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5 2025年04月25日
山城巷打卡的游客
□苏其善
在重庆那错落有致、立体交织的城市脉络里,每一块青石板、每一条盘山道,都镌刻着重庆职工的精神印记。重庆母城渝中区的十八梯,曾是老重庆的缩影。这里,狭窄的街道两旁,老旧的房屋紧紧相依,邻里之间的烟火气浓得化不开。
欧老爷子,年逾古稀,是土生土长的十八梯人。他在小街经营着一家“重庆小面”面馆,店面不大,却承载着几十年的岁月痕迹。每天清晨,天还未亮,他就起身准备食材。
老爷子的面馆,是周围居民的早餐地。老人们常聚在这里,边吃小面边摆龙门阵,谈论着家长里短和这座城市的变迁。
然而,城市的发展浪潮袭来,欧老爷子的面馆面临着拆迁。欧老爷子陷入了沉思,他深知城市建设需要,可这面馆,是他一生的心血,更是邻里间情感交流的纽带。他决定配合拆迁,但有个小小的请求,希望能在新的规划中有一席之地,继续经营他的面馆。
社区工作者小燕,她深知这片区域对居民们的意义。她积极奔走,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收集居民们的想法和建议,希望能在城市发展的同时,保留住这片街区的烟火气。
在她的努力下,相关部门重新规划了这片区域,保留了部分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并打造了一个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的街区。欧老爷子的面馆在新地方重新开张,生意愈发红火,邻里间的情谊也得以延续。
阿刚,一个从小在十八梯长大的汉子,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变迁,也传承着重庆城市精神的火种。他从小就展现出重庆人骨子里的坚韧。小时候,家境贫寒,父母靠着在小街摆摊卖小吃维持生计。为了帮衬家里,他从懂事起就跟着父母起早贪黑做事。凌晨,当整座城市还在沉睡时,他就陪着父母去菜市场挑选最新鲜的食材。
面对生活的艰辛,他从未抱怨,反而将这份磨砺视为成长的养分。长大后,阿刚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在建筑行业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他参与修建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在重庆的土地上拔地而起。
随着时代的发展,十八梯面临着改造。老居民们对改变充满了担忧和不舍。阿刚深知这片土地对大家的意义,但他也明白城市发展的必然。他发挥自己的影响力,用自己的真诚和热情,向大家描绘改造后的美好蓝图,同时又努力为居民争取合理的权益。最终,十八梯的改造工程顺利推进,既保留了老重庆韵味,又融入了现代化元素。
十八梯中间另一幢高楼大厦间,年轻的创业者阿妹正在为自己的销售公司拼搏。她从一个小团队起步,面对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却从未放弃。阿妹的销售公司逐渐有了起色,可这时又遇到了资金难题。她四处奔波寻找投资,无数次被拒绝,却始终咬着牙,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终于谈成了一笔关键投资,让公司渡过了难关。
这些发生在重庆十八梯不同角落的重庆人故事,如同繁星点点,汇聚成重庆独特的城市精神。那是对故土的热爱与坚守,是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是在时代浪潮中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它们如同山城的脊梁,推动这座城市不断向前发展,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无数拼搏奋进的重庆人,在各自的生活轨迹中,以坚韧、热情、实干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用他们的精神脊梁,铸就了这座城市的坚强基石,支撑起这座城市永恒的精神灵魂,共同描绘重庆这座城市充满活力与韧性的壮丽画卷!
(作者系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铜梁区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