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坝“飞”来的刘公馆

版次:010    2025年04月23日

刘湘公馆一侧

□疏影

旧府第

重庆渝中区李子坝正街186号,原为川东道尹柳善修建的府第。民国初年,刘湘花巨资买下修缮后作为川军21军军部,也是刘湘官邸和办公的地方。一楼一底,青砖墙体、单檐歇山顶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别具一格。园内桃林、李树成片,周围岗亭、哨所、地堡森严。10米开外,一条一百多米长的秘密暗道通往江边。

2008年,刘湘公馆被鉴定为D级危房,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但刘湘公馆具有较高历史研究价值和建筑艺术的学术价值,拆不拆,迁不迁建?

同年,渝中区政府决定建造我市首个抗战遗址公园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相关部门对刘湘公馆实施了排危拆除,随后对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进行了修复重建。

2010年6月,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正式开放。

重建的刘湘公馆楼前,依旧是六级垂带式踏道,左右两座水门汀门柱,气派的西式壁炉,华丽的琉璃窗,护栏上精致的蝴蝶纹雕刻;依旧面阔26.3米,通高12米,建筑面积970平方米;依旧是时尚又古朴的模样,依旧挂着“刘湘公馆”的黑白铭牌。

老房东

刘湘(1888—1938年),四川大邑人,民国时期四川军阀。1921年在重庆就任川军总司令兼四川省省长,号称“四川王”。刘湘在重庆主政多年,他从1926年至1935年,大规模施行市政和文化设施建设,修筑了南区、中区交通干道及嘉陵江、朝天门、太平门等沿江码头;以重庆为起点修建了成渝、川黔、川湘公路,其中川黔公路为中缅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兴办无线电台、电话所、发电及自来水公司等公用事业;在磁器口筹建钢铁厂;1929年,刘湘在广阳坝修建了重庆第一个机场,先后购回十余架飞机,组建四川首支空军、海军和炮兵师。

1925年冬,巴县议事会议长李揆安倡议筹办重庆大学。但因局势动荡,建校所需经费没有着落,议案被搁置数年。1929年,一批在成都大学任教的川东籍教授回到重庆,联合工商界名人朱叔痴、汪云松等,成立“重庆大学促进会”,并向刘湘建议筹办重庆大学。刘湘大力支持募集办校经费和办校场地。同年10月12日,重庆第一所大学——重庆大学在菜园坝杨家花园正式开学,刘湘亲任第一任校长。

刘湘倾力主持创建重庆大学,彰显了其至诚报国、言为士则、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理想信念,为重庆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昨日事

1937年的中国抗战悲壮而艰苦卓绝。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对刘湘开展统战工作,坚定了刘湘联共抗日的决心。

“七七事变”爆发第三天,刘湘即电呈蒋介石请缨抗日,共赴国难。同时,又通电各省军政首长和全国,吁请全国总动员,一致抗日。8月7日,刘湘飞抵南京出席国防部作战会议,并在会上慷慨陈词两小时力主抗日:“竭力抗战,四川可出兵30万,提供壮丁500万,提供粮食若干万担。四川所有人力财力,均可贡献于国家。”回川后,刘湘发表了著名的《告川康军民书》,号召四川军民同仇敌忾投入抗战。8月26日,刘湘亲率川军11个师出川抗日。

出川前,刘湘的胃肠病已很严重了,各方极力劝阻刘湘留川指挥,刘湘说:“过去打了多年内战,脸面上不甚光彩,今天枪口对外,为国效命,岂能在后方苟安!”在那场可歌可泣的民族大抗战中,川军几乎参加了所有的抗日会战,他们浴血沙场,慷慨赴死,报效祖国。指挥“徐州会战”的李宗仁在回忆录中感慨道:“如无滕县之固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川军以寡敌众,写成川军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1938年1月20日,刘湘在汉口抗战前线因病去世,留下遗愿:“敌军一日不退出我国境内,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国民政府感念其抗日功勋,追赠刘湘为陆军一级上将,明令国葬。刘湘逝世后,《新华日报》曾发表评论:“他在过去怎么样我们可以不论,但是从这次抗战开始以后,他是统一战线的一个有力分子……现在不幸死了……终究是抗战的一个损失。”

故土情

嘉陵江李子坝那一片河滩,江水平缓,一座座吊脚楼毗邻江岸。

“那一年的雨下得特别大,河里的水涨得很猛。那时,我生了你三姐也才几个月。那天早上起床,突然发现我们家的吊脚楼已经进水了。”母亲眯缝着眼睛,沉浸在遥远的回忆中。

虽然我没看到过我家的吊脚楼,但在成长中和小伙伴们去李子坝河边玩也是常事。还记得李子坝河边那一排排依坡而建的青砖青瓦平房,几乎都是父亲单位的家属宿舍,一间连着一间,颇有些气势地铺展在江岸。还记得河边那口深不见底的八角水井,尽头有一个小规模的牛奶场,据老人们说,1949年之前那里原是一个养马场。那时,厂子里的人都约定俗成地称那一大片家属宿舍为李子坝河边。

20世纪80年代,我姐姐结婚后就暂时租了河边的房子过渡。房子是一个很宽敞的大通间,据说以前是牛奶场租来养牛的牛棚。岁月如风花飘散。当年有谁会想到这些成长中的碎片,竟和一段抗战历史结下地理空间的不解之缘?有谁会想到江岸不远处那座豪华的灰色楼房是刘湘公馆?又有谁会想到经年以后这里是重庆首个抗战遗址公园,更不会想到自家附近会“飞”来一座赫赫有名的刘湘公馆。

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在父亲单位原厂址落成。2016年,我们姐妹再一次陪87岁高寿的老父亲回李子坝,那是父亲最后一次回去了。每走一处,老父亲都肃穆凝神,一遍又一遍如数家珍般讲述当年“抓革命、促生产”的热火朝天,当年工厂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点点滴滴,一段段的回忆让老父亲时不时泪花涌动。

走到刘湘公馆,我们搀扶着病中的老父亲坐下来,老父亲望着刘湘公馆沉默了好一阵子,说:“上面的坝子原来是厂里头的翻砂车间和电镀车间,围墙外面这一大片都是厂里头的家属宿舍,我们家的吊脚楼也在这里。”说着,又对姐姐说:“还记得你结婚的时候也租房子在这里住了好几年,就是这个位置。”父亲指着刘湘公馆。我给老父亲讲刘湘公馆的拆迁、讲“飞”来的刘公馆,老父亲瞪圆双眼铿锵有声:“刘湘是打鬼子的抗日英雄,我们李子坝河边的人都欢迎他落户!”

炮声沉寂,硝烟散尽。

刘湘公馆,承载了抗战文化的历史烙印,见证了抗‬日‬名将的历史功绩,见证了抗日军人的使命和荣誉。正如他的自撰联:“蔚蔚雾中山缅怀乡国每涌大风思将士,茫茫天下事放眼乾坤谁将霖雨慰苍生。”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