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来花开

版次:010    2025年04月01日

□王永威

当暮色洇透宣纸般的天空时,我正沿着汉丰湖岸边的蜿蜒小路归家。东边山峦里渗出一汪墨色,在云絮间徐徐晕染,将西天残阳酿成半盏琥珀光。湖面浮动的银箔被晚风揉成细碎的星子,叮叮咚咚撞向青石堤岸,惊醒了沉睡的苔衣——那些青碧的绒毯原是宋画里的苔点,经年累月吸饱了游人的足音与月光的银屑,此刻在暮色中舒展成局部《千里江山图》。

1

盛字山的金边轮廓渐次模糊,化作未干的水墨悬在天际。山腰处几株晚开的玉兰,像是王希孟挥毫时溅落的几点素白,在暮色中愈显清冷。对岸楼群的棱角浸在暮霭里,玻璃幕墙将晚霞切成菱形光斑,坠入湖水便成了跃动的火苗。野鸭掠过时翅尖蘸了朱砂,在渐暗的天幕上拖出数道胭脂痕,恍若《韩熙载夜宴图》中舞姬抛出的水袖残影。我的脚步声叩响木栈道,发出古琴般的沉吟,惊起菖蒲丛中的白鹭,翅影搅碎满湖云锦,水珠串成的璎珞叮当地落回镜面,恰似李商隐诗中的“蓝田日暖玉生烟”。

湖面画舫的灯笼次第亮起,暖橘色的光团坠入深蓝,幻作游弋的锦鲤追逐船尾的涟漪。船头游客提着的小橘灯明明灭灭,白蜡燃烧的幽香混着服务员捧着的春橙花茶,在湖面织就无形的网。大觉寺的钟声恰在此时荡来,青铜震颤的余韵惊得白鹭斜切开水面,翅尖挑破的倒影中,四山的轮廓正与城市完成暮色交割——这仪式持续了二十年:自三峡移民新城第一栋玻璃幕墙吞噬了老茶馆的飞檐,寺里的晨钟暮鼓便成了丈量光阴的绳尺。垂柳新抽的鹅黄浸在湖中梳洗,枝条间悬着的蝉蜕,还封存着去夏的溽热与童谣。

忽然有燕群掠过,剪尾裁开薄暮,带着南方的潮润空气,在天穹书写狂草。领头的燕子喙间衔着桃瓣,许是刚从盛字山上的断墙残垣间拾得——桃坞中一片桃林正在山下故城打桩机的轰鸣中零落成泥。它们盘旋的姿态让我想起老师的狼毫笔,在红星宣纸上勾连提按,只是墨迹未干便被推土机碾作尘埃。

2

山色沉入靛青暮霭时,湖水愈发清透。迎仙山的倒影在波光里浮沉,宛若沉在琉璃樽中的水晶盆景。山腰处几星灯火,是留守老人小屋窗内跳动的烛焰,这灯火亮了三十年,他说在这里守护的是迎仙山的千年灵气。汉丰湖的摆渡船拖着细长灯影犁过湖面,船头明灭的灯火像女娲遗落的补天石。倚栏望去,对岸灯火蜿蜒成液态银河,某栋写字楼的玻璃幕墙正循环播放花季广告,虚拟花瓣与真实的柳絮在空中交织,竟辨不清孰真孰幻。腕表秒针与归鸟振翅的共振里,时间裂开细缝,漏出永恒的天光——这刹那的顿悟,与王阳明龙场驿夜观竹影时的震颤何其相似。

芦苇丛边的老翁忽然开口,银须颤动着艾草味的方言:“燕儿筑巢总赶不上花开。”他脚边的竹篓里探出几枝带雾的杏花,柳枝间悬着的半成品燕巢正被草茎与桃瓣填满。鱼线突然绷紧,老人手腕轻抖,钓起的却是半块青花瓷片——釉面游鱼在暮色中复活,摆尾游入他眼角的皱纹。“二十年前,这湖底沉着整座明清城镇。”他摩挲瓷片上的缠枝莲纹,“祠堂匾额砸碎那日,燕子整整哀鸣了三昼夜。”

3

广场舞的鼓点跌碎在湖面,与掠水的燕鸣交织成奇幻和弦,恍如千年宫商角徵羽跌进了电子合成器的迷幻声场。穿荧光运动鞋的妇人们旋舞出梵高笔下的星月夜,她们的母亲曾在同一片空地上跳舞,她们的祖母也曾在这里浣洗绣着并蒂莲的嫁衣。历史如绸缎层层铺展,数代足印在时光褶皱里叠合,激荡出跨越时空的共鸣。

夜色浓稠如砚中宿墨时,栈道亮起月牙灯。飞虫在金粉般的光晕里起舞,这让我想起敦煌壁画中飞天的璎珞,千年色彩剥落处,露出画工无名氏的指纹。桃瓣飘落在婴儿车上,熟睡婴孩的睫毛上栖着整个春天的魂魄,年轻母亲哼唱的摇篮曲,依稀是《牡丹亭》的曲牌混着抖音神曲的旋律。夜市烟火气被野茉莉冲淡,苔惺忪苦与夜露甘洌在鼻腔交响——这是山神调制的安魂香,张仲景若在世,当将此方记入《金匮要略》补遗。

九孔桥将月光抻成九个玉环时,我望见桥洞下游过野鸭,月华为它们铺就通往龙宫的秘径。蓦然回首间,才发觉记忆中三拱桥上的“深挖洞广积粮”标语,早已被时光浸透——如今新建的九孔桥上青苔正以狂草笔意,将“开州汉丰湖,度假新胜地”的字样悄然爬满石栏。霓虹与波光跳着探戈的刹那,梅枝上的夜露突然映亮诗行:“似曾相识燕归来。”

4

归途中与某扇未关的窗相逢,白领姑娘揉着太阳穴的剪影,正被航标灯拓印在湖面。她的咖啡杯沿印着口红残痕,像未完成的莫比乌斯环。我们的疲惫在波光里轻轻相触,又随夜风流散。忽然彻悟山水为何总被古人托付魂魄——这湖原是永不合拢的子宫,白昼孕育游人的惊叹,暗夜便用文火慢煨都市人的瘀伤。此刻远处塔吊的红色警示灯,恰与苏东坡夜游承天寺时的竹柏影重叠成历史的复调。

公交站橱窗里的满身月华忽然簌簌作响,肩头樱花坠落时,穿校服的少女正弯腰拾取滑落的素描。她帆布鞋上画着燕子的涂鸦,书包拉链坠着故宫文创的青铜小兽。纸页间逃逸的速写里,暮色中的燕群衔着半山灯火,将春夜缝制成一件缀满星子的绸衣——这让我突然看清,所有易逝的都在创造永恒:桃坞散落的桃花在燕巢里重生,拆迁区的瓦砾在瓷片中诉说,而我们在湖山间的每一次驻足,都在续写《诗经》里“燕燕于飞”的古老诗行。

(作者系重庆市开州博物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