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大溪河

版次:010    2025年04月08日

鸭江大溪河

□刘晓云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民国才女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都是赞美四月这个美好时节的。

我要寻找这个时节的芳菲之美。

在重庆武隆鸭江,有乌江的一条支流——大溪河。大溪河发源于南川金佛山下的永安乡,在凤来乡进入武隆境内,最后在涪陵白沙沱汇入乌江。大溪河全长116公里,流经重庆三个区县,其中尤以武隆鸭江段风光最为秀美。

站在雨后的大溪河边,举目四望,满山都是绵延的灰绿,间或点缀着一丛丛、一绺绺嫩黄,那是树梢刚刚吐绿的嫩芽。山顶上和山腰间,轻雾缓缓升腾,舞姿曼妙,宛如仙女脖子上围了一条纱巾,其间农家房舍隐约可见。

大溪河两岸翠竹猗猗、绿草萋萋,成片的油菜花海此时已谢幕结荚,我却被黄土泥墙瓦舍后那一株桃树惊艳了。桃花已被一夜雨打风吹去,只剩几片残红顽强地摇荡在枝头。它们被挂着雨珠、浅绿鲜亮的桃叶环绕,有一份顽强的凄美,惹人怜爱。这种桃红映瓦舍的不寻常之美,虽没有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的精致,却别有一种韵味。

大溪河畔,苦楝子树树皮黢黑,枝干嶙峋婀娜,却又苍劲有力。它在该弯的时候一定会弯;在该昂扬向上的时候,一定毫不犹豫地伸展出去,但姿态毫不张扬。枝头还保留着一些隐约可见的黄色小果子,是一味药材。这样造型优美的树种,点缀皇家园林未尝不可,至少也应该被慧眼识珠者搬进城里的公园和小区,可它就那么悠闲淡然地长在河畔,仿佛在对我们说:“你来或不来,见与不见,我都在这里等你。”其实世间还有很多的美,见与不见又何妨。

大溪河畔,不时有春鸟欢鸣,白鹤翻飞觅食。溪中游弋着几只嫩黄幼小的家鸭,其后一丈开外,竟还跟着一只同样幼小的绿头小野鸭。出于本能,它们知道自己是同类,真是家鸭野鸭一家亲。它们共同划出的粼粼波纹,是这个春天最美的诗行。

写下更多优美诗行的,是大溪河畔勤劳的人民。

有一家人在河畔合作栽嫩苞谷秧。两个男人应该是弟兄,他们正在认真地用“插杆子秧”的方式打窝。他们把线拉得笔直,这样栽出来的苞谷秧不仅横平竖直、整齐划一,充满特别的美与韵味,还有利于后期秧苗通风、成长和丰收。一个小媳妇小心地拔苞谷嫩秧,再小心地放进箢篼里,另一个小媳妇则认真地栽秧子。他们四人分工明确,默契合作,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此刻,语言是多余的。

栽在地里的苞谷秧子,中间两片小叶像捧脸微笑的小娃娃,萌萌地挨在一起,外边两片大叶子像小鸟的翅膀,似要展翅欲飞。这一行行栽在大地上的小鸟,是大溪河畔勤劳的人民,在春天里写下的希望,也是一行行优美的抒情诗。我们的生活不仅需要发现美,更要创造美。农人们在艰辛的劳动中,从来没有忘记这一点。

四月,一个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的季节。踏寻芳菲,感恩遇见——美丽的大溪河。

(作者系重庆市散文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