益的50%注入该基金。美国将最大程度享有该基金产生的经济利益,并将部分收益用于对乌克兰的再投资。
不过,泽连斯基3月28日说,乌方收到美方提出的矿产协议新版本,与先前的版本“完全不同”。
据多家西方媒体披露,美方的新方案胃口更大,可谓“全部归美国”。美方要求乌方向一个联合基金转入其所有国营和私营企业开发自然资源的全部未来利润,且所有收入立即兑换成外汇并汇到乌克兰境外。美方要求获得乌方所有资源的优先开采权,联合基金所获利润应首先转给美方,以偿还美方自2022年以来向乌方提供的所有资金,此外还要加上年利率4%的利息。“还钱”结束后,乌方才能使用基金的利润用于重建等事务。这一基金将由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运营,基金董事会将由5人组成,其中美方提名3人,乌方提名2人。
而且,新版本不包括任何对乌方的安全保障,且乌方没有作出重大决定的权力。
乌克兰媒体报道,新版本的内容还阻碍乌克兰加入欧盟。泽连斯基3月28日表示,乌方不会签订任何可能妨碍乌克兰加入欧盟的协议。他还说,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给乌克兰提供的援助“不是贷款”。
烦恼3
对伊朗的“痛”:不签协议就会面临轰炸
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不同,特朗普在对待伊朗问题时,态度明显就非常坚决,以至于成为他的心头之“痛”。
“如果他们不签协议,就会面临轰炸。”特朗普对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说,“受到前所未有的轰炸!”
“如果他们不签协议,我就有可能像4年前我做的那样,对他们实施二级制裁!”特朗普威胁。
特朗普在3月7日播出的一段访谈节目中说,他已致信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敦促伊方就放弃开发核武器与美国谈判。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3月30日说,伊方已通过阿曼方面向美方递交回信,拒绝与美进行直接谈判,但“始终开放”间接谈判之门,美方行动将决定谈判前景。
按照佩泽希齐扬的说法,伊朗从未回避谈判,但“违背承诺的行为”给谈判带来阻碍,“美方行动决定着谈判的前路”。
2015年7月,伊朗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伊朗承诺限制其核计划,以换取国际社会解除对伊制裁。2017年特朗普首次就任总统后,美国政府于2018年5月单方面退出协议,随后重启并新增一系列对伊制裁措施。2019年5月以来,伊朗逐步中止履行协议部分条款,但承诺所采取措施“可逆”。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3月19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特朗普在信中下达“两个月最后通牒”,要求伊朗接受新的核协议,否则将面临严重后果。
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3月27日说,伊方不会在美方“极限施压”与军事威胁下与之直接谈判。
延 伸
美国发明 关税“新武器”?
最近,一个听上去既熟悉又陌生的词频繁出现在美国媒体的报道中——“二级关税”。
“‘二级关税’是一种‘经济战争的新概念’。它会如何执行?现在还不清楚。”美国莱斯大学贝克公共政策研究所拉美能源政策专家弗朗西斯科·莫纳尔迪说。
美国如果对所有来自俄罗斯的石油征收“二级关税”,“这意味着,如果你从俄罗斯购买石油,就不能再在美国做生意了。”特朗普表示,如果俄乌停火协议没有达成,该关税措施可能会在一个月内生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崔凡表示,美国政府的关税措施兼具“谈判砝码、产业保护和增加财政收入”三重功能。特朗普曾表示不太愿意实施金融制裁,认为制裁可能会摧毁美元和“美元所代表的一切”。
“二级关税”并非技术术语。彭博社直言,美国似乎正在发明一种将关税与“次级制裁”结合起来的手段。美国《国会山报》指出,其本质是对和“与美国不睦的国家”进行贸易的国家实施的经济制裁。
美媒分析,关税是一种可以相对灵活增减的措施。如果从委内瑞拉购买能源的国家继续“违反美国政策”,美国政府可能会将其关税提高到30%或以上,但如果他们在满足美国要求方面取得进展,美方可能会慢慢降低关税比例。
“历史上,‘次级制裁’一直受到世界各国反对。目前美国更是严重违背遵守世贸组织规则的国际义务,对其他国家的反对充耳不闻。”崔凡说。
崔凡指出,美国长期不当扩大国内法域外效力,搞所谓“长臂管辖”。此番“二级关税”更是把这种行径的任意性和破坏性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加征关税只会让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受更大的损失。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