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谱!多篇妇产科论文出现男性患者

版次:006    2025年05月07日

涉事论文原文

近日,媒体记者在知网查询发现,多篇妇产科领域的论文中出现“男女不分”的情况。在实验对照组和观察组中提到有男性患者,他们患的疾病包括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产后出血等。这些妇产科领域的学术论文因出现“男性患者”而引发舆论广泛争议。

5月4日,一篇题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情绪和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的论文在网络流传。网友发现,论文第一部分写道“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4-55岁”。论文中提到,选取的样本为所有患者经临床症状和妇科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这组数据堪称魔幻——对照组40人里27男13女,观察组里28男12女,男性占比近70%,男性比女性还爱得子宫肌瘤?真是离谱到家了。据悉,该论文于2017年发表在《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作者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科霍某某。5月5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发布情况说明:经核查,网传论文存在学术不端问题。已依规依纪给予护士霍某某记过处分、降级处理,取消其五年内各类晋级晋升等资格。

记者在中国知网检索发现,这样离谱的论文居然还不少。《中国医药指南》2015年发表的《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联合卵巢移位、阴道延长对患者性生活质量及内分泌水平的影响》一文中,200例宫颈癌患者中,对照组60例男性、40例女性,观察组55例男性、45例女性。2018年发表的《护理干预在羊水栓塞高危产妇预防中的意义分析》中,140例“高危产妇”中实验组有34例男性患者,对照组有33例男性“患儿”。此外,《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年刊登的《介入超声对于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效果和应用价值研究》中,10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对照组26例男性,观察组25例男性。《大家健康》2015年刊登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要点分析》中,78例子宫肌瘤患者中有45例男性。《中国农村卫生》2014年刊登的《难治性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中,69例患者中有35例男性。

按照公众的医学常识,男性无子宫、卵巢等器官,理论上不可能罹患子宫肌瘤、宫颈癌或成为产妇。但论文中不仅出现男性病例,还描述“经妇科检查确诊”“签署知情同意书”等细节,显示编造痕迹实在太过明显。有评论指出,“唯论文”评价机制催生造假,而部分期刊年发文量超过3000篇,存在“交钱即发”的灰色产业链。护士、基层医生为晋升职称而撰写“水论文”,部分通过代写机构完成,而部分期刊的审稿流程形同虚设,相关编辑并未履行基本的审核职责。

据澎湃新闻、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