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工强基

数字工会赋能为民服务 掌上建家惠及百万渝工

版次:006    2025年04月25日

万州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扫码入会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民生福祉、百姓冷暖,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在心。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到重庆视察,在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听取货物集散、运输路径、运营成本和效益等介绍,同货车司机、列车司机、装卸工人、场站管理人员等亲切交流,询问他们的工作强度、劳动保护、节假日休息和收入情况。在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习近平总书记察看小区改造和便民服务情况,听取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基层减负情况介绍,还走进社区食堂,同正在就餐的群众亲切交流。总书记的足迹,承载着对工人的关怀和民生福祉的挂念。

一年来,重庆工会坚持民生导向,聚焦职工美好生活需要,大力实施渝工“十件实事”,用干部奋斗指数换取职工群众幸福指数,以实事清单写就职工群众幸福账单。

4月3日,市总工会召开全市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工作推进会,会议对2024年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会议要求,2025年全市各级工会要对标对表全总“559”工作部署和市总“34510”工作思路,以“提质扩面 强基固本”为主题,以推进“渝工议事”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改革为契机,切实推动建会入会、职工之家建设、民主管理改革工作取得实效,为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献礼。

会上,黔江区、九龙坡区、巴南区、彭水县总工会和市交通建设工会等单位负责同志做了交流发言。

记者获悉,按照我市“渝工强基”实施方案,2023~2027年全市新建基层工会组织2500个以上,新发展工会会员100万人以上并参加职工互助保障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工会以新就业形态领域和非公组织为重点,推行“企业单独建、行业覆盖建、区域兜底建”模式,持续推进建会工作,新建工会组织1794个。健全完善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小三级”工会组织体系,持续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农民工扩面提质,发展会员78.33万人。

智慧工会“数字化赋能”

劳动者入会越来越方便

拿起手机,打开“渝工娘家人”应用,填写个人信息,提交入会申请,仅需几分钟,就能顺利加入重庆市的新就业形态工会组织。近年来,全市各级工会要坚持党建引领、加强系统观念、用好创新带动、依托数字赋能,推动基层工会建起来、转起来、强起来。要持续推进工会维权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非公企业工会建设、“小三级”工会建设三个三年行动,不断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要凝心聚力敢创新求突破,深入推进“渝工议事”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改革取得实效;要建好管好工会社会工作者队伍,充分运用“渝工娘家人”数字应用和全总“职工之家”App数字资源,更好地为工作赋能、为基层服务。

据了解,2023年我市传统领域新建工会组织990个,发展会员4.86万人;符合建会条件的社会组织建会率达到71%,超额完成全总下达的年度工作任务。新建新业态工会组织102个、发展会员1.4万人,累计建立新业态工联会111个、发展会员9.14万人。持续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农民工入会工作,兜底入会吸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10.56万人、农民工36.72万人并同步参加职工互助保障活动。

从线上申请一键加入工会,到劳动争议调解事件在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贯通,再到智慧驿站的建成投用……重庆市总工会数字工会建设蹄疾步稳,如今已形成“一平台、一张网、三层级(市总工会、区县/产业工会、驿站管理者)”的管理格局,实现了工会工作体系重构、业务流程再造、管理机制重塑,奏响了重庆市数字工会建设的崭新乐章。

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我市新建工会组织702个、发展工会会员24.79万人,新建新业态工会组织70个、发展新业态工会会员8.3万人。按照工作推进表,2025年,我市将新发展农民工会员8.3万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8.99万人以上;2026年,新发展农民工会员6.85万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8.05万人以上;2027年,新发展农民工会员5万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6.01万人。

以“党建带工建”模式

推动非公企业新业态领域工会组建

以“党建带工建”模式,推动非公企业、新业态领域工会组建,重点覆盖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是“渝工强基”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推进非公企业建会,持续扩大工会组织有效覆盖,3月31日,沙坪坝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带队到重庆好稳实业有限公司走访。通过走访,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职工队伍情况,宣传工会组建的重要性及意义,对职工困难帮扶、技能提升、评先评优等政策进行详细解读,切实增强企业对工会组织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随着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网约车已成为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3个多月前,重庆登途有车工会成立。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对工会驿站的设立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建议,会议对工会驿站的服务项目进行了全面梳理和优化。根据司机师傅的实际需求,增加了多项贴心服务内容,如免费Wi-Fi、手机充电站、应急药箱等。不仅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还将配备必要的生活设施和服务,确保司机在忙碌的工作间隙能够得到充分的放松和休息。针对新就业形态人员的特点和需求,会议详细讨论了入会流程简化、权益保障等议题。重庆登途工会将创新入会方式,降低门槛,让更多网约车司机能够轻松加入工会组织。同时,工会将加强司机师傅的基础保障工作,包括法律援助、技能培训、健康咨询等多个方面,确保每位会员都能感受到工会的温暖与关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出行需求的日益多样化,网约车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为了维护网约车司机的合法权益和职业尊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重庆登途有车工会应运而生。作为行业内的重要力量之一,登途有车积极响应号召,与工会携手合作,共同探索网约车行业的新模式、新路径。

近期,重庆市总工会聚焦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等群体,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初心向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集中入会和服务主题活动,同步吸引1200余名网约车司机加入工会。截至目前,重庆已建立区县级网约车行业工会联合会19个,乡镇社区级网约车行业工会联合会53个,网约车平台企业工会组织28个,共吸纳2.7万名网约车驾驶员加入工会。

全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在2023年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推进会上作书面交流,渝中区煤建新村社区《充分发挥社区工会作用、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兜底”入会》被全总评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十佳”创新案例,巫山县总工会《着力“三个强化”突出“三管齐下”狠抓“三个关键”、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被全总评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优秀案例。

健全工会工作机制

为“渝工强基”护航

在扩大工会组织覆盖方面,我市将突出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重点,巩固百人以上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国有企业、出资人有“两代表一委员”政治安排的非公组织建会动态全覆盖成果,并将建会工作向25人以上非公企业拓展延伸。

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贯彻落实全国总工会、民政部《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工会建设的意见》和全国总工会《推进社会组织建会专项行动方案》,重庆制定印发《推进社会组织建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持续扩大工会对社会组织的有效覆盖,着力推动具备建会条件的在市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和在各区县民政部门登记的民办医院、学校、幼儿园等建会率动态保持在85%以上。

此外,在聚焦新就业形态领域方面,我市将推行“企业重点建、行业覆盖建、区域兜底建”模式,开展平台企业、头部企业、骨干企业建会攻坚行动,深化快递行业建会成果,推进货车企业、网约车企业建会“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外卖配送行业建会工作力度,推动市级新就业形态行业工会联合会、区县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和镇街(村社)、园区(商圈)区域性工会联合会建设,进一步扩大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覆盖面。

通过制定印发《深入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关于推进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扩面提质的工作方案》,健全完善“小三级”工会组织体系,探索推行网上入会、“扫码”入会、集体登记入会等方式,畅通拓展职工入会渠道,认真总结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试点工作经验,开发推出契合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需求的职工互助保障产品,探索建立服务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常态长效机制,持续深入推进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扩面提质工作,最广泛地把广大劳动者吸纳到工会组织中来。按照“数字重庆”和“智慧工会”建设工作要求,升级改造全市基层工会组织和工会会员实名制管理系统,加大工会组织和工会会员实名录入工作力度,健全完善实名制系统建设维护、管理使用制度,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和工会会员实名制管理系统作用,为“渝工强基”夯实最坚实的群众基础。

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陈军 通讯员 徐熙孟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