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员的一种新探索:AI数智化管理

用点滴小事垒筑城市幸福

版次:006    2025年04月24日

黎祖英在接收查看网智管理平台发布的信息

黎祖英在走访居民

重庆是我国辖区面积和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习近平

社区虽小,连着千家万户;网格不大,但需步步丈量。

在重庆这座人口超过3000万的城市治理中,网格化管理如今正显现出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又一个的社区网格员,他们从细微小事入手,用自己的点滴贡献垒筑起大城幸福,创造出一个个“大城细治”的微观样本,让这座超大城增添了“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的民生温度。

大渡口区春晖路街道古渡春色小区网格员黎祖英便是其中一位。连日来,记者来到她负责的网格“紫荆庭”,见证她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心为居民服务。

网格管理

她熟悉大楼里每个人

4月7日早上9点钟左右,按约定时间,黎祖英身着红色夹克,准时出现在古渡春色小区门口。

“这算是我们网格员的‘制服’,我已经穿了快5年了。”黎祖英笑言。黎祖英,中冶建工集团退休职工。2020年9月,社区推行网格化管理,身边党员、热爱公益的黎祖英成为社区首批网格员之一,负责小区“紫荆庭”400多户、1000多人的网格化管理。

每天的工作,黎祖英从“巡楼”开始。她首先来到七旬独居老人王大爷居住的11楼。几天前,居民反映:王大爷最近一段时间喜欢收集废品,因担心存在安全隐患等,希望得到解决!于是,黎祖英将王大爷作为当天“巡楼”的第一户。

果然,在王大爷门口的楼梯间和室内发现大量废纸、塑胶等易燃品。在做通王大爷工作后,黎祖英联系来废品回收人员,将买废品的135元钱交到王大爷手中,随后将他的房屋收拾干净后才离开。

临近中午12点,黎祖英来到独居老人郑奶奶所在的24楼。郑奶奶健忘,最近多次外出却忘记了自己灶上炖着汤,差点酿成火灾。在与郑奶奶的摆谈中,黎祖英突然想到:如果在老人门前做一个“出门提醒”牌子,是不是就可以减少类似事件发生呢?黎祖英立即拨通社区党委书记郭敏越的电话,郭敏越当即表示支持:“我们尽快做几百块提醒告示牌,挂在有需求的老人门前!”

“小区有独居老人26人,残疾人22人,租赁户53户……”问起“紫荆庭”的情况,黎祖英了如指掌,甚至大楼每户居民的姓名、职业等,她都十分清楚。

为了检验黎祖英对网格居民的熟悉程度,记者临时起意叫住一对推着孩子准备外出的年轻夫妇,询问黎祖英是否知道孩子的名字,没想到,黎祖英不慌不忙地抱起孩子,叫出了小孩的名字以及小名,并且精确地列举出了大楼里与他同龄的5个孩子的姓名、性别等。

“小区居民十分信任我。”黎祖英拨拉着手里一大串钥匙说,她手里保管着10户居民的家门钥匙,居民有什么事不在家,就会委托她处理,把她当家人一样信任,她可以随时出入他们的家门。

守护平安

她是社区民警的助手

作为与居民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基层服务者,黎祖英宣传政策信息、收集社情民意、排查安全隐患、助力小区治理……被群众誉为身边的“贴心人”。

“曾几何时,面对纷繁复杂的矛盾纠纷,社区民警常常是单枪匹马,力量单薄。现在她成了我最得力的助手,可谓是‘金牌网格员’。”说起黎祖英,古渡社区民警石锋赞不绝口。

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应用越来越广,网约房、民宿、出租房等方面的管理,便成为社区管理的一个难点。比如,一些“网约房”、出租房存在安全隐患,缺少必要的消防器材、逃生通道等。

对此,黎祖英紧盯症结,始终坚持对大楼里的出租房实施“动态管理”,对租赁户进出及时了解掌握并报社区民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取得较好效果。前不久,一名女子租赁小区居民李某的房屋后,竟以房主身份张罗售卖房屋。黎祖英获知情况后,十分警觉,经暗中调查后发现该女子有诈骗之嫌,于是及时报案处理,事后房主感激不尽。

古渡社区是一个有4000多户、1万多人的老旧小区,楼高人多,曾发生高空坠物伤人事件,可事发后,由于监控缺失和证据不足,致使违法行为没有得到追究。对此,黎祖英积极奔走,寻求在小区构建智能管理系统。在她的努力下,有关单位免收近3万元勘测设计费用,为小区制作了智能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方案。

