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人社合作五周年“成绩单”发布:

两地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70万人以上

版次:002    2025年05月09日

“千校万企供需对接会”(成渝地区专场)暨“成就梦想渝见未来”招聘会现场

5月8日,在川渝人力社保事业协同发展五周年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人社厅副厅长熊义堋发布了川渝人社合作五周年成效。

跨区域就业招聘活动累计提供岗位信息457.4万个

在推动落实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方面,两地人社部门积极推进就业政策协同共享,出台鼓励民营企业新增吸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支持青年以新就业形态实现灵活就业、提高困难高校毕业生创业补贴标准等“促进青年就业35条”,率先在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方面打破户籍限制,川渝两地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70万人以上。

同时,“春风行动”等跨区域就业招聘活动累计提供岗位信息457.4万个。

跨省市养老、失业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13万人次

川渝两地人社部门打破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的户籍限制,两地基本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226万人、1816万人和2340万人。

同时,两地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退休申请业务档案互查机制,川渝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失业保险关系转移资金定期清算机制,川渝跨省市养老、失业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接续累计13万人次,养老、工伤待遇领取资格无感认证、就地认证累计达80万人次。

700余万专技人员实现跨区域人才职称评价互认

川渝两地试点开展深化跨区域人才同城化融入保障机制,实现跨区域人才职称评价互认,惠及两地700余万专业技术人员;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专家团”服务品牌,748名院士专家开展技术服务6000余次。共同建立川渝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专家互认互通“绿色通道”。“新重庆人才卡”与“天府英才卡”互认高层次人才1.1万余名。

培育推动两地技能人才总量超1600万人

川渝两地人社部门发起成立西部高技能人才培育联盟,协同推进西部工匠城、西部高技能人才培育总部建设,建设全国首个“智能+技能”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试验区,建成2个“巴蜀工匠”协同培养融合区,两地技能人才总量超1600万人。

联合打造社保卡川渝通办网点8098个

在提升便捷公共服务能力方面,川渝两地人社部门出台首个区域协同社保卡“一卡通”条例。人社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实现32项事项同标办理。联合打造社保卡川渝通办网点8098个,服务两地群众59万余人次;协同打造人社西部数据实验室,归集数据200多亿条;社保参保缴费记录查询、职业介绍等44项川渝人社“跨省通办”服务累计互办204.4万件,人社精准普法平台推送政策服务惠及900余万人次。

据新重庆-重庆日报