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元元姐姐”

版次:009    2025年04月11日

张耀元(左二)当选2024年“最美基层民警”

树洞口袋工作室帮孩子们解决了各种烦恼

张耀元和学生们

□程华

张耀元,女,80后,中共党员,现任重庆市璧山区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内保大队教导员。荣立个人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获2023年度“最美渝警楷模”、2024年度“中国最美基层民警”“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树洞”起意

2021年9月的一天,晚上10点左右,璧山区公安局大兴派出所接到报警:一小女孩独自在大兴街头游走,请帮帮她。当日值班组长、副所长张耀元等人立即出警。

在镇上喧闹地带,一群人围着一个无助的小女孩:“妹儿,大晚上你怎么一个人乱跑?”

张耀元轻声问女孩:“妹妹遇到啥困难了,能告诉姐姐吗?”女孩不语。“那找个地方,就我俩说好吗?”女孩含泪点头。

在小学一间办公室里,女孩哭着扑入张耀元怀中。女孩叫楚楚,读小学一年级。她父母离异,爸爸每天跑外卖,把她锁在家里,还拿她当出气筒。这天,孤独的楚楚出去玩,天黑了才发现没带家里钥匙……

“爸爸老骂我打我,我想妈妈……”张耀元流着泪一把抱住女孩……

张耀元喊住一回家就要打孩子的楚楚爸爸。对方也满腹辛酸:离婚后,他送外卖摔断过腿、中暑晕倒,就为了让女儿过得好点。“再苦再难都不能拿孩子出气,你是孩子的亲人和精神支柱,更要为她树立好的榜样!”在张耀元的劝解、教育下,爸爸承认了错误,楚楚也保证,以后不让爸爸担心了。

回所后,张耀元电话联系楚楚学校,请老师对她重点关注;打电话给外卖公司一个高管朋友,请他尽可能安排,让楚楚爸爸多照顾孩子……

次日,张耀元发现,警服的前襟浮起大片白渍。想起来了,是楚楚的眼泪凝成的泪渍。哎……她心一痛,眼前又浮起一张小男孩的脸。那时,张耀元才九岁。

张耀元1988年出生在河南省南阳市一县城,爸爸在县公安局下面一个偏远农村派出所当所长,离家远,忙起来很少回家,妈妈便趁周末时常带她去所里看爸爸。

爸爸让小耀元管一个八岁男孩小海叫弟弟。小海爸爸犯罪入狱,妈妈出走,他成了流浪儿。爸爸将小海接到所里吃住,还联系学校让他读书。这件事从此深烙在张耀元心中。从小在充满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她,懂爱并珍惜爱,也乐于分享和输出爱。像眼下,她总在想:楚楚这事,就这样了吗?有多少“楚楚”急需帮助?

结合工作中遇见的孩子们出现的各种问题,张耀元发现,未成年人尚不具备抵御人生风雨的能力,遇事又往往“不愿说、不想说、不敢说”,重压之下极易引发心理问题。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救助孩子就是挽救家庭,家庭和睦社会才能稳定。许多矛盾纠纷包括案件发生,皆因事前疏于发现、未及时排解所致。如何主动走进孩子们敏感的内心世界,及时回应需求并给予帮助呢?

“树洞”,可倾诉秘密、宣泄苦恼,又不担心秘密泄露的地方——网上这个带有童话色彩的词汇,令张耀元的眼睛一亮。

“树洞”秘密

一棵树冠缀满绿叶的仿真“大树”出现在大兴中学:孩子们可将心事写在纸条上,投入树干中间带锁的“树洞”里。

张耀元频频对孩子们宣传:“乖乖些,请放心写小纸条,钥匙只有元元姐姐有哦!”作为法治副校长的她,为进一步与孩子们“套近乎”,她还使上了擅长的变魔术、做手工等小技能。

得知花儿想念去世的妈妈,张耀元便照着花儿妈妈的照片,捏了一个泥人妈妈送给她。惊喜的花儿当即在朋友圈告诉大家,她的妈妈“回来”了。“树洞”里的纸条从每周两三封到数十上百封,孩子们的称呼从“元元警官”变成了“元元姐姐”。

孩子们除了写纸条放进“树洞”里,还能通过张耀元的名片保存她的私人手机号、加微信。张耀元及时对来信分类建档,对问题分轻重缓急予以解决,力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夜里,哄睡女儿后,她逐条回复孩子们的信息,遇到紧急或特殊情况立即处理,比如有个孩子讨厌室友某某,匿名投信扬言“不换寝室就暴力解决”。她赶紧联系学校,经多方帮助找到投信人从而化解了校园危机。“累点没关系,我是他们的‘元元姐姐’啊。”

初一女孩芊芊的父母离异后,妈妈再婚生了弟弟,爸爸进城打工去了。孤独的芊芊为寻求“温暖”,与一群不良少年厮混。张耀元发现后,立即将线索反馈给警方有关部门,一举打掉一个瞄准未成年人的涉黄窝点。在她的助推下,团委、妇联等力量也从心理治疗、辅导等多方面加大对芊芊的救助力度。张耀元耐心开导想辍学的芊芊:“爱妈妈就好好读书,将来像她一样当护士。妹妹,不要放弃自己!元元姐姐永远是你的一盏灯。”芊芊含泪点头。如今芊芊正就读职高学习护士专业,长成大姑娘的她对未来充满憧憬。