在大渡口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如今小区终于有了完善的智能监控体系,消除了安全监管盲区。

数智管理

她是一名AI网格员

4月14日下午,黎祖英正在“巡楼”时,忽然收到一条来自居民的信息:不知谁在某单元门口倾倒了垃圾。她立即通过“数智网格员”平台联系小区物业前往处理。半小时后,她收到物业反馈,清洁人员已赶赴现场进行了清扫。

去年3月,在城市治理中,大渡口区在春晖路街道投用我市首个“AI数智网格员”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等生成“AI数智网格员”,构建政务领域政策文件、办事指南、高频事项等知识库,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黎祖英说,有了“数智网格员”,反映问题,办理事情,效率大大提升。

记者用黎祖英的手机打开“数智网格员”微信小程序,一位“AI仿真人”出现在界面,可选择互动咨询、问题反映、人工服务等六大服务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反映问题既可文字录入,也可语音录入,“数智网格员”会自动生成时间、地点、问题,方便了许多老年人。

作为社区年纪最大的网格员,黎祖英像其他网格员一样,也有了一个日常服务的“数字分身”,居民的许多诉求,她都可以通过线上快速回应处理。

虽然年纪大,但黎祖英不甘落后。她一有空就研究数智平台的功能,对语音、文图输入等功能十分熟悉,应用起来快捷程度一点也不比社区的年轻人差。一年来,她通过“AI数智”为居民服务的事项达300多件。

收集民意

化解小区停车难问题

4月14日傍晚,“紫荆庭”居民小张下班回家,顺利地将车停入了古渡春色小区7栋后的小微生态停车场。

“感谢社区网格员黎孃孃和社区干部的反映,帮小区解决了停车难问题。”小张说,以前找停车位特别难,现在把这块闲置地腾出来规划为停车位,大家停车方便多了。

古渡春色小区紧邻马桑溪至新华立交段内环快速路,因属老旧小区,车位配比严重不足,于是,“买车容易停车难”成为不少居民的生活感受。

“黎孃孃,你是网格员,多帮我们反映一下停车难的问题嘛!”自去年开始,在搜集社情民意时,居民反映最多的便是“停车难”,这让她寝食难安:因为这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掌握第一手情况,黎祖英经常到停车场等场所,寻求解决小区停车难的办法。

去年5月13日,古渡春色小区居民蔡新平再次在“AI数智网格员”小程序上提出诉求。黎祖英等网格员在数智网格员综合管理平台也上报了相关情况。当天中午12时许,春晖路街道将情况上报至大渡口数字化治理中心。下午2点左右,大渡口区城市管理局接到信息,前往现场查看。

调查组发现,“紫荆庭”小区现有空间很难再进一步开发,但小区附近有一块空地。此前,古渡社区一直想利用该地块建停车场,但超出管辖范围,一直没能推进。

经协商,相关部门当天下午便给出解决方案:由区城市管理局协调办理用地审批等手续,古渡社区、小区物业寻找合适的第三方公司出资建设停车场。

5月17日,居民诉求发起4天后,各项审批手续便全部完成,第三方公司随即进场施工。

6月17日,停车场正式投用。该停车场建有75个车位,并配备智能监控、智慧道闸、智能停车收费系统,实现小区车辆有位可停,停放有序。

对此,有知情的居民向黎祖英等人道谢,黎祖英连连摆手:“我们是社区网格员,收集大家诉求,反映社情民意,从小处着手把我们大重庆建好,是我们应该做的!”

一个个黎祖英式的网格员,在最基层、最平凡的岗位倾心付出,守好一方“格”,织密一张“网”,点点微光,最终汇成了大重庆的璀璨星河。

新闻纵深

大城智治 重庆有“数”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的重要指示精神,重庆努力打造超大城市运行和治理的智能中枢,为城市注入“智慧基因”,让城市越来越“聪明”。

目前,重庆在市级层面建成“城市大脑”,1个市级、全部区县和1000多个镇街的治理中心已实体化运行,延伸到1.1万个村社“神经网络”,形成“实时、快速、精准、有效”的多跨协同处置能力,推动城市运行和治理全域覆盖、全程感知、全时响应。

近一年来,重庆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一体化数字资源开放共享平台体系实现迭代升级,感知资源接入量由679万个提升至1362万个;“9+2”中心城区一体化治理率先突破,市、区县、镇街三级联动格局更加顺畅;八大板块重要跑道贯通实战能力全面提升,市级贯通应用由24个提升至90个;迭代升级“渝快办”,上线“一件事一次办”服务85个。

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杨圣泉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