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琴声声踏歌行

版次:010    2025年04月10日

□朱国文

晨曦中,一轮朝阳从湖水中冉冉升起,湖面被朝霞映得一片通红。岸边一位青年男子身穿长衫,怀抱竹琴,正韵味十足地弹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

这是重庆市梁平区2018年申报《四川竹琴》重庆市级非遗名录视频申报片的开场画面。视频中的人物叫邓力,国家级非遗四川竹琴的代表性传承人。

邓力自小爱好音乐,大学期间参加“青春中国”全国大学生器乐比赛获得萨克斯演奏三等奖。至今,仍能教学二十多种乐器。大学毕业后,他来到梁平区文化馆工作,吹、拉、弹、唱,演梁山灯戏,表演四川金钱板,以及创作戏剧曲艺剧本等样样俱佳。特别是对竹琴这一古老传统曲艺,更产生了浓厚兴趣。

竹琴,很早前又称“道情”或“道琴”。梁平是四川道情演变为四川竹琴的发源地,旧时就盛传有“梁山英雄三根半,沿江听唱呎嗙嗙”之美誉。然而,这一优秀的民间曲艺却后继无人。2008年,邓力拜四川竹琴艺人雷尚林为师,并走访健在的竹琴艺人和爱好者,收集竹琴相关史料和琴目作品。2014年,又拜云阳竹琴艺人戴学贤为师,集众学之长,不断提升竹琴技艺。

邓力有多年打击乐基础的积累,他在竹琴演唱时便能做到说、唱、伴奏方面的熟练配合,随心入戏。加之有近20年戏曲表演基础,表演时能做到人、景、情表达清晰流畅,在演唱中融入戏曲的手、眼、身、法、步,使曲目说、唱、奏、演融于一体,表演更加生动。

邓力痴迷于四川竹琴,通过十多年努力,对竹琴不同风格的曲目已能熟练掌控。2016年,他参加万州区首届四川竹琴传统剧目会演并获优秀剧目奖。同年,他还获得了第五届重庆戏剧曲艺大赛三等奖和第五届重庆曲艺大赛表演奖(最高奖)。2018年,他获“梁平区优秀传承人称号”,还获得重庆市政府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同年底,他参加重庆市第六届戏剧曲艺大赛荣获二等奖。

邓力从2014年开始带徒授艺,创编了《四川竹琴》教材,将口传心授改用记谱的方式供学生们快速入门,直至完全掌握演唱技巧。而今,他还义务承担着几所小学的曲艺教学任务。2023年和2024年,他被西南大学音乐学院聘为客座教授,为大学生讲授传统曲艺课。

2019年9月,邓力代表重庆参加在山东济南举行的全国非遗曲艺周展演,得到评审专家组高度赞扬,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吴文科现场点评称:“看了他的表演,让我很惊讶,小伙子在传统曲艺艺术道路上,前途不可限量!”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