一位母亲来所里,哭诉女儿洋洋离家出走好几天了。张耀元拿出手机问她:“是不是她?我在学校开展‘树洞口袋’活动认识的。”洋洋妈一看激动万分:“她这么信任您啊!她出走前把家人所有联系方式都删除了……”在张耀元劝导下,洋洋答应回家。

得知洋洋出走又是缘于家庭矛盾,张耀元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也帮洋洋解决各种烦恼。慢慢地这个家有了欢声笑语,洋洋不再离家出走了。洋洋父母将一面锦旗送到所里,上书“为民办实事 人民好警察”。

孩子们说:“元元姐姐,我把我的秘密告诉你。”还有孩子问:“元元姐姐,我可不可以叫你一声妈妈?”在孩子们眼里,元元姐姐就是他们小小心里的一道光。

“树洞”品牌

2023年4月,随着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璧山区公安局以此为契机,与区教委以原“树洞口袋”为依托,成立“树洞口袋”工作室,联合区关工委、妇联、共青团等多方力量,共同构建未成年人“守护者联盟”。此时,调任区局治安管理支队内保大队教导员的张耀元,“主阵地”仍在“树洞口袋”工作室。随着“树洞口袋”覆盖至全区所有中小学校,她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一天,张耀元发现初一女生小欢因为长得黑而多次被同学合伙欺凌。小欢成绩一落千丈,人际关系非常紧张。张耀元递给小欢一张名片:“不要怕,记住你有元元姐姐。”

又去学校上法治课,张耀元变了个小魔术:手里一枝花秒变一根小棍子。“哇!”同学们欢呼。“元元姐姐想通过游戏告诉大家:面对校园欺凌,我们绝不任人欺负,要拿起法律武器,勇敢保护自己!”

下课铃响,张耀元特意招呼小欢:“来,姐姐找你商量个事。”小欢红着脸欢快地跑过去。这一幕羡煞了孩子们,也镇住了那群欺负小欢的学生。

张耀元鼓励小欢大胆展示才华,还请她给“树洞口袋”工作室创作防校园欺凌的宣传画。小欢组织几名同学画了多幅宣传画,得到工作室叔叔阿姨们的表扬。小欢将张耀元的名片夹在校牌背面,说这是她的“保护神”。

张耀元联合校方对长期欺凌小欢等人的同学开展教育,促使其改正错误。之后学校很少再发生欺凌事件。小欢重拾自信,还在学校比赛中获奖,如今快升初三了。

初三学生嘉铭沉迷网络游戏,他与父母冲突不断,家庭关系日益紧张。听闻“树洞姐姐”大名,嘉铭爸爸打电话向张耀元求助,说儿子不见心理医生,但答应见元元警官。“请帮帮我好吗?”

那天下午,张耀元与嘉铭进行了四个小时平等而温暖的交流。耐心听嘉铭分享完“游戏经”,张耀元伸出大拇指:“你能组建并统筹一个上百人的游戏群,说明你有超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你真厉害!”本来准备好“吵架”的少年,惊喜又腼腆地笑了。张耀元接着介绍了工作室团队的辛苦以及重要意义,让嘉铭懂得了这世上有许多人在为他人付出,有许多更有价值的事需要去做。而后张耀元开始“诉苦”:“嘉铭你知道吗,元元姐姐可难了!工作室需要设计好多宣传品,你能帮帮元元姐姐吗?”

嘉铭内心被认可的自豪感得到彻底激发:“没问题,元元姐姐!我群里绘画高手多,我马上安排,还有,我觉得‘树洞口袋’应该设计LOGO,做成宣传品让更多人认识你们!”

嘉铭不但落实了这事,还将游戏群更名为“树洞口袋”工作群。他成了工作室的义务宣传员,带领群员们当了“树洞口袋”志愿者。那以后,在张耀元的监督和鼓励下,嘉铭真的戒掉了游戏瘾,而今考上高中还当了班长。

媒体获悉后想采访嘉铭和父母,他们一致提出:不打马赛克!“我们敢以最真实的模样现身说法,就是要像元元姐姐一样,去帮助在网瘾中挣扎的孩子!”

“树洞口袋”真正走入了孩子们心中,在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和心理健康教育、打击和威慑威胁校园安全的不法分子、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最初“树洞口袋”发起人的张耀元也不断提升自己:自学心理学、教育学,拿到了市卫生健康委颁发的心理咨询证书。“‘元元姐姐’只有羽毛更加丰满,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帮助孩子们。”

2025年1月10日,中宣部、公安部发布2024年20名“最美基层民警”名单,张耀元成为其中之一。台上的张耀元身着警礼服,眼神清澈闪亮:“我们会增加科技赋能,让‘树洞口袋’的信件处理能力得到更大提高,让更多孩子得到我们的帮助。”(文中所有未成年人均系化名)

(作者系重庆市公安作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