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晨我市雷电活动次数超6000次,医院患者激增

“雷暴哮喘” 你中招了没

版次:001    2025年04月12日

重医附一院,哮喘发作的就诊患者明显增多。受访者供图

昨日凌晨开始,重庆多地迎来雷雨天气。据气象部门统计,截至11日早上6点,重庆当天雷电活动次数超过6000次。隆隆雷声中,中心城区各大三甲医院急诊科也度过了繁忙的一夜,多家医院急诊科接诊的雷暴哮喘患者均有上百位。

窗外雷声隆隆 她突然呼吸不过来

11日凌晨,重庆市中医院南桥寺院部急诊科比平日繁忙许多。

家住南桥寺附近的何女士此前一直有鼻炎,11日凌晨窗外风雨大作,雷女士有些咳嗽,凌晨1点多,咳嗽越来越重,“突然呼吸很困难,咳嗽也越来越重,根本无法入睡,我就到医院急诊来了。”经过市中医院医生检查,何女士是因为雷暴天气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反应。11日白天,已经在该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何女士病情已经平稳,但仍需留院观察。

市中医院急诊ICU南桥寺院部主任罗真春介绍,从凌晨1点到4点这三个小时,该院急诊科接诊了120多名因为雷暴天气导致呼吸道疾病急性发作的病人,该院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预案,应急医护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为患者治疗,保障前来求诊的患者都能及时救治。

罗真春介绍,雷暴哮喘是因为雷暴天气导致空气强对流,让空气当中粉尘、花粉等悬浮物浓度短时间急剧增加,人吸入后会导致相应气道的高反应,出现呼吸道不适。

罗真春提醒,当出现雷暴天气时,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基础疾病的人,可以使用家里平时使用的气雾剂来缓解症状。如果是比较轻的过敏症状的人群,则可以口服抗过敏的药物,但必须注意,如果症状持续加重,要及时到医院急诊就医。

40岁男子连续2年患上

“雷暴哮喘”

11日凌晨的重医附一院急诊科也一样繁忙。据统计,凌晨0点30分到凌晨5点,该院3个院区一共接诊310名“雷暴哮喘”病人,其中还有多名孕妇。目前,经过救治,这310名雷暴哮喘病人已经转危为安,大部分已离开医院,3个院区仅少量病人在留院观察。

“护士,我去年就得过‘雷暴哮喘’,你还记得我不?”11日凌晨,在重医附一院袁家岗院区,一位40多岁的男子这样问护士长钟梦秋。这位患者是大渡口人,去年4月初就因“雷暴哮喘”在重医附一院就诊,今年又来了。

“我一看天气预报有雷雨,就赶紧关窗户、戴口罩,结果还是遭了。”该男子回忆,自己躺在床上感觉有些咳嗽症状时,就预感不好,随后胸口憋闷,呼吸变得很困难,于是马上打车从大渡口赶往医院。

在重医附二院,该院两院区从11日凌晨开始共计接诊了200余例相关病例。候诊区内咳嗽声、喘息声交织,该院值班医生介绍,患者年龄集中在30至60岁,均有花粉、尘螨等过敏病史,多数出现急性喘息、胸闷及持续性干咳。

重医附二院急救部主任王晓龙教授介绍,雷暴天气对过敏人群而言是明确的健康风险信号。患者就诊高峰通常出现在雷暴开始后1小时,但危险期实际是从雷暴前2小时持续至雨后3小时。

王晓龙教授提醒,哮喘患者雷暴天气外出须随身携带速效支气管扩张剂,若出现呼吸时锁骨及肋间肌凹陷、口唇发绀等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新闻多一点

如何预防雷暴哮喘?

重医附一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赵林介绍,首先在雷暴发生时,尽量关好门窗,待在室内,减少花粉暴露。

其次,可以在雷暴天气时预防使用抗过敏药物,避免意外发生。中或重度过敏性鼻炎患者等对雷暴哮喘易感人群要及时给予充分抗炎药物治疗,有可能降低雷暴哮喘的发生风险。

最后,如果自身无法采取预防性措施,且在雷雨中或雷雨后出现咳嗽、胸闷、气喘等症状,请立刻到正规医院就诊。

新重庆-上游新闻记者 石亨 徐勤 实习生 冯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