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14 2025年04月25日
□肖珅芃 重庆轨道公司
伴随着响亮的鸣笛声,列车徐徐地驶出站台发往远方,一个青年站在远处默默注视着列车离开,他内心的梦想也从这里开始慢慢延伸到远方的道路,他希望毕业后能够从事相关工作并尽可能保证每一列车能够安全运营。没想到的是,几年后,青年的衣服就真的变成了检修服,身上多了一个检修包,心中也多了份沉甸甸的责任。这位青年便是我,一名重庆轨道交通列车检修工。
依稀记得2019年的夏天,稚嫩的我进入了轨道交通,成为其中的一员。我对即将面临的工作充满期待。谁知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刚进入班组,就慢慢地发觉其实自己从事的工作索然无味,每天千篇一律的重复逐渐让人心生厌倦。可一次故障处理却悄然改变了我的想法,记得一次系统修的受电弓调试中,我们发现一个受电弓升不起,可在常规检查后,我们发现并没有异样,故障也没有恢复,平日自我感觉良好的我同样百思不得其解。这时,班组的一个老师傅走了过来,他拿出一本厚重而粗糙的电气原理图,仔细地翻阅了一下,再拿出万用表,打了两点间的电压,三下五除二便判断出该处断路,故障也很快恢复了,旁边的人也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站在一旁的我有些语塞,霎时间领会到自己的差距。
当天晚上我辗转反侧,开始渐渐反思自己平时飘飘然的样子,再联想到公司领导的一些话:年轻人,一定要加强知识技能的学习提高,他们和做金融的人不一样,他们能力不好可能只会影响到自己的收入,而我们可能轻则是车辆出现故障,重则会发生血淋淋的安全事故。于是我也开始制定自己的目标:每天在工作中发现新问题并想方设法弄懂,不定期借阅相关书籍,每月画几幅电气原理图,日积月累,一步一个脚印地朝自己的梦想前进。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更是留给主动积极学习的人。2020年的秋季,我非常荣幸参加了全国第一届技能大赛轨道车辆新技术的选拔赛并认识了公司的首席技师黄德勇,他积累了大量解决单轨车辆电气故障的经验,打破技术壁垒研发专利,为公司节约五千万元,他不仅技术高超,还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不要觉得工人这个岗位辛苦羞耻,只要靠自己的努力,在这样好的平台,你也能够很好地发展,脱颖而出,是金子总会发光。虽说最后只是收获了优秀奖,但我想,我收获的可能不止这些,可能还有对自己技术能力的清晰定位和对未知知识领域的探索欲,更有黄师傅的殷切鼓励和希望。
去年来到大修公司电子电气部后。我从对电子技术当初的基础薄弱到现在慢慢上手熟练,并接手其他一些数据管理工作。但也逐渐发现电子技术的复杂性,可能一个简单的电气设备都是由很多张板卡组装而成,看似微小的电源板都蕴含了无数发展历程和工作原理。在这个积极学习、用心钻研的团队中,有各位技术人员的鼎力相助,各种新技能的技术人员精益求精,许多难题也在一次次拆装分析,一遍遍测试,一声声亲切交流中迎刃而解。一个人可以走很快,一群人却可以走很远。一个人的成长和努力只是冰山一角,平台支持更重要。在集团鼓励大家科研技改创新的氛围下,有上级领导的亲切支持,各位同事的合作共赢,我们的发展之路才会行稳致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随着我们国家的高速发展,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高,可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自己的差距。我们的工艺技术基础差,底子薄,很多方面还需要持续前行。
嘀嘀嘀,伴随着清脆而响亮的鸣笛声,一列车又出库了,我目送着它驶向远方。它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个个乘客,更有自己心中的梦想。青春是美好的,不应该轻易挥霍。回想自己的求学成长经历,从职业院校毕业后进入运营车辆一线,不断学习总结,又来到电子电气部门工作,这一路上,有多少次的迷茫彷徨,也有多少次的无奈,自己也始终没有放弃学习和提升,也逐渐发现个人努力用心只是很少部分,更多的是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单位平台的助力,韶华易逝,青春的光景仿佛已经所剩不多,自己也逐渐发现在很多方面都还需不断磨炼,不断精进,不仅仅在工作技能方面,还应该打开自己的认知,从不同方面提升自己。新时代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洪流不断涌现,轨道交通行业也注入了许多崭新的活力。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未来的发展一定会走向产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更多的技能专业新型人才也将为山城轨道事业添砖加瓦,相信开往春天的列车一定会驶向那个坦途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